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確診病例 20 歲孫女被網暴:「享受」了一次A級通緝犯的待遇

2020-12-09     案件勞聞

原標題:成都確診病例 20 歲孫女被網暴:「享受」了一次A級通緝犯的待遇

近日,成都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患者趙某信息在網絡平台流傳,似被泄露。涉及的圖片包含了其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等信息。對此,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范辰律師表示,如果醫療機構泄漏了該患者的個人信息,需承擔相應的民事侵權責任。同時,信息在網絡中流傳,發布者需要承擔相應民事侵權責任,平台方若接到當事人刪除要求後,仍然不採取措施,需承擔擴大影響部分的責任。若為平台方發布,平台方應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如果後果特別嚴重,有可能涉及刑責。

消息一出,趙某的真實姓名包括身份證號碼、住址等隱私全都被公布在網上,疑似趙某在酒吧的朋友圈也被網友扒了出來,引發了很大爭議。 律師說法:公布疫情關鍵人行蹤軌跡不是侵犯隱私,網友泄露個人信息屬侵權,重則涉嫌尋釁滋事。 目前,網傳「成都衛健委: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12月8日,成都市衛健委宣傳處回應,截至目前,沒有發布類似消息。

網絡曝光的軌跡,串聯起趙某的活動地點,描繪了一幅讓很多人無法接受的生活圖景。比如在5日傍晚到6日凌晨,她曾輾轉美甲店、餐館、電影院,然後又去了三家地處不同街區的酒吧。

對這位女孩的生活方式,旁觀者當然可以認同,也可以不認同;就像對常去酒吧的看法,有人覺得正常,有人覺得反常。每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價值觀不同,本來也就沒有標準答案。一個現代文明社會,不就應該容得下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嗎?大家求同存異,寬容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是起碼的修養。

有關公共安全的個人軌跡與信息曝光,是否算隱私?曝光到何種限度,這值得商榷。 客觀說,她的個人行為,危害了社會安全,給他人製造了不便,乃至牽連工作乃至事業成敗——不知多少人利益受損,因她的活躍活動。她就應當被審視。其活動是否正當。道德評判是必然的。 熟人社會裡,是相互監督各種的活動的。只不過這女孩成了公眾關注對象。就跟「八議」一樣,需要議德議功等等,來心理判斷,她值不值得原諒。

可是成都這位姑娘恐怕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不幸除了感染病毒,還體現在了網絡暴力上,「享受」了一次A級通緝犯的待遇,不打碼的照片和個人信息被四處傳播。這樣的事情在抗疫期間已經不是第一次出現,上個月,上海確診患者、天津密切接觸者的信息都曾遭到泄露。

防疫需要並不代表傳播和窺視他人隱私就是正義的。而建立在窺私基礎上的,以反對她的生活方式為由大加道德審判,更是錯上加錯。

在網絡平台泄漏他人信息,以疫情無關內容為資進行言論攻擊,是對公民個人合法權利的侵犯。一系列「社會性死亡」事件餘音未平,新的網暴對象又再次被瞄準,我們不能在一次次事實澄清和真相反轉後一鬨而散,杜絕網暴,需要反思,更需要行動。

同時,類似言論也分流了公眾對疫情的注意力,給嚴肅的疫情防控工作添亂。此次成都出現確診病例,甚至有人編造出一個網絡熱傳的「段子」,通過對比之前北京疫情暴發地點,以「一個是菜市場一個是酒吧」來說明兩地的「土氣」與「時尚」,藉此荒謬言論消費疫情、譁眾取寵,簡直愚不可及。

案例

6月18日晚,童飛兩歲的小兒子被泰迪犬咬傷,他說,自己「護兒心切」,怒而摔狗。讓他始料未及的是,一條泰迪犬之死,在當事雙方和解的情況下,卻掀起了網絡聲討的巨浪。含有辱罵、指責字眼的電話、簡訊向他襲來。一些激動的網友甚至對童飛及其家人進行死亡威脅,不堪騷擾的童飛妻子林倩選擇了割腕自殺欲「以人命償狗命」。

北京的一家三口因欠下高利貸相約自殺,其中兩人死亡,一人經搶救暫無生命危險。然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自殺的一家人就是一周之前在海南自殺未遂的一家人。而此次自殺距離他們上次自殺未遂被解救,僅僅相隔一周。在被海南警方營救之後,這一家人表示已放棄輕生想法,將回北京繼續生活。但隨之而來的巨大網絡輿論壓力讓他們心力憔悴,甚至於因為接了太多謾罵電話而不敢接哪怕是警方的電話。最後,這一家三口並沒有在輿論的風口浪尖站多久,他們自殺的意願更強了,最終沒有來得及回到北京的家。

