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會發現,在寶寶拉肚子腹瀉的時候,會伴隨著肚子咕嚕咕嚕的聲音。這種聲音就是腸鳴音。通常腸道蠕動的時候聲音是很小的,不注意根本聽不到它。但當胃腸道中有過多的氣體或多餘的水分時,就會有比較響亮的腸鳴,腸鳴顧名思義,就是腸道的鳴叫。
從中醫上來看,這種拉肚子時的腸鳴,是腸道水飲的聲音。
來看今天這個拉肚子的案例
主訴:兩歲拉肚子,肚子聲音嘈雜,夜裡響個不停
「大便:昨晚黃色水樣便,今早糊狀偏黃帶綠的大便,量多,有泡沫和不消化物,湊近聞有酸臭味,大便黏。」
大便以黃綠色為主,有不消化物,和不明顯的酸臭味,是寒。拉肚子通常都是水濕代謝的問題,所以這個大便提示有濕,有寒。
「體感:沒感覺到怕冷或怕熱,在家裡愛脫鞋脫襪子,光腳。」
這裡沒說季節和室內溫度,如果室溫不錯,也算是正常,如果室溫低,要光腳,那要考慮是不是有熱。
「小便:一直有味,顏色偏黃,喝水多時顏色不黃,但還是有味。」
正常小便是淡黃色,不仔細問沒有明顯的味道,這裡一直有味,偏黃,是有熱的表現。
「食慾:病後食慾差,基本以大米粥和小麵湯為主,配一些蔬菜。今早吃的韭菜包子裡有一丁點雞蛋。」
胃口不太好是消化能力不足,也就是虛寒,這裡佐證了上面的寒。
「睡眠:夜裡一點半聽到孩子肚子聲音嘈雜,咕嚕嚕的響。比較煩躁,手心比手背熱,腳溫熱,可能因為肚子響的原因,自己突然坐起來,撓了幾下胳膊,放了幾個屁又躺下睡了。下半夜又一直有響聲。」
肚子響是腸道里的氣體和水飲被推動的聲音。手心熱,煩躁,津液不足了,這裡有熱。坐起來,放幾個屁躺下了,這是有氣滯,肚子不舒服就會睡不好。
「出汗:一直愛出汗,昨晚睡著後有汗,半夜坐起來時頭上有汗,後背是潮的,早上起床額頭頭髮是濕的。」
是熱證。
「喝水:這段時間喝水少。」
肚子裡本來就有水飲代謝不了,這時候消化水液已經很困難了,本能的不想再多喝,這個是寒。
「體溫溫差:白天溫度正常。」
「其他症狀:昨天流清鼻涕,打噴嚏。還有胃氣上逆,打嗝兒樣的上來一口氣,沒聞到味道。肚子一直有響聲。」
流清鼻涕和打噴嚏,都是表寒。胃氣上逆,因為中焦被堵住了,所以氣只能往上走。
「舌象:舌體胖大,舌質淡紅,薄白苔,水滑。下眼瞼有點紫紅。」
整個舌體胖大,水滑,說明身體里有水液代謝的問題。舌苔白,鋪滿,這裡進一步的佐證了受寒。下眼瞼紫紅,考慮胃腸有阻滯不通,可以是積食也可以是水濕。
這個孩子有熱,但是舌象看起來熱證不明顯。說明這個熱,還是因為水濕在體內宣散不出來產生的。處理這種熱,關鍵是要將寒濕給化開。
「病程:昨天喂了三次小柴胡,藿香正氣。藿香正氣喂得沒有撒的多,一次只能喂半瓶,再喂會吐。」
從舌苔、大便、食慾、喝水和流鼻涕打噴嚏的表證說明,整體是一個寒證。這個孩子本身水液代謝不是很好,所以一旦受寒,濕也會比平時更明顯。
但同時,從愛出汗,小便黃,能看出來是有熱的,熱象不明顯。這個熱是因為堵產生的,主要是濕堵在中焦。
既然是堵,那處理思路就是疏通。排寒濕,解除表寒,寒濕解決了,氣血津液運行通暢之後,熱也就消了。
在對症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小柴胡+參苓白朮散。用了三天之後,孩子的大便成形了。但是受寒表證處理力度不夠,後來換成蔥豉湯就好了。
後記:其實一開始有用藿香正氣液是可以的,為什麼沒有起效,可以考慮兩方面的因素:1.時間比較短,藥物還沒有完全起效,可以繼續使用看看;2.藥物喂的量不夠。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記得點贊~轉發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哦!關注羊爸爸,教你實用的育兒知識,陪你健康養娃,用中醫的方式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