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軍人:一名「待轉軍人」的疫線故事

2020-03-05     聊城新聞網

「我是一名黨員,又是一名軍人,在這種關鍵時刻,我必須有一份責任和擔當」。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陽穀縣博濟橋街道谷南社區聯防聯控指揮部的辦公室里,一封請戰書尤為顯眼。

請戰者名叫趙洪鵬,是一名「待轉軍人」,系火箭軍某部四級軍士長,兵齡16年,兩次在服役期間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獲嘉獎、被評為「優秀士官」,目前距離退出現役僅剩不到1個月時間。

主動請戰,詮釋軍人擔當

疫情發生後,已經休假在家等待退役命令的趙洪鵬憑藉著軍人的警覺性,第一時間向谷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遞交了請戰書,強烈要求加入到疫情聯防聯控第一線。

收到請戰書的谷南社區黨委書記張恆,一臉疑惑著看著身穿迷彩大衣戴著口罩的趙洪鵬,當趙洪鵬把請戰書及來意又強調了一遍時,瞬間被感動的張恆書記還是婉拒了他:「小伙子,非常感謝你的請戰,但是你也剛從部隊回來休假,還是回家好好陪護家人吧」。

原來服役達齡的趙洪鵬,在春節前剛申請轉業從部隊回來休假,現正經歷每個轉業軍人等待轉業命令下達前最莊重的時刻。

而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趙洪鵬後面的話驚呆了所有人:「我的愛人和孩子,已經提前被我送到了岳父家,我現在無後顧之憂。」「因為我時時在關注著這次疫情的動態,在春節前武漢封城後,我就做好了『戰鬥準備』,我是軍人,這場疫情又被稱為是一場戰爭,戰爭怎麼能缺少軍人的影子,所以我要參戰。」

固執的趙洪鵬,還是如願加入了谷南社區的聯防聯控工作「戰鬥小組」。

連續作戰,凸顯軍人毅力

趙洪鵬的加入,使得谷南社區的聯防聯控工作明顯注入了一股神秘力量,因為他「太能幹了」。

谷南社區黨委書記張恆說:「以前只知道軍人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群體,但是沒想到居然這麼『能幹』」。 張恆書記說的「能幹」是指趙洪鵬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種種表現。

趙洪鵬加入到社區的聯防聯控工作後,從前期的每天和社區幹部一起參與轄區內40個小區防控工作巡查、消殺物資發放、對出入人員和車輛進行體溫檢測、為進出車輛消毒、核實人員身份、勸阻閒散人員,到後期的人員管控登記、跟著街道社區幹部上門摸排、跟蹤監測、小區出入口消殺、宣傳勸返、搬運物資、復工復學人員申請等各項日常工作,都有他的身影。

看著連續工作已經近一個月的他,張恆書記心疼的勸慰他可以適當的休息一兩天,緩解緩解連續工作的疲勞。

他憨憨一笑說:「這點疲勞算啥,我當兵的體格好,睡一覺就好了」。

迅速反應,體現軍人作風

「大事臨頭向前沖,我是黨員我先上。」這是待轉軍人趙洪鵬時刻恪守的人生信條。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同疫情防控的戰鬥就是與時間賽跑,怎樣在第一時間內掌握到社區居民的健康動態情況,便成為了谷南社區聯防聯控工作的重點。

開展防控工作前期,谷南社區就按照陽穀縣委新冠肺炎疫情處置工作指揮部「基礎數據全摸清、動態情況全掌握」和「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的要求,組織人員深入轄區居民樓、街邊門市、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開展人員摸排工作。

在那次摸排工作中,趙洪鵬素質過硬的軍人作風又展現了出來,在他的參與下,谷南社區第一時間就排查了轄區內40個居民小區4720戶的居民,累計排查近2萬人次,及時掌握了轄區內居民的動態健康信息;在近期按要求開啟「復工復產」審批渠道後,他又參與到社區管轄內的每天「門店開業申請」防控覆核工作中,面對每天有幾十家的門店開業申請,為了能及時核實清楚門店是否可以開業,查看各個門店的開業環境,對比開業啟動條件成為了他的工作重點。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他雖不是醫者,卻是戰疫先鋒。面對疫情的他敢於亮劍、敢於衝鋒、不辭辛勞、不計報酬,默默守護著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一名軍人「若有戰,召必回」的莊嚴承諾。(記者 馬麟 通訊員 李廣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v8MrXAB3uTiws8K2To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