2018年8月20日,四川德陽的安醫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裡兩個13歲男生"可能冒犯了"安醫生。安醫生讓他們道歉,男生拒絕並朝其吐口水,安醫生老公衝過去將男生往水裡按。之後,男生家屬在洗手間打了安醫生。雙方最後報警,安醫生老公當場給孩子道歉。次日,男生家屬鬧到安醫生夫妻倆的單位,還讓領導開除安醫生。安醫生情緒變得很差。之後,經過網絡媒體的傳播之後,女醫生遭到人肉搜索。8月25日,安醫生不堪壓力選擇自殺,最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這事情真的是指責的話,應該追究的就是成都防疫這塊有沒有通知她並且採取措施,還是通知了她違反了,而不是一群人打著指責她「違反」防疫的旗號,在那裡抱著吃「人血西瓜」的心態,甚至臆造「包養」、「做特殊職業」這些情節,到底是為了什麼大家自己心裡都有數,要真的單純指責前面說的,倒也不必人家提醒照片錯了之後反而氣急敗壞,無非就是自己站在道德高地空口鑒ji,一頓輸出抬高自己之後發現好傢夥是假的,丟了面子了……有的人還在糾結她「是不是個好女孩」,這都什麼邏輯?她到底有沒有在知情的情況下亂竄和防疫部門對這件事情的反應才是值得關注的吧?

防疫這種事情,個人配合防疫並且承擔應有的責任義務,政府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並且要讓人民信任,願意配合,而不是三番五次泄露個人信息,供好事者yy炒作帶節奏,這事情誰泄露的信息必須追責,之前那幾起要是好好追責了也不必到這次這種程度了。

先不談網暴,就光那些拿著別人照片說是這個女孩各種短視頻朋友圈發的就夠噁心的了,這是什麼心態?就你知道的多?那個女孩澄清微博下面還有人評論的指出照片錯了之後發的人撒潑打滾的…… 這種事情從疫情到現在不少了吧?拿別人照片冒充的,廣州那個吧?上了多少媒體新聞的封面,評論區對著照片各種羞辱、評頭論足,有人說你不是成都人不知道我們的緊張,有人說你女兒晚上去這麼多夜店怎麼怎麼的,你們怎麼不先想想你女兒要是被人隨便拿個照片去說就是她感染了新冠呢?

不客氣的說,把這個小姑娘的信息公開的這個人就是在嚴重的阻礙抗疫。當以重罪。

當下次再出現同樣的病例的時候誰還會毫無保留的相信政府,把自己的隱私如實相告。會想,如果我全部說了我的行程,那麼第二天我的一切就都出現在別人的手機螢幕上面了。即使我也沒有什麼不當的行為,也總歸不想讓別人在一邊討論我的零零總總。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隱瞞行程和胡編了。這對抗疫是極為不利的。

現階段最主要的還是抗疫,疫情還是很嚴重的,只是我們生活在了一個安全的國家。安逸的日子過久了就又忘記了曾經的痛苦了。閒得無聊就又出來搞事了,網絡又放大了這個惡。

也別拿人家小姑娘和酒吧說事。很多人總會在這兩個詞上面去意淫出很多東西來,媒體也會適時出來趁熱點,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人家小姑娘愛去哪裡消費是人家的事情,酒吧正常經營也沒礙著誰。疫情後好不容易復工了又來這麼一下已經很不好受了,就不要去沒事找事了。服務業經營者和從業者從復工起就是戰戰兢兢的,就怕疫情發生在自己身邊或者本行業內。這一刀子補下來基本沒活路。現在是團結的時候,先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進行鬥爭!

還有更離譜的謠言。12月8日,#成都理工#登上熱搜,網傳成都理工大學因成都本土疫情原因封校。但事實是,學校因近期正在組織考試,所以拒絕無正當理由的校外人士入內,而學生憑證件可正常進出。比「成理封校」更驚悚、更讓人無語的,還有一則「成都衛健委:將視情況採取措施,不排除實施封城」的假消息。

拜託,不要這麼主動積極地上智商稅好不好?別的且不論,成都這樣的一個城市,如果真要封城,消息豈是衛健委來發布?或許,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之前的防控的確卓有成效,以致讓很多人放鬆了警惕,沉浸於安逸,忘了這病毒是多麼狡猾,忘了這病毒是以打持久戰著稱,因而情況一旦波動就亂了陣腳,慌了人心。

成都地方大,人口多,交通發達,消費旺盛,出現散發病例可以說是大機率事件,不必為此過於憂心。年初的時候,成都不是還被一些自媒體預測為「疫情風險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嗎?事實證明,成都的疫情防控能力是強大的,其防控工作連世衛組織也曾來考察。最艱難的時候都能做到的事,在積累了豐富的防控經驗之後,怎麼會輕易被擊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ic2DR3YBxV5JH8q_eRS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