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政策屢遭家長投訴,保底政策到底公不公平?

2019-11-30     辦學一點通

一、家長呼籲出台化學保底政策


2021新高考政策發布後,家長最為關注的就是選科的等級賦分制度是否會有保底政策出台,但不少家長至今還沒有完全理解「等級賦分制」......



而自從4月23號新政策發布,關於新高考政策的討論一直沒有停,近期,就有這樣一位江蘇高二家長的一封信,在各大論壇流傳,引起不少家長討論,先來看看信的具體內容:

無處安放的江蘇高考化學選課靈魂


尊敬的領導們:

您們好:

我是一位參加2021年江蘇高考化學選課學生家長


最近10年來江蘇高考政策幾乎一年一變,考生及家長苦不堪言;好在政府響應廣大老百姓呼聲,2018年省委明確提出了江蘇高考制度應該有利於選拔更多的數理化苗子,然而江蘇省教育廳新出台的2021高考政策卻存在重大缺陷。江蘇高考新政為3+1+2,即數學語文外語+物理(歷史)+選考2門(化學、生物、政治、地理),由於選修科目難度不同,選修科目採取賦分制,該賦分制存在明顯的漏洞,具體為學科難度越大,報考學生越少,賦分越失真,賦分值越少。例如100個人參加化學考試,1-5名實際得分90分則賦分100分、6-85名實際得分80分則賦分60分、86-100名實際得分70分則賦分30分。賦分失真導致高考只計總分情況下報考同一學校同一專業時不公平,進入學生更不願意選擇難度大學科的死循環。尤其體現在化學學科上,由於化學在4門選考科目中難度最大,導致絕大多數學生不選化學,據各市家長統計,目前江蘇4星級以下高中幾乎全部不選化學課,全省化學選課考生集中在各4星級高中,2021屆高考(目前的高二)江蘇化學考生僅占全部考生的10%不到,形成了江蘇30幾萬考生,生物地理超20萬,化學選科生不足3萬的怪象,高中學生大面積逃離化學選課,已經選科化學的娃娃們人心惶惶。化學選課陷入有史以來的冰點!這樣下去用不了幾年江蘇高考會出現化學選課再無學生願意選考;無人可承擔的重大失察的極端問題。


化學作為重要的基礎學科;上至航空航天衛星,集成電路工業各種高新材料行業;下至百姓生活必不可缺,國家需要化學高端人才。沒有托底政策;逼著考生放棄化學選課;如此怪象已經背離了黨中央「科技強國」和高考選拔人才的初衷,江蘇考生大面積放棄化學選課,充分說明了該高考政策的不合理。呼籲政府督促江蘇高考教育相關政策制定部門儘快出台托底政策拯救即將墜入深淵的江蘇高考化學學科。


針對學生避開高難度科目的問題,浙江、湖南都出台了相關選課托底政策。江蘇考生家長呼籲江蘇省教委馬上出台托底政策!廣大江蘇家長雖經多渠道申訴,但目前相關部門仍無明確答覆,希望省委領導儘快督促相關部門立即調查江蘇化學棄考嚴重的問題和原因,詳細解釋如何解決學科難度大,棄考嚴重問題現狀下,賦分制怎麼做到各學科公平對待,儘快制定托底政策,拯救江蘇高考化學選課,讓江蘇娃娃們能安心選課化學學好化學;為我們偉大的國科技添磚加瓦


請領導關心全省化學選課家長的共同述求。




總結下來,這封信一共表達了幾個觀點:



1.新高考政策下的等級賦分制,造成了難度越高學科選擇人數越少的困局,賦分制存在漏洞,在化學學科上尤為明顯;


2.化學作為基礎學科涉及多個領域,學生不學化學有違國家人才培養初衷;


3.呼籲省教委儘快出台托底政策,平衡選科。



以上截圖來源於揚州市市長信箱


幾乎全省已經選擇化學或是有選擇化學意向的家長都在關註:



是否要出台托底政策?


我們先來仔細理一理為何有這麼多家長急切盼望托底政策出台?


二、主張實行托底政策的理由有哪些?


