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返漢通道進一步打開,李東詳細提交了相關申請與證明後,終於如願踏上了武漢返城路。
紅網時刻記者 王嫣 長沙報道
在過去的近兩個月,每天傍晚,打開手機,和堅守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妻子視頻,成為了李東(化名)和兩個孩子必做的事情。
1月11日,李東和往年一樣,選擇了一個陽光明媚的周末,提前自駕載著孩子回湖南澧縣老家,置辦過年物資。送完孩子後,他便獨自開車返回武漢,打算在妻子值完年前最後一班後,接妻子一起回湖南團聚。
可是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蔓延,妻子所在的定點醫院收治的患者越來越多,身為醫生的她,主動捨棄了小家的團圓,選擇一個人留在武漢,和同事們一起,為更多家庭的團圓日夜堅守奮戰。「為了更多家庭的團圓,我必須堅守在抗疫一線。今年春節我不能跟著你回湖南了,你一定要替我照顧好父母和兩個孩子。」2020年春節,李東這個小家庭分隔兩地,度過了一個漫長而又記憶深刻的假期。
近日,隨著返漢通道進一步打開,李東詳細提交了相關申請與證明後,經歷了50多天的分別與等待,李東和孩子們終於如願踏上了武漢返城路。
回家探親:跨越兩地的牽掛
今年是李東來武漢的第16個年頭了,從隻身一人來武漢闖蕩,到成為一名工程設計師,成立自己的小家庭,紮根落戶,每年春節回湖南老家過年,成為了他與父母心照不宣的約定。
1月22日,帶著妻子的囑託,李東驅車回到了澧縣老家。李東告訴記者,老家村裡的防控措施十分嚴格,縣、鎮、村各級都有電話來問詢他的健康情況。為了保證家人和鄰居的安全,一回當地他就進行了自我隔離,每天都會主動詳細地告知防疫工作人員自己的身體狀況,並測量體溫上報村醫。
居家隔離結束後,李東便利用假期時間,用心陪伴父母和孩子,幫助父母幹些力所能及的農活;陪孩子釣魚,認識蔬菜……與此同時,他的心中始終惦念著堅守在武漢戰疫一線的妻子,密切關注著疫情的發展。
互相鼓勵:來自遠方的問候
疫情期間,李東雖然待在老家,但一直和朋友們保持著聯繫。「我們在武漢做工程設計的同齡人有個群,有什麼關於防疫的知識,或是當前自己生活狀態的短視頻都會在群內分享,互相加油打氣。」
令李東十分感動的是,他未曾想到以前在廈門工作時,多年未曾聯繫的同事,卻在假期打來了四五個問候電話,詳細詢問了自己和家人的狀態,並分兩次寄來了口罩和孩子愛吃的零食與當地特產。
在李東看來,如果不是這次疫情,可能不會有這麼長的時間呆在老家,陪伴父母,也沒空和許久未見的朋友聯絡。一場疫情,讓人們在空間上的距離變遠了,卻讓人心的距離貼得更近了。
返漢復工:57天後的團圓
李東所填寫的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登記表。
2月4日,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布疫情防控期間在外人員返漢工作實施方案,堅持錯峰返程和分批實施。3月24日,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通告:湖北省除武漢市以外地區,將於3月25日起解除離鄂通道管控,武漢市將於4月8日起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李東這個小家庭等待這一刻太久了。
3月下旬,李東通過武漢所住區域的工作人員提交了返漢申請,由區疫情防控指揮部審批,併到鎮衛生院、村委會開具外出務工人員健康登記證明,申請健康綠碼後,終於帶著兩個孩子踏上了武漢返城路。
「3月19日早上9點30分,我們從湖南老家出發,在荊門接完得到批准復工的朋友後,重新踏上了返漢之路。因為當時持有湖北綠碼可在湖北省內中低風險區自由通行,但是具體到每個地方情況不一樣,所以我們比平常多走了差不多7個小時的路。每次上下高速都要排隊測溫,離武漢越近車越少,晚上10點多時,我們抵達武漢西收費站。在完成掃健康綠碼,測溫,查驗通行證等一系列檢查工作後,終於駛入了武漢城區。」
李東回憶說,「那天到家時,妻子早早地幫我們把另一個臥房的床鋪好,並留言告訴自己,已經用消毒液把房間地板反覆拖了幾次。'老公,一路奔波,辛苦你了,好好休息』,看到妻子留下的字條,一股暖流湧上了心頭。那一天,我睡了近兩個月來最安穩的一覺。」
如今,李東開始了14天的居家隔離。分別了50多天後,李東這個小家庭終於團聚了,回到武漢家中的那一刻,他的心裡百感交集。
3月22日,李東在湖北政務服務網上提交了復工申請。填寫完信息後,他走到了臥房窗前,窗外一簇簇粉紅的櫻花,已經掛滿了枝頭。他知道,這座城市的春天已經來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wGiM3EBfwtFQPkdCyD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