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個「睡渣」寶寶,好令人崩潰啊!
是啊,確實很令人崩潰。不過那是原發性的「睡渣」,還是繼發性的呢?
啥意思?
寶寶是生下來就一直睡得很渣,還是曾經有一段比較「天使」的時間,之後突然「渣」起來的?
假如寶寶是原發性的「渣」,那你可能運氣真的不太好,攤上了一個敏感暴躁、不怎麼能安撫自己的高需求寶寶了。
但若你家寶寶是繼發性的「渣」,那這睡眠就「渣」得太冤枉了,既然之前都能睡好,那就說明寶寶本來是擁有自我安撫能力、個性也是沒啥大問題的,那為何在短時間內就喪失了自己入睡的能力,變身為「睡渣」了呢?
寶寶這樣的睡眠還能被拯救回來嗎?又該怎麼去做呢?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什麼是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寶寶睡眠倒退」問題吧。
從理論上來講,小寶寶的夜間睡眠質量是朝著越來越好的趨勢發展的:月子裡的新生寶寶夜間每2/3小時就要醒一次,3個月的小寶寶4/5小時醒一次,6個月的寶寶一口氣能睡6/7個小時,9個月的寶寶能睡整覺了。
當然了,這只是理論而已。「睡渣」寶寶會總是保持一晚上醒6/7次的頻率,而「睡神」寶寶可能在2個月的時候就會睡整覺了,但就絕大部分寶寶而言,他們是會遵循「越睡越長」這樣一個睡眠規律的,在6-9個月之間結束夜醒,能一口氣睡10小時往上。
而「睡眠倒退」呢,就是寶寶逆睡眠規律而行,在越睡越好的睡眠趨勢上睡眠突然變差了。本來夜間就醒1/2次的,突然變醒4/5次了;本來已經可以睡整覺了,突然又開始夜間哭鬧了;本來可以自己入睡的,突然非得人哄才入睡了等等。
對此,其實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成人偶爾還有失眠的時候呢,若是寶寶在白天遭遇了一些事情、身體發生了某些變化,或周圍環境有變化等,都是會影響到寶寶夜間睡眠的。
所以,若是寶寶睡眠倒退了,那一定是有原因的,只是還不會言語的寶寶沒辦法告訴我們具體是怎麼了,只好用哭的方式來表達了。
一、分離焦慮
在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會開始出現「分離焦慮」的各種狀況,覺得「看不到就是不存在」,從而喪失安全感,所以一旦發現媽媽沒有在自己身邊就會哭鬧。很多時候,只要媽媽撫摸寶寶或是發出聲來,讓寶寶知道媽媽是在他身邊的,在不需要抱起來安撫的情況下,寶寶就能重新入睡。
當然了,在下一個睡眠循環睡過去後,他還會再來一遍的,確實挺折磨人的。在此時,和寶寶睡在一起,讓他挨著你,聞著你身上的氣息,是會讓他睡得更好的。
假如你希望寶寶可以繼續睡他的小床,那就免不了要多起來幾次去安撫他了,當寶寶每次在夜醒時都發現「媽媽是在我身邊的」,也會重獲安全感,不再醒來哭鬧。只是這個過程會比較令人崩潰,可能會持續幾天或幾周不等。
二、大運動發展
當你發現自己會飛檐走壁了,想必也會興奮得睡不著覺吧。
一直在解鎖新技能的寶寶也會有相同的感受(翻身,坐起來,扶著站,走路……),睡眠已經禁錮不住他想要飛奔起來的渴望了,經常是迷迷糊糊的練習技能,之後就把自己折騰醒了。
講真,手和腳都這麼不受控制,寶寶自己也很煩的。特別是解鎖第一個技能——翻身,是最令人討厭的,經常是翻過來又翻不回去的,一夜要幫他翻好多個來回。
這種情況也並不會持續太久,2周也就差不多了,在寶寶熟悉這個技能後,就會習以為常,重新睡得好了,只不過他那睡覺的姿勢會越來越奇葩,整個是360°隨機翻轉啦!