文章開頭高考君有提到,不少家長還不理解什麼是「等級賦分制」,所以首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什麼是「等級賦分制」:


以等級分計入高考總分的某一科目,考生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成績達到合格後,轉換時賦分起點為 30 分。


具體轉換步驟如下:


第一步,按照考生原始分從高到低劃定 A、B、C、D、E共五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約為 15%、35%、35%、13%和 2%,從而將考生的原始分轉換成了等級。


第二步,將 A至 E 五個等級內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對應轉換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個分數段,得到考生的轉換分,從而將考生的等級轉換成了等級分。經過轉換,考生在相應科目群體中的位次也會下降。


等級賦分的轉換方法

乍一看這個政策好像沒有什麼問題,但據可靠消息,揚州市區內已經有一所高中,從一開始的400人學化學減少到僅剩200人。家長還透露道,全省學化學的人數只有3萬人左右,那麼這樣一樣,這個針對總人數來進行賦分的制度,就顯得有些不公平。


下圖為今年開學前家長提供的南京各校分科排班情況:

從沒改革之前的選科來看,大部分成績好的孩子會選擇物化這個組合,其次的是物生和物地;當然,物化班的大部分學生去學物生或者物地問題也不大。為了平衡各學科的命題難易程度,教育部選擇了在這次改革的時候進行選修科目上推行賦分制。這個規則出發點是好的,可以平衡各門科目試卷難度不同帶來的總分差。但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假設,全江蘇省僅僅、有3萬考生選擇了化學;然後在21年的高考中每個孩子考得都很好;最高的考了98分,最少的那個考了80分。按照上面賦分規則,考了98分的那個考生成績賦分為100分計入高考總分,而考了80分的那個考生,他的成績只能賦分為30分計入高考總分。那麼這樣對於考80分的孩子來說是極為不公平的。


所以,如果真的如家長反應的情況,學化學的孩子比起其他學科來說人數少的非常多,那麼能留下來繼續學習化學的孩子,必定是優等生,極有可能出現上面的情況。選科的人數越多,賦的分數就越公平。


關於改革政策有漏洞這個事情,也不是第一出現了:



最後浙江省政府決定取消這次考試的加權賦分,恢復原始得分。


其實這個問題,也不是沒有可以解決的辦法,湖南省就針對這個現象進行了政策上的一些調整:



以上所有都是支持出台保底政策的家長給出的緣由分析


總的來說,網上支持派的觀點圍繞在以下幾點:



(1)請求有關部門調查並公布整個高二年級各科的選修人數以及結構(尤其是選修化學的四星高中占比)


(2)請求江蘇省參照湖南,浙江等省,建立再選科目的托底保障機制。當再選科目中某一科目考試人數少於保障基數時,以保障基數為準,從高到低進行等級賦分。讓各高中均衡開展各科教學;讓學生能夠真正根據自己的興趣選科,合理規劃人生髮展;讓高校能夠多元化選拔人才!建議托底數為總人數30%--50%。


三、反對派不贊成有保底政策


有支持派,自然也有反對派,反方觀點集中在以下幾點:


家長A:選了就要無怨無悔,不然現在也可以換科啊,新的高考制度即使到了高三也可以更換選科的。物理是大學幾乎所有理科專業都必須要繼續學習的,而化學卻不是,各高校的選科要求也說明了這一點。所以不要說選化學的人少了就會怎麼怎麼樣,不存在的。考生根據高校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分數為王,揚長避短,合理選科。如果要引導考生選擇化學,應該是從源頭開始,高校要求必選化學,相對應的考生自然會選擇化學,所以不是考生選擇化學的少,而是高校自己就不重視化學,所以在目前的情況下,沒有必要出台所謂的托底政策。


家長B:自由選擇時有利或不利因素家長都已分析並知曉,仍然這樣選擇後怎能要求改變規則?



家長C:化學選科在高校專業要求方面已經有很大優勢了,985/211高校專業要求中,有13%的專業要求必選化學,而現在只有7%的考生選擇,其中還有不少學霸不會選擇那些必選化學的專業,就意味著占5%左右的化學考生可以單獨分配13%的蛋糕,也就是說選化學的985/211錄取率是其它選科的2.6倍,多了160%的錄取率,政策在這方面已經給化學科目很大福利了,如果再要求別的福利,是不是有些貪心了?


家長D:保底人數政策就公平麼?如果按此訴求的,托底數為總人數30%--50%,那意味著3萬人的最後一名也算75~85分左右,就是不用學直接交白卷也能得75~85分,這對於其他學科孩子經過三年的努力,付出無數的汗水,戰勝100000對手才得到60+分的孩子公平麼?


家長E:方案出來前沒有保底政策,事後再出保底政策,是對所有考生的不公平.


家長F:真正的學霸,哪還用得著保底,到哪兒考都是在前面,只有在競爭中不占優勢的才希望保底,那還能叫學霸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iW-vG4BMH2_cNUg7_a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