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涉及一定程度的劇透,請謹慎觀看。
大家好,我是睡衣熊。
玄派作為一個成熟的公眾號,自然要學會蹭熱點
今天我們就來蹭一蹭《X戰警·黑鳳凰》這麼一個「熱點」——雖然已經涼的差不多了。
《X戰警》是睡衣熊很喜歡的一個系列,其中的各種精彩紛呈的異能讓人大開眼界,甚至可以說,早期網文當中的許多都市異能文,大部分作者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X戰警》的影響。
《X戰警》一共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休·傑克曼(狼叔)、伊恩·麥克萊恩(老版萬磁王)、派屈克·斯圖爾特(老版X教授)的老版本。
還有一個,是後來重啟的新版本,由大表姐詹妮弗·勞倫斯(魔形女)、麥可·法斯賓德(新版萬磁王)、詹姆斯·麥克沃伊(新版X教授)由《X戰警·第一戰》重啟的新世界。
這也開創了世界影壇上一種新的「重啟」玩法。
以往的「重啟」,如《蜘蛛俠》、《蝙蝠俠》系列,新片和老片都是彼此獨立的,兩者除了人物和世界背景等等,在故事上全然沒有聯繫。
但是,福克斯卻用了《X戰警——逆轉未來》這樣一部影片,同時融合了兩個時代的X戰警,通過回到過去改寫歷史的模式,將時間線抹除。
好了,又扯多了。
我們言歸正傳。
老版的《X戰警》第三部《背水一戰》,講述的就是鳳凰黑化的故事,結果是票房口碑雙撲街。
新版的《X戰警》,這一次也是以鳳凰黑化為主……於是又撲街了。
而且可憐的是,老版《X戰警3》在豆瓣上還有7.6的評分,但是新版的《黑鳳凰》,只有6.0的評分。
這不是一般二般的撲街,而是撲到可能會影響到整個IP的程度。
不過還好,這是最後一部福克斯的《X戰警》。
因為此前,迪斯尼已經將《X戰警》的版權收了回去,可以預想的是,接下來迪斯尼很可能會將X戰警,與復仇者聯盟,以及神奇四俠合併——而在漫畫當中,這三大系列原本就是同處於同一個世界觀之下的。
睡衣熊之前去看了這部《黑鳳凰》。
然後發現這部《黑鳳凰》的撲街,實在是我眼熟過無數次的撲法。
因為導演講故事的模式,幾乎和我在玄派文學社裡看到的許多新人寫的網文小說的開篇,如出一轍。
犯的錯誤都是一模一樣的。
看完電影以後,我就在玄派文學社裡發了這麼一條消息:
所以,今天我們來蹭這麼個「熱點」,簡單分析一下《黑鳳凰》的撲街原因。
順便再談談,這部電影的撲街,與網文小說開篇,到底有什麼聯繫。
網文開篇
關於小說開篇,睡衣熊寫過不少的乾貨文章,感興趣的派友可以到公眾hao閱讀。
在文章當中,睡衣熊提到了一個詞,叫做「信息量」。
一個小說的開篇,以黃金三章而言,大概也就是六千到一萬字的內容。
這一萬字,可以說是讀者看到這本小說的「第一印象」,並且會根據這個印象,決定自己會不會繼續追這本書。
甚至現在都有了「黃金一章」的概念。
也就是在開篇第一章的兩三千,甚至是一兩千字的印象,就決定了讀者接下來到底會點擊右上方的「×」,還是點擊下面的「下一頁」。
那麼,在這幾千字當中,作者其實能夠展現給讀者的「信息」,其實是極度有限的。
而在這有限的信息當中,作者又必須要突出重點的信息,這樣才能夠將讀者給吸引住。
同理,電影也是如此。
而且,要更加的苛刻。
一部電影,短一點的八九十分鐘,長的像《復聯四》一百八十分鐘,三個小時。
當然,如《復聯四》這種是極少的,絕大部分電影都是在兩個小時以內。
那麼,導演如何在這一個多小時的時間當中,將一個故事講好,並且將人物樹立出來,商業大片更是要將特效展現出來……
如何安排情節、特效,也就是俗稱的文戲、武戲,這是一門學問。
如果這門學問那麼好上手,每年就不至於有那麼多的爛片了。
《黑鳳凰》這部電影的撲街原因,就是導演的想法太多,但是在有限的時長當中無法展現出來。
但偏偏導演又不懂得取捨,很多信息都交代了那麼一丁點兒,卻又交代的不完全。
以致劇中的情節轉折,人物反應,給人一種毫無邏輯的感覺,亂糟糟的。
這種情況,與很多作者開篇時,堆一大堆的設定,或者強行製造衝突……其實本質上都是一樣的。
《黑鳳凰》
說一下《黑鳳凰》吧。
紅字警告。(裝作有顏色)
以下情節涉及大量劇透情節,不想被劇透的同學,請貢獻了這個點擊以後,就不用再往下劃了。
《黑鳳凰》當中,導演想表達的東西很多,甚至還想做一定程度的顛覆——但是他玩砸了。
首先是人物心態的改變。
在這部影片當中,X教授不再是之前那個偉岸無私的聖人。
他開始樂於交際,樂於在各種上層活動、新聞媒體前刷自己的存在感,他讓手下的X-MEN去執行一次又一次的「救世任務」,以此獲得足夠的曝光度,與建立起「X-MEN」的超級英雄團隊的名聲。
誠然X教授的出發點是好的,他想通過這種方式讓人們認識到變種人的價值,從而接受變種人。
但是「超級英雄」也不是萬能的,他們也會遇到危險,也有力不能及的時刻。
在劇情當中,X戰警奉命去營救一艘失控的太空梭上的太空人。
他們已經盡力救出絕大部分人,只剩下太空人隊長,但是這個時候情況危急,再不撤離的話就會有很大的風險。
但是X教授這次堅持要X戰警們去冒險救人,也就導致了接下來鳳凰的異變。
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當時是震驚的。
因為X教授在這一場「營救行動」當中,所表現的指揮能力,以及對於自己學生(X戰警都是他的學生)的冷血,以及「捨己救人」的聖母心態,實在是有些顛覆。
接下來魔形女回來以後就對X教授進行了質問,兩人之間的關係幾乎決裂。
其實劇情到這裡,雖然出現意外,但這個意外本身是好事。
顛覆人物的傳統形象,或者說是深度挖掘人物的性格,這是導演們最喜歡乾的事情,只有這樣才會有更加激烈的衝突,人物的形象也會更加的立體。
所以這種做法,本身是沒什麼問題的。
但問題是……
這種手段相當於小說里的挖坑,那你也得想辦法把這個坑給填上啊!
