孩子雖然可愛,是爹媽心中的「心頭肉」,但是也不能太慣著,不然就會發展成為溺愛。
4歲女兒撒嬌,爸爸倆僵持3小時
這不,由於媽媽周末上班,有一個爸爸負責帶女兒一天。但由於不知道帶女兒去哪裡玩,就把女兒帶到了商場。
他想這樣可以讓孩子逛逛,自己也可以逛逛,容易消磨時間。可是他完全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孩子看到玩具,啥都想買,看見遊樂場,就想進去玩。
寶爸覺得無奈,只能帶孩子離開,可女兒看上了一個布娃娃,非得爸爸買,爸爸知道這樣太滿足孩子不好,會把孩子慣壞了。
於是他果然拒絕,可是女兒不答應了,一哭二鬧三打滾,爸爸實在招架不住。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都盯著他倆,爸爸也不好意思發脾氣。
所以就和女兒好好說,可是怎麼說教都沒啥用。但是爸爸不放棄,說著說著,口說乾了,3個多小時過去了,可女兒還是賴在地上沒起來。
分析
網友看到這,可著急上火了:
- 網友A說:直接拉走,費什麼話!
- 網友B說:耐心好,可太耐心了,真要命啊!
- 網友C說:親,快拉起來,地上多冰啊,3小時,沒著涼嗎?
管理孩子是個挑戰。做到不溺愛,不吼不叫真要講究尺度。我覺得爸爸做的還是對了,任你波濤洶湧,我就是不發脾氣,和你好好說。
但是,專家認為如果沒有掌握正確的方法,其實不管說多久都沒用的。如果爸爸是好說歹說都沒有,而且持續時間很久的吧,建議可以採用「冷處理」的方法。就是你不理會孩子,走開,期間任憑哭鬧得再厲害,也不能回頭關注他。放心,孩子過一會就會停止哭鬧的,回來找你,你再和他說教。
父母如何面對孩子耍賴發脾氣
1、幫助孩子們用語言表達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發火,找出問題所在。提醒你的孩子與你交談時不要抱怨、生氣或大叫。
如果他們繼續大喊大叫或抱怨,不要和他們打交道,因為我們想教他們,他們可以通過冷靜的行為來吸引你的注意力。
一旦你的孩子平靜下來,問問是什麼讓他或她如此沮喪。你可能會說,「用你的語言告訴我什麼是錯的,什麼是你生氣的。」這有助於你的孩子把情緒用語言表達出來,並找出需要做什麼來解決問題。
2、傾聽並回應
當你的孩子把這些感受用語言表達出來的時候,你就應該傾聽並說你理解了。在承認孩子感受的同時,要明確,強烈的情緒並不是不良行為的藉口。
明確表示,生氣是可以的,但對這種憤怒的反應是不可以的,然後告訴你的孩子一些事情來代替。
3、制定明確的基本規則並嚴格遵守
定期談論家規,讓你的孩子知道你對他們的期望。在不使用威脅、指責或貶低的情況下,清楚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
如果你清楚、簡單地說明什麼是禁止的,並解釋你希望他們做什麼,你的孩子就會得到這個信息。
這些事做不到就是溺愛,中招了嗎
- 在這個家庭里,孩子不打罵長輩
- 不許尖叫
- 孩子沒有「砰」的一聲關門
- 沒有直呼家長的名字
- 孩子不會故意扔東西或打碎東西
總結
總之,鼓勵孩子們控制自己。把脾氣比作一隻還沒學會做人,到處亂跑的小狗。小狗可能並不意味著壞——但它們需要接受訓練,這樣它們才能學會不吃鞋子,不咬人,學習什麼時候可以玩,知道如何遵守規則。
我是幼教咖,幼兒園園長、早教師,傳播更好育兒乾貨。歡迎關注,您的點贊、轉發,是對我們最好的認可。
(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由於是自己碼字,如果錯別字請見諒。本帳號已開通維權,歡迎個人轉載,但不允許抄襲文章,如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