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應廣洋湖荷韻

2019-12-15   魅力寶應

廣洋湖在江蘇中部里下河地區,地處寶應、興化、鹽城交界。廣洋湖鎮以湖得名,很有水鄉特色。正值荷花香濃,呼朋引伴而去。一進廣洋境內,陌生的眼睛就察覺此地荷花不尋常——濃綠、豐厚的葉子沉穩大氣,淺黃近白的花樸素雅致,沒有城市小遊園的荷葉翠花艷。這樣的荷是菜荷,底下結的藕瓜大且多。大咧咧的廣洋,如得道高僧,用一枝荷觀照俗世人情。

張學芹 王紅霞 圖

環鎮公路兩車道,兩邊圍埂長藕。荷在此地,叫藕的多。荷葉如篩籮,如斗篷,風舉荷翻,眾荷喧譁。不是一塊田,不是一處塘,公路兩邊都是。「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說的就是眼下的廣洋。這個季節,行走在這樣一條公路上,有別處難尋的奇妙景象。

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還在藕花深處。

張學芹 王紅霞 圖

在西溪村,我們乘著機帆船去南盪,賞荷,采藕,收地籠(一種網魚蝦的工具)。船在水面犁開滾滾白浪,漾到水邊,驚起一群小鴨,水裡撲騰,向岸狂奔。兩岸人家,盡顯水鄉特色。接水的坡坎,長瓜長豆,草垛上爬滿番瓜瓠子藤蔓,綴著大大小小的果。河邊泊著多條水泥船,捨不得空,艙里長茨菇,棚上架絲瓜。出了閘,就來到外盪,野生雞頭米和菱角隨意鋪展,就快連起水面。

要去的野盪,不同於公路邊水田改造的藕田,那是荷真正的故鄉。坐上一隻蚱蜢舟,向荷花更深處行進。不時看見龍蝦悠遊、黃鱔換氣。藕田裡有水道,水道里放地籠。74歲的老大爺嫻熟地撐篙,帶我們穿行葉間,還不時騰出手來,把地籠里的活物倒到小艙里:黑紅的龍蝦、生猛的黃鱔、嬰兒拳頭大小的螺螄。套養已成藕農致富主渠道。

張學芹 王紅霞 圖

行於藕盪,不覺日頭毒辣,倒有絲絲清涼,如水漫過。藕盪里的蜻蜓和陸地上的蜻蜓不一樣,纖細不說,顏色還多,深紅的,粉紅的,金色的,翠綠的,墨藍的……「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古人一定也如我們今天這般愜意。

荷塘主人夏建華正好找淘藕客來看藕的長勢,我們有幸看到了淘藕的場景。六月花香藕,脆、甜、無渣。師傅下到藕田,沒在齊脖子水裡,用腳試探藕的走向,掃去藕上淤泥,勾起枝節,待藕浮半空,手再幫忙,摘脫乾淨,一枝造型完美的白生生的藕浮出水面。不一會水面就橫了好幾枝,摟到一起,扔到我們船上。大家迫不及待吃起來,漿汁飛濺,清新爽口,甜度適中,實在是健康食品。

在我們看來,這一片藕盪已夠遼闊。老夏說,只有400多畝,來的路上那片有2000多畝呢。政府還在不斷退耕還湖,這是水鄉最大的資本。老夏的水面,東面是藕盪,套養龍蝦、黃鱔,西邊是蟹塘,北邊是魚塘。地籠里倒的螺螄,不吃不賣,喂螃蟹!引得羨慕一片。問一年辛苦收入,老夏說,小年二三十萬元,大年三四十萬元,比長水稻划算些。老夏看蟹塘魚塘水面空著,又動起腦筋,想套種水培蔬菜、花卉,遊客來了,可以自己摘個菜采個花,現做現吃可以,帶回家也行。此地農民,長期被荷薰陶浸潤,骨子裡自帶詩情,眼睛清亮,心靈溫潤,能帶著荷藕產業往美好里奔。

張學芹 王紅霞 圖

荷的別稱多,最喜「水華」二字,水中精華。廣洋湖的荷,是精華中的精華。做荷藕深加工的荷仙集團,不僅是廣洋湖鎮的重點企業,也是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年銷售額數億元。食品加工准入口嚴,要求高,做大做強難。因為廣洋有佳藕,荷仙成功了,藕菜、藕汁、藕茶、藕保健美容產品一應俱全,還在研發,產業鏈不斷延展。把資源變產業,把產業變富業,荷藕之鄉,越來越香。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作者:王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