三、周圍環境的改變
無論是換房間住、搬家,還是外出旅遊,都會讓寶寶心中不安,造成夜間容易醒的情況發生,特別是醒來發現自己不是在熟悉的地方,那種不安會更加嚴重。
只要媽媽能及時出現,適當安撫寶寶,他自會重新入睡的。然而,很多寶寶就是因為這個原因,爬上媽媽的床就不下來了。
對於適應新環境,寶寶的適應能力是很快的,在適應後他就能重獲安全感,最多一周左右,就可以嘗試取消「陪寶寶睡」的服務了。而寶寶或許會對此有意見,但不會死纏爛打太堅持的。
當然,最好是讓寶寶從小就有一個安撫物,只要摟著安撫物,寶寶就有安全感,基本就不會有「認床」的問題出現。
四、照顧人的改變
媽媽要上班,家裡來了老人或者請了保姆來照顧寶寶;寶寶開始上幼兒園了等情況,都會導致寶寶睡眠倒退。
一是因為寶寶在白天見不到媽媽,就會想要在夜間醒來,和媽媽互動,感受媽媽的存在。
二是因為寶寶白天要適應照顧他的新人,承受了一些精神上的壓力,所以導致了他夜間容易醒。
一般這種原因造成夜間容易醒,僅靠安撫寶寶或許是不太夠的,他可能還要再折騰媽媽幾次,要個這要個那,互動足夠了才算甘心。雖然很是折磨人,但還請媽媽儘可能地去滿足他,畢竟寶寶在白天也不容易啊!
五、身體不適
感冒發燒流鼻子,拉肚長牙打疫苗等,在寶寶不舒服時,都會發生頻繁夜醒的情況,這個很好理解,你只需要多寶寶他、安撫他,按時吃藥,讓寶寶更舒服些,睡得好才更有利於病情的恢復不是嗎?
在寶寶病情好後,好的睡眠狀態也會跟著回來的。
寶寶的睡眠倒退都是暫時的,一般會在幾天內到幾周內就消失,但有的寶寶就很奇怪:一旦倒退了就再也恢復不過來了!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過度幫助
寶寶經歷睡眠倒退會哭得很厲害,而媽媽們總是想儘快把寶寶安撫住並哄睡,一著急就容易用力過猛,過度幫助寶寶,要麼抱起來搖晃,要麼奶睡。
但這兩種方式實在太能讓寶寶舒服了,以至於完全不必發揮自己的安撫能力就可以放鬆平靜下來,偶爾為之還好,但若是時間久了,寶寶就會依賴媽媽提供的安撫,而忘記自我安撫的技能,以至於變為長期的「睡渣」。換句話來說,你的過度幫助,會在無形之中剝奪寶寶自我安撫的能力,這就和「你一直幫寶寶喂飯,他就永遠不會自己吃」一樣。
二、沒有給寶寶機會
有次需要出遠門,沒辦法帶快一歲的糖豆去,於是就把他放在姥姥家了,等3天後接他回來,他反應很大:夜裡總是醒來哭,每次都需要陪著他睡才能睡好,一連好幾天,弄得Z先生和我都很崩潰的。之後Z先生無奈說道:「這怎麼就不能好好自己睡了?」
「怎麼可能會呢?前幾天自己就哭得很厲害,根本不睡。」我說道。
「那你今天再試試唄,萬一這次他就沒有意見了呢?」Z先生說道。
結果就特別神奇,果真在象徵性哭了幾聲後就自己睡著了,一整夜都沒再醒,之後的睡眠也都跟著好過來了,這段睡眠倒退期就這樣神奇的過去了。
所以說,寶寶睡眠倒退期要求你必須得哄著陪著,很可能只是暫時的,不要總覺得寶寶永遠就要求有這個待遇了,其實給人家一個機會,人家可能也會給你一個驚喜的!
一、先用低級安撫方式,不行了再使用高級的
處在睡眠倒退期的寶寶,的確需要安撫,但是媽媽們儘量還是要避免使用通過「奶睡」以及「搖晃」這種高級別的安撫方式,可以先試著拍拍寶寶,和他說話或唱歌,實在不行了也可以抱起來哄哄,待情緒平靜下來後再把他放下,哪怕是陪他一起入睡呢,都要把低級的安撫方式先試過了一遍再說,千萬不要因為寶寶醒了就立刻「奶睡他」「抱起來搖晃他」。
即便這次寶寶實在是不好安撫,你「奶睡」「搖睡」他了,下次依舊需要從低級的安撫方式開始試,以避免頻繁使用高級安撫方式讓他形成依賴。
二、「延遲滿足」是關鍵
除非你確定寶寶是真的很害怕或身體真的不舒服,否則最好不要在寶寶剛醒來哭你就立刻做出反應,可以先觀察個3/5分鐘,看看他哭的趨勢,假如是越哭越厲害,當然還是要去安撫一下的;若是哭哭停停,那說明情緒還可以,還能再等等,過了15分鐘還沒有睡回去,再去安撫他一下。
有些寶寶在醒來哭的時候,其實是有些迷糊的,很可能是發泄了一下情緒就又睡回去了,你過於及時的反應和安撫,也是會剝奪他們學會自我安撫的機會的!
睡眠倒退期的寶寶確實是需要關愛的,也是需要多抱抱多哄哄的,但你也同樣要相信他們自己的能力,若是覺得寶寶已經比較能適應新的環境、身體無恙了,還是要勇敢地讓孩子挑戰一下自我吧!
希望每個「睡神」的睡眠倒退期都只是暫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