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補型婚姻最完美?或許我們都錯了,這種婚姻才更幸福!

2020-04-04     木棉之城

文丨木棉媽媽

在很多人的認知里,夫妻雙方一定要性格互補,才能更幸福,一個話多,一個話少,一個勤快,一個懶惰,一個開朗,一個沉悶。

似乎這樣的婚姻才是完美的,但是其實這樣的婚姻並不是上乘之選。

互補型婚姻總有一方在忍讓

婚姻里一個勤快,一個懶惰,勢必勤快那個要總是忍讓,要睜一隻眼閉一眼,在心裡安慰自己:他除了懶一點,也還好啦!

有個同事,她小姨離婚了,理由是因為小姨夫經常把煙灰到處彈,也不會收拾。有一次小姨又因為這件事吵架,然後小姨夫為了氣小姨,就把煙灰彈到小姨的煙灰缸里。

於是忍無可忍的小姨決定離婚了,當然了,親戚們都覺得小姨瘋了,又不是家暴,又沒有出軌,一點小事就離婚?兩口子過日子不都是這樣嗎?

然而小姨後來又嫁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也抽煙,但是每次會在陽台上抽煙,或者躲到廚房裡開著抽油煙機抽煙,煙灰也會放在固定的地方。

那一刻,同事才明白,互補的婚姻里總有一個人在妥協。

互補婚姻里隱藏的是三觀不合

我以為他性格沉悶,不愛說話,結婚那幾年總是我在說,他在一邊沉默。

後來離婚了,一次逛街遇到他跟新婚的妻子,他嘴裡不停地說著什麼,把新婚妻子逗得捧腹大笑。

其實並不是人家話少,而是跟你沒得聊。

魯迅的婚姻是包辦的,魯迅跟朱安沒有感情,但是那個年代離婚對於女人來說是抬不起頭的事兒,於是魯迅一輩子都沒有跟朱安離婚,並且試圖跟朱安找話題。

有一次魯迅跟朱安說在日幣留學的時候吃過一道菜,很好吃,然後朱安就說:是啊,是啊,我也吃過,很好吃!

於是魯迅再也不想聊天了,明明那道菜只有日本才有,為什麼不能坦然一些呢?

所以呀,互補型婚姻隱藏的其實是三觀不合的問題,本身兩個人性格就不同,對事物的看法也有很多不一致。

夫妻有共同點才更幸福

有人說,兩個人太像了不好,很容易過得不快樂。其實不是,夫妻兩個人有共同點這說明兩個人對待事情的看法大致是一致的,說明兩個人三觀是合的。

有個朋友分享了自己戀愛經歷,那個時候暗戀一個男神,但是並不敢主動搭訕,於是呢找了男神的微博,看到有一個很漂亮的女生在男神的微博下面評論,於是覺得自己沒戲了,但是隔了幾天發現男神對那個漂亮女生的評論回復了,觀點是相反的,但是朋友發現男神的回覆其實跟自己的觀點是一致的,於是朋友翻開男神以前的微博評論了一下,結果發現男神主動回復了,然後呢,兩個就走到一起了。

兩個人有共同點的好處就是磨合時期會很短,比如你喜歡打羽毛球,他也喜歡,你們可以約著朋友去打球,但是如果一個人不喜歡打球,甚至討厭打球,她會認為把自己弄一身臭汗很醜陋,那你們就會因為打球這件事不停地爭吵,直到一方不得已妥協,表面上不會說什麼,但是內心也是不情願的。

人人都羨慕楊絳和錢鍾書的愛情,那是一段才子佳人的愛情故事,他們相伴幾十年,有共同的興趣和愛好,是真正的靈魂伴侶,他們的愛情是很多人一生都無法得到的。

所以啊,互補型婚姻其實本質上是妥協而已,只有那些精神上生活中能夠達成共識的人,才不需要改變自己,也不需要改變對方,才能在幾十年的婚姻中過得更加幸福。


一分鐘認識我:木棉媽媽,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在這裡我們一起討論育兒經驗、分析孩子的行為、習慣、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喜歡,請關注我,棉媽會繼續努力輸出更好的內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sE5R3EBiuFnsJQV_12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