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挖出一裝有70斤黃金的箱子,專家300元徵收,現成鎮館之寶

2020-09-10     坤麗科技

原標題:中學生挖出一裝有70斤黃金的箱子,專家300元徵收,現成鎮館之寶

山西省平魯縣在1988年改為了朔州所轄區,平魯位於山西省北部邊陲,與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和林格爾接壤的,素有「朔北雄城,塞外天險」之稱。這座古老的城池,早在舊石器時代就已經有人類繁衍生息了,不過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地方,直到一個少年挖出了一個大箱子。

1979年4月,平魯縣正是乍暖還寒的時候,平魯公社屯軍溝大隊已經開始為播種開拓田地了。其中有一位叫楊茂的中學生,來到了據村外一公里左右的土溝挖掘,這片地區原本是田地,但是因為水土的流失最後變成了大土溝。

楊茂便是在這一片土溝中挖土,然後一點點的將土鏟起來裝車。而負責拖泥土的便是另外一個村民,兩人在這個地方已經乾了半天的活了,正當楊茂提出休息的時候,他突然挖到了一個木箱子。

箱子很重,楊茂費了好大的勁才將木箱子給挖了上來。箱子看上去很古樸,甚至挖上來的時候還掉落的了很多的木屑,不像是多麼珍貴的樣子。可是當楊茂將箱子打開之後卻眼睛放光了,一箱的金子!一根根金條,一個個金首飾幾乎讓楊茂目不暇接。

當楊茂挖到金子的消息傳開之後,原本在各自地方挖土的村民也都紛紛前來挖掘,從中還挖出了很很多銅器還有瑪瑙珠等物件,但是和楊茂這一箱子金子一比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生產隊長很快將這一發現上報給了公社,公社又上報給了縣文管會。

文管會很快來了極為專家來到現場勘測,發著這個溝壑地的下面有一座建築台,台基為南北向。經過深入的發掘後,能夠看到古代人們居住的痕跡,與此同時還發現了數量不等的,錘頭、刀等,獸骨等物品,不過沒有再出土太多重要的文物了。

而楊茂所挖掘出來的是其中最珍貴的一批,這個木箱子中擺放著大量的金條和金箔,除此之外還有金餅以及金銀首飾等物件,合計為34810克,也就是在70斤左右的重量。在很過金條和金箔的上面都刻有「柱國魏國公張通儒進」這樣的文字。

毫無疑問這批金子的原主人叫「張通儒」,張通儒是誰?在歷史上也算是一個小有名氣的人了,《資治通鑑》中有記載,張通儒是安祿山手下一名重要人物,安祿山起兵造反之後,自稱為雄武皇帝,張通儒就是安祿山的右相。

到了後期張通儒更是官至至魏國柱國公,可以說是安史之亂的重要人物,而這批出土的金子便都是屬於叛軍的遺物,也是這段歷史的直接見證物,其價值已經不僅僅是材質上,而是富有十分重要的歷史價值。

最後這批重要的文物自然都是被上繳了,而這批金子的發者楊茂也被專家獎勵了三百元。這在當時已經是不菲的獎勵了,不過相對於如今的市場價而言,這批金子的價值早已經在億元以上。如今更是成為了當地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tP9dXQBURTf-Dn5F5R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