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客棧》偏離了主題?開什麼玩笑,這才是真正的職場

2019-11-17   娛樂正經點兒

當客棧變得慢不下來,當溫柔的劉濤變成「六親不認」的老闆,第三季客棧濃濃的職場競爭氛圍讓人腎上腺素飆升。但是,這樣的客棧卻引起很多職場人士的共鳴,在他們看來,真實的職場實際遠比節目中所呈現的更加殘酷。

所謂成長,就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親愛的客棧》播出到第三季,有的人覺得它「變」了,其實是它「成長」了。

從前兩季的節目風格來看,這是一檔輕鬆溫馨的真人秀,帶觀眾領略了靜謐美好的慢生活,留下了很多溫暖感動的回憶。沒想到第三季播出後,徹底顛覆此前的慢綜藝模式,以「滾燙的人生」為主題,倡導奮鬥精神,開始講述快節奏的職場故事。

在面臨慢綜藝扎堆、競爭激烈白熱化的情勢下,《客棧》勇敢的跳出了「舒適圈」,拋開了以往「慢」屬性的節目模式,以職場競爭為切入點,變得更加貼近現實生活。不難看出,這也是節目組對《客棧》未來發展走向所做出的進一步探索和努力。

從目前的收視情況來看,節目組的努力沒有白費。本季客棧開播至今,連續四期奪得收視冠軍,最新一期節目中的眾多亮點更是帶動各大社交平台話題熱議:「馬天宇一行人的環保之旅很有意義」、「吳磊、張翰簡直是梗王兄弟,很有綜藝感」、「看到劉濤和李小冉再同框很感動」……節目關鍵詞「吳磊張翰牽手照」等登上微博實時熱搜榜,節目熱度持續飆升。



當理想照進現實,你只能選擇勇往直前

《親愛的客棧3》在風格轉變後,將理想照進了現實,引入內部競爭的規則,節目還給他們設立了20天賺10萬的KPI,這10萬的營業額最終將全部投入公益項目,身為老闆的劉濤就必須帶領員工們努力完成。因此劉濤在管理上也越來越嚴格,連面對好姐妹林心如,劉濤也是「六親不認」。 但是在北上廣深工作過的人看過客棧後,都覺得劉濤的「嚴格」相比真實的職場要親和多了。

剛到客棧的時候,許多人都對這次客棧競爭的規則有些許不適應,林心如就是其中的一位。林心如坦言自己本來是抱著度假的心態來的,沒想的做客棧管家會這麼辛苦,更是發出「隔行如隔山」的感嘆。

不過,當你無法改變環境的時候,就只能去適應它。林心如也深知這個道理,雖然嘴上抱怨著,但是該做的工作也都沒落下,可能不如別人那麼盡善盡美,但也在努力的去適應客棧緊張的工作節奏。

由於終極合伙人之席僅有一位,六位管家之間的競爭關係充滿火藥味,無論是剛到客棧便說「只做第一」的吳磊,還是起初「不爭不搶」的林心如,又或是一直氣定神閒的「商業奇才」張翰,每個人都越發認真地對待起這場競爭。



正視困境和挑戰,在磨礪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新一季客棧對六位管家的考驗一輪接著一輪,從「管家排位賽」到「開發創新性旅遊路線」,隨著考核難度的不斷升級,每一期要進行比拼的「服務項目」都極具看點。

通過實戰的檢驗,我們看到客棧小夥伴們在面對困境、處理問題上的態度與方式,並從中感受到每一項工作背後都有很多艱辛與不易,由衷地生髮出對民宿從業者的敬佩和理解。

同時在客棧競爭比拼的過程中,一方面會有很多有趣的小插曲出現,比如張翰當面與劉濤battle、吳磊為客人烤雞燒焦了頭髮……另一方面,也能看出他們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非常可貴的奮鬥精神,比如張翰把外套給客人穿自己卻挨凍、吳磊幫客人背行李累到腿抖……他們都在磨礪中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職場是一段不斷進階的修煉歷程,通往成功的路上本是荊棘滿布,總會有層出不窮的挑戰在等待,能夠突破自我的人就能展開一段新的旅程。相信《客棧》的小夥伴們經過重重考驗後,一定會成為終極合伙人的最有力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