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夜讀 | 餘生,做一個不太懂事的人

2019-10-26     荊楚湖北大視野


你越是懂事,就越容易受傷。

哭鬧的孩子才有糖吃,太懂事的你只能換來一句表揚。

餘生,願我們做一個不那麼懂事的人,敢愛敢恨敢計較。

聽過一句話:待人三分真心不摻假意,餘下七分看後續。

交淺不可言深,逢人只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生活中不是你無怨無悔的付出了,就能得到同等的回報。時間久了你就會發現,有些真心就像打了水漂,無論你向對方掏心掏肺多少,都得不到一點點真情回饋。

你越是寬厚仁慈,別人對你便越是敷衍隨意;你越是真誠善良,別人便認為你越是軟弱好欺。

有時候你就該強硬一點,吃虧不是福,學會反抗和保護自己才是。

最近重溫經典,看完了98年版的電視劇《水滸傳》。

對於林沖這個角色印象深刻,每次遇到不公平之事,他第一選擇便是忍耐而不是率性反抗,也正是這種隱忍內斂的性格導致了他人生的悲慘結局。

人活一世很短,不必處處遷就別人,自己活得開心才最重要。

唐代僧人寒山問拾得: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付出時不計較回報,把所有回報當意外之喜。

受到不公待遇時敢於計較,不一味忍讓遷就。

常聽人說:寧可自己死扛,也不願意麻煩別人。

我們多數人都是這樣,害怕麻煩別人,也害怕被別人拒絕,於是自己一個人默默的抗下了所有的苦和累。

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就是通過互相需要而建立起來的,適當的麻煩別人,也能給對方被需要的價值感。

錢鍾書在《圍城》里講,最好的戀愛方式是「借書」。因為有借就有還,這樣就有了「來往」,一來二去,兩個人就互生曖昧了。建立人際關係的方式,何嘗不是如此呢?

你借了一個人情,就是麻煩別人一次。適當的時候還回去,這樣一來一往,關係也就漸漸拉近了。

人就是在這種互相麻煩中,變得更加親密。

有時忍辱並不能負重,反而會加倍受辱,你的善良必須要有鋒芒。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

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有人說:「用恩德來回報怨恨,怎麼樣?」

孔子說:「那又用什麼來回報恩德呢?應該用正直來回報怨恨,用恩德來回報恩德。」

人生是自己的,你要活得敢愛敢恨也敢計較,餘下的人生讓我們都做一個不太懂事的人,開開心心的度過每一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_yFB24BMH2_cNUgGl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