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從大力宣傳「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也是傳家人」等男女平等的思想開始,重男輕女確實有比較明顯的改善。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庭都對兒女一視同仁,更有甚者推出了「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現今還十分流行把兒子培養成吃苦耐勞的人,把女兒培養成眼界開闊且心中富有的人,這都是十分良性的發展。
可是,改善總是一步步在推進,並不是所有的家庭,都能真正做到男女平等。前段時間,西妹聽身邊人講述了一個「老父老母怒告女兒不養老,隻字未提兒子的義務」的故事,這讓我不禁有點感慨。
臨近分娩,身邊的親朋好友時不時會來問我一句:「西妹,你懷的是兒子還是女兒?」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一直都是:「兒子女兒都好,各有各的福氣。」
然而,前幾天和幾個孕媽聊天,她們討論的話題,也讓我有了一些反思。其中一位孕媽說:「現在的人,嘴上說著喜歡女兒,女兒是貼心小棉襖,實際上房子都留給了兒子,養老卻留給了女兒……」
聽她說完之後,再想想身邊人講訴的故事,西妹一下子便想到了讀者江茜的經歷。毫無疑問,江茜就是這種新型重男輕女的受害者,她的故事真的很讓心疼。
江茜家裡不是什麼大富大貴的家庭,父母都是工薪階層,在同一個廠里乾了十幾年。父母是很常見的那種只攢不花之人,做的最正確的事,就是在他們這個四線城市房價還沒上漲之前買了兩套房。
他們家裡有一兒一女,江茜比哥哥小了一歲多,兄妹倆年紀相差不大,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學校,所以關係像雙胞胎一樣好。
父母從小就教育哥哥要能吃苦,要學會保護妹妹,對江茜則沒有太多的要求,學習好不好都無所謂,只是想讓她快樂長大。
以前,江茜總覺得父母十分疼愛自己,哥哥被逼著學這樣學那樣的時候,她還可以在家輕鬆的看電視,甚至和朋友出去玩。後來長大了,江茜才明白,從那時開始父母就已經偏心了。
江茜是何時開始真正意識到,父母有些偏心哥哥的呢?這件事得回到她大學畢業那年。江茜大學畢業的時候,以為父母也會像對待哥哥一樣,一畢業就將一套房過戶給她。
可結果,她等來等去,都沒有聽父母提半個字。原本,她還在擔心父母把房子過戶給她以後會沒有保障,想著父母要是給她,她就直接拒絕。
然而,她真的是想多了,父母壓根都沒提起過這件事,直到後面她都工作了兩年,父母才提起這套房子,說他們準備把這套房也過戶給哥哥。
對此,江茜忍不住了問父母自己什麼都沒有嗎?父母說哥哥以後娶媳婦花的錢很多,所以他們得多為哥哥準備一點,雖然房子沒有了,但父母依舊是她父母呀。
江茜聽父母這麼一說,當時心裡還覺得很溫暖,立即打消了父母偏心的念頭,還下定決心以後要好好孝敬父母。
江茜工作很努力,工資待遇都可以,上班後她每個月都會給父母那一筆錢當作家用,父母卻說要攢起來給她以後當嫁妝,她也同意。後來,江茜談戀愛了,男朋友家庭條件可以,父母就乾脆把攢的錢拿去給哥哥買車。
等到江茜真的要談婚論嫁時,父母拿出的嫁妝僅剩兩萬,江茜那次當著父母的面質問錢到哪兒去了,父母卻理直氣壯地告訴她,錢都給哥哥買車了。
十幾萬的錢就這麼沒了,江茜心裡是很不好受的,好在江茜找了個好男人,一直耐心寬慰她,讓她不要往心裡去,錢沒了可以再掙,親情需要好好維護。
就這樣,江茜結婚了。結婚之後,父母經常給江茜打電話,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來找她。一開始,她還挺高興的,覺得這是父母重視她的表現。
結果,慢慢她就發現,父母之所以頻繁找她,就是想要她為家裡的一切買單。父母不是真的重視她,只是不想用這些事去打擾哥哥的生活,給哥哥和嫂子添負擔。
而最讓江茜心寒的是,江茜生孩子的時候經歷了兩次搶救,口口聲聲說愛她、疼她的父母,既沒有出錢,也沒有在醫院好好照看她。她只記得她清醒之後,公婆很是生氣,說江茜父母在江茜昏迷的時候說了一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經歷過這件事情後,江茜對父母的感情就淡了,然而父母並沒有和她淡了,依舊有事就找她,無事就當個透明人。
之後,母親因為胃病住了院,老兩口又厚起臉皮讓江茜送錢過來,並要求她在醫院照顧母親,好好為他們養老。對此,江茜質問道:「房子留給兒子,養老留給女兒,我哥人呢?他難道就沒義務嗎?」
讓江茜沒有想到的是,她說完這句話後,父母卻說:「你哥有你哥的事情,你來照顧我們,給我們養老怎麼了?從小到大我們有虧待你嗎?我們有重男輕女嗎……」
原來,在江茜父母眼中,他們從來都沒有重男輕女。江茜對此苦笑一番,心寒至極的她,決定不再過問家裡的事情……
「房子留給兒子,養老留給女兒」新型重男輕女,寒了多少女兒的心。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像文章開頭那位孕媽說的一樣,有的人口口聲聲說喜歡女兒,可他們真的做到男女平等了嗎?
重男輕女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這會讓一個女人,一輩子都蒙上心理陰影,有的女人還會因此變得自卑,把自己永遠放在一個卑微的角落。
其實,作為父母,西妹想說的是,既然都是自己的孩子,那就要儘量要把一碗水端平,就算無法端平也不能表面一套背地裡一套。因為,對於子女來說,不抱希望遠遠比希望後又失望的傷害小。
而對於養老問題,西妹也真心希望父母和子女都能有良好的意識,父母不要偏袒一方,把壓力丟給另一方;子女也不要忙著撇清責任,對老人不管不顧。
最後,西妹還想多說一句:愛不是嘴巴上說說,也不是簡單的寵溺,真正有意義的關心和付出,才是愛的真實表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ZlbDG8BMH2_cNUgAS7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