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三樣是哪三樣,這句話有道理嗎?

2020-07-28     也可自話

原標題: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三樣是哪三樣,這句話有道理嗎?

俗語「家有三樣,不富也旺」,啥意思?

一個家庭,最重要的是什麼?當然是家庭成員關係和睦嘛,你看這句話,其實就是說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尊敬、團結一致,古人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要修身,個人的教養好了,才能管理好家庭。所以家庭和睦,也不是一句話就能做到的,古人是父母兄弟大家庭生活在一起,人多了就難免有矛盾有口角,如何處理這些問題,才是家庭和睦的關鍵。所謂「家有三樣」,說的就是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模式。

家有三樣是哪三樣?

  • 母慈子孝

中國是世界上最提倡孝道的國家,孝順,不光是血緣關係的自然結果,也是被寫進道德教科書的標準,你看「孝」這個字,就是老字的一半,加上一個「子」字,會意字,《說文解字》說:

「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

孝敬父母,是一種善行,也是一種美德,是在家庭生活中,晚輩(子女)在處理與長輩(父母)的關係時,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

但是,也不能愚孝,《十三經註疏》說:「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父母難免有不對的地方,當子女的應該指出來,否則讓父母陷入不義之境地,也是一種不孝。所以,這就要求子女在孝順的同時,父母本身也要做出榜樣,父嚴母慈、兒女孝順,才是家庭中最幸福的事。

  • 兄弟和睦

古人不但要求做人要孝,而且還要悌,孝是孝順父母,悌則是兄弟姐妹之間要和睦有愛。孝悌是做學問,甚至做人的根本。

事實上,能做到孝的人不少,真正能做到悌的人卻不多,當然有很正面的例子,比如蘇軾、蘇轍兄弟,算得上是孝悌的榜樣。但反面教材卻更多,比如為了爭財產兄弟反目的,更有為了爭皇位兄弟鬥爭血流成河的,三國有曹丕曹植、唐朝有李世民李建成、清朝有九子奪嫡。

這些人,不論在做皇帝時有怎樣的舉措,讓天下如何繁榮,他們為了上位所做的事,始終是不可洗白的污點。只是大多時候,人們用一句功大於過敷衍過去罷了。

兄弟和睦之外,帶來的還有妯娌關係,是兄弟關係的延伸,本質上還是一樣的,妯娌關係不好,必然導致兄弟之間產生隔閡,反之,兄弟關係不好,妯娌關係必然不好。

  • 夫妻和諧

老生常談的事情了。人的一生,陪伴你最久的人,只會是另一半。父母兄弟陪伴你,到大學畢業就結束了,之後你要工作要事業,與親人見面的機會越來越少。然後你有了女朋友,然後有了妻子,然後有了孩子……基本上,如果夫妻雙方都不作的話,你們從結婚那一刻起,往後大半生都會互相陪伴的。

但夫妻結合,本質上還是人與人相處啊,那怎樣處理好雙方的關係,還是很難的。夫妻關係影響一個家庭的未來和幸福,不只是物質上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許多夫妻年薪百萬、資產過億,仍然有出軌離婚的。又有許多家庭條件不那麼好,但卻非常恩愛的。如何關心對方,讓對方精神上感到愉悅,比你買任何奢侈品,卻在生日的時候都不能陪她,重要得多。

而且,夫妻結合,不僅是兩個人的事,也是兩個家庭的事,雙方都有父母,父母永遠會為孩子的幸福操心,更何況古代的大家庭模式,大家生活在一個屋檐下,你們兩夫妻天天雞飛狗跳,所有人的心情都不好,這還怎麼和睦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COolXMBpJjknVhJras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