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作為最有權力的人,稍有不好,就會被強大的權力和繁多的慾望掩埋,變成一個昏君。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昏君是如何煉成的。
01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記載的昏君
夏桀,歷史上第一個被記載為昏君的人,荒淫無度,暴虐無道。
作為第16代君主發之子,繼承王位後。他覺得自己好委屈。我是個皇帝!天之驕子,萬民之主,我住的這是什麼?豬窩嗎?來人,推了重修。
有官員勸諫,說:不行啊大王,宮裡的錢不夠啊。
夏桀:混帳!為本王修建宮殿,是他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還敢要錢?
去,所有敢要錢的,統統打死。
修宮殿的期間,夏桀四處轉悠,看看宮中各種各樣的美女。
有一天,他正溜達的時候,遇到了天命之人,妹喜。
呵,這個美啊,勾的夏桀心裡直痒痒,不行,此時此刻,他就想和這個美人好好的探討一下生命的奧秘。
他作為一個帝王,這種小小的心愿,當然立刻就被滿足了。從此,他沉迷女色,無法自拔。
為了更好的體驗到權力的快感,他還命人修建酒池,徵集各種各樣的美女,日夜與妹喜嘻戲於酒池之中。
他終日沉迷女色,就有位叫關龍逢的大臣直言上書,苦苦相勸。夏桀不但不聽,還把他綁到銅柱上烤死了。
作為歷史上第一個昏君加暴君的結合體,他無疑為其他的昏君,做了一個「榜樣」。以至於後來的帝王,紛紛效仿。
02
好壞參半的昏君
隋煬帝楊廣,是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的兒子。其人愛好廣泛,詩文精通,還能寫一手好字。
在任太子期間,勤勤勉勉的也做出不少成績。出征突厥,關注民生。
剛繼位時,又創立了科舉制,打破了士族階層對朝廷官位的壟斷;還開辦學校,重視教育,安定西域,減輕刑罰等等。最重要的是,他開鑿了世上第一個人工運河,可謂弊在當代,利在千秋。
可是,人無完人,楊廣雖然有著堪比始皇的功績,卻也有和夏桀一樣的個性。
楊廣為人好面子,愛擺排場,建造顯仁宮時。我是皇帝,我的家就要最好最豪華,於是曾命人大量搜集各種奇才異石,奇花異果,奇珍異獸,耗資極其巨大。
修成後,楊廣感覺不錯,只不過一座太少了,再來幾個吧。於是,耗費如此大的宮殿,他不止修一個,他是連修十六座。
不體民間疾苦。三次征遼,動用三百多萬民夫,很多人都活活累死病死在路邊,從這點可以看出來,他不在乎底層老百姓的生死。
多次征討失敗,國內積攢的問題爆發,地方軍陽奉陰違,官吏昏聵貪婪,門閥之弊……天下大亂的苗頭已現。
楊廣在重壓之下漸漸扭曲,從一個睿智從容的帝王,變得優柔寡斷,公私不分,甚至喜怒無常,偏聽偏信。
從一個勵精圖治的帝王,變成了一個逃避現實的膽小鬼。
於是,他的身邊迅速圍了一群馬屁精,國策發不出去,反而是荒唐的命令一個接一個。
大隋崩塌了。
03
不問政事的明神宗
明神宗萬曆,在張居正死後親政,勵精圖治,勤於朝政,更新庶政,廢黜考成法等張居正改革中的弊端,安撫流民,減少徭稅,有中興之范。
可是,所謂的國本之爭,徹底斷送了明神宗的一生。
當時,明神宗偏愛三子朱常洵,不喜歡朱常洛,所以,他覺得應該立朱常洵為太子。
可是皇太后不幹,她說,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明神宗迫於壓力,封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
由於明神宗對國本之爭的結果不是很滿意,心想,這是我兒子!這是我的天下,我都沒法自己做主讓誰繼承,我還是天下共主嗎?我還是九五之尊嗎?桑心了,不幹了,你們愛找誰找誰吧。
於是,明神宗罷工了,整日沉浸在花天酒地之中,美人是接連不斷的更換。
由於皇帝不朝政,官員無法納新,朝中缺官嚴重,近乎於半癱瘓。神宗還任用太監監稅,宦官得權後肆意搜刮民脂民膏,擾亂天下。
明史言:「論者謂:明之亡,實亡於神宗。」
04
什麼是昏君?是不務正業混吃等死嗎?如果按這個標準,歷史中的昏君超過大半。
比如這三位中的明神宗和楊廣。
他們不是沒有才能,也不是沒有雄心,只不過在踏上王位後,權力加身。那種無上的權力,那種說一不二的感覺,那種生殺予奪的感覺,讓他們逐漸沉迷。
再加上身邊予取予求,任君挑選的美人。
阿諛奉承,溜須拍馬的奸臣小人。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金銀財寶。
媚上瞞下,扭曲旨意的宦官。
這些東西就像一個泥潭,將一位位英明神武的君王困在中間,逐漸侵蝕,吞噬。
策劃:魚羊史記 監製:魚公子
撰文:緋夜盜香 製作:吃硬碟吧、發達蚊
本作品版權歸「魚羊史記」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