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方都市報
「一刀窮,一刀富」是賭石圈內的一句名言,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雲賭石」也逐漸流行起來。看似簡單方便的過程,其實背後也隱藏著許多風險。不久前,廣州網際網路法院就審理了一起因網絡賭石起糾紛的案件,該案件判決已於近日生效。法官如何審理這起案件?判決結果能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看淘寶直播參與「雲賭石」
原石切開未得到上乘翡翠
網友陳女士是位玉石愛好者,某天在觀看淘寶直播期間,經中介某燁公司居間介紹,與另外9人合夥,以20萬元的總價格向緬甸人購買翡翠原石,並支付某燁公司佣金2萬元。以上費用,由10名合伙人均攤,陳女士支付了22000元。隨後,某燁公司在直播間對解石過程進行了直播,可惜的是,該翡翠原石經切割後,未能得到品質上乘的翡翠。直播結束後,某燁公司繼續將原石切割成玉牌大小,通過快遞等份寄給各合伙人。
然而,面對這一結果,陳女士覺得自己上當了,因此拒收某燁公司寄出的快遞,最終該快遞去向不明。期間,陳女士以「感覺上當」或「未收到貨」等理由,多次申請退款並申請淘寶小二介入處理。某燁公司則認為賭石靠運氣,且公司已明確告知陳女士這屬於正常商業風險,發貨前也已跟陳女士確認,因此不同意退款。淘寶小二判定陳女士已經收到貨物,駁回售後服務。
事後,陳女士認為解石結果與某燁公司描述不符。某燁公司則認可曾描述原石是「糯冰種」,但認為開出的原石也確實是「糯冰種」。
雙方各執己見,陳女士遂將某燁公司訴至廣州網際網路法院,請求法院判令某燁公司退還其經濟損失22000元並承擔訴訟費用等。
買家「覺得上當」要求退款
訴訟請求被法院駁回
那麼,中介某燁公司之前對原石的描述是否存在問題?如果描述與解石結果不符是否需要承擔責任?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經審理認為,陳女士等人經某燁公司說合,向緬甸人購買原石,雙方存在居間服務關係。此外,某燁公司還為陳女士等人提供解石和寄送服務,所以雙方存在包含多項內容的合同關係。陳女士認為解石結果與某燁公司描述不符,有責任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否則,應承擔不利的後果。參照買賣合同的有關規定,某燁公司已經按照約定,將解開的石塊通過快遞送到陳女士指定的交付地點。陳女士僅憑「覺得上當」即拒收快遞,可以認定屬於無正當理由違反約定拒絕收取,石塊滅失的風險由其承擔。因陳女士未能提供石塊,所以法院無法根據石料實物判斷是否屬於「糯冰種」,該後果也應由陳女士自行承擔。
此外,陳女士不能充分提供證據證明某燁公司在居間過程中,作出過何種描述,故法院對陳女士的全部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廣州網際網路法院一審判決,駁回陳女士的全部訴訟請求。本案訴訟費用由陳女士承擔。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法官說法】
以風險賭利潤,需自行承擔責任
對於該案,廣州網際網路法院的主審法官馮立斌分析認為,翡翠在開採出來時,有一層風化皮包裹著,無法直觀看到內部情況,須切割後才能確定翡翠的質量。在切割前以相對低廉的價格購買原石,切割後如能得到品質上乘的翡翠,則獲利巨大;如不能得到品質上乘的翡翠或沒有切出翡翠,則虧本。該種買賣方式被稱為「賭石」。此外,「糯冰種」等分類屬於珠寶行業內約定俗成的品種分類,並無成文標準,受個人主觀感受影響大。因此,賭石的風險極大。根據自甘風險原則,當事人自願以風險賭利潤的,則當風險出現的時候,就應當自行承擔責任。法院不鼓勵當事人自甘風險又無法獲利時,向對方索賠的行為。
法官同時提醒,在賭石過程中,銷售者、居間者為了吸引購買者購買原石,可能對原石作出帶有承諾性質的描述。本案中,某燁公司即承諾案涉原石為「糯冰種」。根據誰主張誰舉證原則,購買者主張銷售者、居間者虛假描述的,有義務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並加以證明。因此,購買者一定要注意收集、保存證據。加之電子證據具有易消亡、易被篡改等特點,購買者通過網絡直播等數字化方式參與交易的,還需要注意對證據進行保全,以便產生紛爭時,充分舉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