箇舊市傳染病醫院汪雪英:跨越千里,在嘉魚縣用「醫者仁心」守護生命

2020-03-17     紅河發布



從遞交按著紅手印的「請戰書」,到為了方便穿脫防護服剪掉長發;從把診療指南及防控指南熟讀於心,到當選為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這一切仿佛都只是發生在昨天的事情。然而,汪雪英與隊友們離開箇舊市,馳援湖北省咸寧市嘉魚縣,已有整整一個月了。連日來,汪雪英與隊友們經過短暫的休息後,繼續駐守在嘉魚縣,發揮自身專業優勢,就地對嘉魚縣人民醫院的醫護人員開展業務培訓,為織密抗疫防線打牢基礎。


汪雪英與患者在一起


汪雪英時常掛在嘴邊的還是那句話:「只有經歷過一次大的磨練,才不會遺憾。」


在箇舊市傳染病醫院工作20多年來,每一個需要汪雪英的地方,都能見到她的身影。17年前的非典,她沖在第一線;17年後的今天,向武漢人民伸出援手,她也沒有缺席。她說:「新冠肺炎疫情焦灼著每個國人的心,身為一名黨員、一名感染性疾病科醫生,我早就做好了打硬仗、啃硬骨頭的準備。」


箇舊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召開會議


2月15日,馳援嘉魚縣人民醫院的所有醫護人員,正式上崗開展救治救護工作。作為一名具有多年臨床經驗的感染科醫師,汪雪英積極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主動要求進入當地收治確診患者的感染科,沖在抗疫最前線。


「當時,醫院感染科醫護團隊已經連續奮戰了一個月,每天都在爭分奪秒地與病毒對抗,與死神搶奪生命。我們必須儘快進入角色,讓他們得到適當休息。」進入科室後,汪雪英便忙碌起來,參與患者救治、進入隔離病房查房採集咽拭子、制定患者診療方案、修改醫囑、辦理出院,她竭盡所能只為讓奮戰堅守近一個月的同行、戰友能夠多休息一下。僅用3天時間,汪雪英就充分掌握了每位患者的病情,並結合工作實際,在保證患者醫療質量與醫療安全的前提下簡化工作程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汪雪英在照顧患者


醫院感染科收治的都是核酸檢測呈陽性、具有傳染性的確診患者,工作中稍有不慎便會被感染。為了降低醫護人員被感染的風險,汪雪英一個人擔起了病區全部患者的查房和咽拭子採樣工作任務,既保證了工作質量,又縮短了醫務人員滯留病房的時間。她敢於擔當、嚴謹細緻、務實高效的作風不僅贏得了嘉魚縣人民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的稱讚,而且為雲南省支援醫療隊樹立了良好形象。


當記者問汪雪英:「你不害怕嗎?」她堅定地說:「雖然困難重重,但再難,也要扛起『白衣天使』的神聖使命。我是具有18年工作經驗的感染性疾病科醫生,我會認真做好防護,將被感染風險降至最低。面對病毒,我毫不畏懼。」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堅強的戰鬥堡壘。在醫療救治任務緊張而繁重的情況下,汪雪英帶領援鄂臨時黨支部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動員12名醫護人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和組織保障。


汪雪英在照顧患者


白袍加身,口罩遮面,跨越千里,星夜馳援,不懈的努力終將得到回報。3月6日,隨著最後兩位病人轉院至咸寧市中心醫院,嘉魚縣人民醫院的住院確診病例全部清零。汪雪英和醫療隊的戰友們難以掩飾心中的喜悅,穿著防護服,手牽手在工作間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記者:朱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編:普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jPp73ABnkjnB-0zFMk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