電影不同於小說,兩個小時不到的時間,除非是給下一部留彩蛋,一般來說,在這一部電影當中,導演是需要把挖的坑給填上的。
而且,填坑更是個技術活,不但要把劇情給捋順了,邏輯性還得過關。
但問題是……
《黑鳳凰》當中,對於X教授的這個轉變,接下來其實並沒有給出太多的解釋以及答覆,就是用了一個鏡頭宣告了這個坑的結束。
那就是當鳳凰黑化惹出事端以後,原本還和X教授稱兄道弟,尋求幫助的總統,直接連電話都不願意接他的了。
哦,「野獸」的叛變,或許也與此有關。
但很顯然,對於觀眾而言,這個坑填的並不那麼讓人滿意。
甚至有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
有點懵逼——這特麼就完了?
事實上,放眼整部《黑鳳凰》,像這種懵逼的感覺,出現了不止一次兩次。
劇情轉折生硬,這是這部電影的最大問題。
不管是X教授的轉變,還是鳳凰本人從黑化到覺醒,再到萬磁王等人本來是要殺鳳凰,然後莫名其妙又變成了要保護鳳凰……
包括片中的「普通人類」。
當年《天啟》里老萬差點靠著地磁場把整個地球給毀了,都能得到政府的諒解,可偏偏在《黑鳳凰》當中,鳳凰就是砸了幾輛警車,殺了一個變種人,然後一夜之間整個人類政府就對整個變種人群體又都不滿了。
不光是X教授當「舔狗」卻舔了個一無所有,那些原本視「X-MEN」為偶像的普通人也一夜之間大變臉,一個個喊打喊殺的。
這種轉折,都太生硬,可以說是毫無邏輯型。
更不要說鳳凰的黑化,與她和X教授乃至X戰警之間的關係惡化,更有一種莫名其妙的感覺。
X教授為了保護琴,隱瞞了童年的真相,但當琴一發現她父親在世,X教授就慌了,然後又一味的堅持自己是對的,要琴相信自己。
而琴呢?
這時候完全就是一副偶像劇里「我不聽我不聽」的樣子……
所以,整部電影下來給人的感覺,就是這麼一副很尷尬的狀態。
感覺導演全程都是在「強行製造衝突」。
許多事件的邏輯性,其實都不足。
而之所以造成這個結果,其實最大的原因……是時間太短了。
《黑鳳凰》全長114分鐘,不到兩個小時。
而據說,原本《黑鳳凰》的劇情,是導演準備拍攝兩部電影所用的。
但是由於《X戰警》的版權被迪斯尼收回,這是最後一部「福克斯版」《X戰警》,所以,也不知道到底是導演的想法,還是福克斯的想法。
硬生生的將原本兩部電影的情節,壓縮到了一部電影當中。
這就導致了導演根本就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完善劇情當中的衝突和轉折。
電影的撲街與開篇的聯繫
那麼,我們將話題轉回到網文小說的開篇上。
或許大家就應該有一定的體會。
因為道理都是相通的。
很多作者的開篇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比如說,很多人喜歡開篇要給主角安排一個劇烈的衝突,尤其是有人找上門欺負主角這種。
這種案例,在玄派文學社的開篇當中,我看到過無數次。
但是可以說,大部分這種情節,都被作者寫崩了。
這種「錯誤」其實和《黑鳳凰》是一樣的。
都是因為劇情太短根本無法展開的情況下,作者/導演選擇了一個相對複雜的衝突方式,但是因為又沒有篇幅可以展開,所以情節當中的邏輯性,衝突的誘因以及人物的表現……
都很尬!
也就是我們剛才說過的:
強行製造衝突。
其實關於開篇的文章,我們已經寫過很多篇了。
光是關於開篇「信息量」的問題,也提到過好幾次,有興趣的話,大家可以私聊獲取。
我們之前在有一期的文章當中提到,作者要學會「控制」自己的創作慾望。
那麼這種「控制」,在小說開篇時尤其要慎重。
當然,因為網文比起電影的容量要大的多,而且也沒有人給你限制字數,所以網文創作相對而言還是很寬鬆的。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
挖坑爽,一直挖坑一直爽……
網文里有很多就是這樣。
作者一旦在之前的劇情上被卡住了,很多人就會選擇重新挖坑,製造新的吸引點。
乃至於最後挖坑不填的,或者是填的亂七八糟的作者……
整個網文圈裡可謂是一抓一大把。
唔,具體就不點名了,想必很多老讀者心裡都清楚。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觀看。
更多網文寫作教程,盡在玄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