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的飲食禁忌與康復訓練是非常重要的。要足夠重視!

2019-05-13     兒童骨科醫生邱俏峰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骨折後的康復治療,讓大家對骨折後的康復治療有個大概的了解,增強恢復的信心。

骨折病人飲食 如何進補,才能恢復快,一直是人關心的事。有人說多吃肉骨頭長得好;另有人說,多喝骨頭湯骨質會更硬,五花八門,說什麼的都有。

骨折病人飲食方面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有人以為骨折以後多補充鈣質能加速斷骨的癒合。但科學研究發現,增加鈣的攝入量並不加速斷骨的癒合,而對於長期臥床的骨折病人,容易引起血鈣增高,還可能血磷降低,血鈣不是越高越好,關鍵要能吸收。

其實,現代醫學證明,骨折病人多吃肉骨頭,非但不能早期癒合,反而會使骨折癒合時間推遲。因為受損傷後骨的再生,主要是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而骨膜、骨髓只有在增加骨膠原的條件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而肉骨頭的成分主要是磷和鈣。

若骨折後大量攝入,就會促使骨質內無機質成分增高,導致骨質內有機質的比例失調,所以,反而對骨折的早期癒合產生阻礙作用。骨折病人,常伴有局部水腫、充血、出血、肌肉組織損傷等情況,機體本身對這些有抵抗修復能力,而機體修復組織,長骨生肌,骨痂形成,化瘀消腫的原料就是提供靠各種營養素,來保證骨折順利癒合的關鍵就是營養。

骨折病人因固定石膏或夾板而活動限制,加上傷處腫痛,精神憂慮,睡眠不好,因此食慾往往不振,時有便秘。所以,食物既要營養豐富,又要容易消化及通便,忌食山芋、芋艿、糯米等易脹氣或不消化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不能過度食用白糖,會讓鈣的大量消耗,不利於骨折病人的康復。

不能長期服用三七片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儘量多吃蔬菜與有助於消化的食物,臥床骨折病人想喝水就喝,而且不能太少,也不要怕麻煩而少喝水,只有身體狀態好,康復快,才能讓家人減少麻煩,自己也減少痛苦。

少吃白糖,過多的白糖還會讓體內維生素B1的含量減少,維生素B1不足,會降低神經和肌肉的活動能力,影響功能的恢復。

骨折初期,局部發生內出血,積血瘀滯,出現腫脹、疼痛,此時服用三七片能收縮局部血管,縮短凝血時間,增加凝血酶,非常恰當。但骨折整復一周以後,出血已停,被損組織開始修復,而修復必須有大量的血液供應,若繼續服用三七片,局部的血管處於收縮狀態,血液運行就不暢,對骨折癒合不利。

在心理護理的基礎上,要在病人飲食花樣、調配上多下功夫,做到營養豐富,色、香、味俱佳,以刺激食慾。骨折早期因憂思少動,氣機郁滯,無力推運,常有大便秘結,臥床病人更多見。宜多食含纖維素多的蔬菜,吃些香蕉、蜂蜜等促進排便。

儘量不抽煙不喝酒,香煙與很多疾病有關,包括心臟病和癌症,並可損害皮膚傷口的癒合能力。喝酒可以刺激血管收縮,讓骨折端供血不足,影響骨折的癒合。股骨頭壞死相當一部分是由於過度飲酒引起的,這是已經得到骨科醫生們的認同的了。

骨折病人的康復鍛鍊方法

骨折的部位不同,鍛鍊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當骨折涉及關節面時,如果骨折對位恢復,固定牢固,宜早起行無痛關節活動鍛鍊,如穩定性不夠,宜在大夫複診指導下行功能鍛鍊,2-3周後,可以每日取下固定物,做關節不負重的運動,運動後再固定好。功能性鍛鍊是骨折病人康復非常重要的一環,康復與治療是非常不一樣的,治療的目的是想骨折疾病得到痊癒,而鍛鍊的目的在治療基礎上,預防肌肉的萎縮恢復以前的功能,因為骨折肢體經過長期固定之後,常常會引起患者的關節僵硬,因此早期的功能性鍛鍊是預防活動性障礙的主要措施之一,但是很多人對這裡情況並不清楚。

具體的方法是首先要抬高患肢消除腫脹,同時要固定患者,上肢或下肢骨折的時候,一般是手指和腳趾就會固定,每天都要活動一下關節,同時還要有肌肉收縮的鍛鍊,每天肌肉收縮鍛鍊大約20分鐘左右,可以使得患者的肌肉得到充分的鍛鍊,消除腫脹,減少肌肉的粘連。

骨折病人的康復指導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只有做好康復鍛鍊之後,在骨折病情得到癒合之後,也不會影響自己的關節和肌肉。

骨折治療並不是單純地打個石膏或者做個內固定手術,然後禁止躺上個「一百天」就完事了。一定要進行積極的康復鍛鍊和治療,這樣骨折才能恢復得好、恢復得快,而且能夠有效避免很多骨折後遺症的產生。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參考《實用骨科學》

《坎貝爾骨科手術學》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h-NyQmwB8g2yegNDBZn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