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管理回頭看,針對問題搞冬管

2019-11-24   農林衛視

主要問題之一:個體密蔽問題得到了較好的解決,但群體密蔽現象依然嚴重。大面積蘋果栽植於上世紀90年代前後,適度密植是當時栽培制度的主流。由於多數果農對栽植密度需要動態管理認識不足,導致成齡果園密蔽現象特別突出。近幾年來,不少果農認識到了密蔽的害處,大多數果園實行了「大手術」,落頭、提乾等改造措施成為技術主流。這些技術措施的落實,對改變密蔽狀況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突出的表現在於,果樹主枝量大大減少,個體密蔽現象得到了大幅度解決。

由於在改造中大家「惜樹」思想嚴重,捨不得去樹,加上喬化紅富士「連年甩放」技術的普及,樹體冠徑擴大,群體密蔽現象逐年加重。群體密蔽是當前果業管理上最為突出的問題。這一問題如果不儘快加以解決,提高果園的產出能力和提高優果率的目標仍難以實現。

解決群體密蔽的首要問題,是解決大家思想上的「惜樹」觀念。大家應該明白,果園要實現高產、穩產、高效,不在於樹的多少。株行距2米×3米的果園,難道就比3米×4米或4米×5米的果園產量高嗎?既然樹多並不一定產量高,為何要「惜樹」?在果園實行「精兵簡政」,同樣有效。

冬季修剪的時機馬上就要到來,認識到全園密蔽的弊端,認識到樹多並不一定產量高的道理,就應當把解決全園密蔽問題作為冬季修剪的一個重點,特別是喬化果園或開心形樹形更要特別重視。

調整全園密蔽的最好措施是間伐。在間伐上不強求一步到位,應根據密蔽現狀區別對待。嚴重密蔽的,能一步到位就一步到位;密蔽現象不太嚴重的,應區別出臨時株和永久株,臨時株給永久株讓路。對臨時株,可以讓它狠狠結幾年果,待永久株樹冠繼續擴大後,然後對臨時株「卸磨殺驢」。這樣可在保持全園產量持續穩定的同時最終解決全園密蔽問題。

主要問題之二:只重視樹體結構調整,忽視冬剪對養分分配的調節作用。不少果園年年都請「好把式」來修剪,為什麼效益總還上不去呢?這是「一剪定乾坤」的觀念在作怪。果樹修剪的作用是什麼?說到底,是改善通風透光條件,調節樹體的養分分配。小冠開心形強調合勢、分勢手法的靈活運用和綜合運用,就是以此為目的的。要合理分配養分,就要以果園上年的投資、樹體的積累為依據。樹體積累不同,明年修剪後的發育反應就不同,修剪手法就不同,修剪量也就不同。請來的「把式」水平再高,如果對你上年的投資情況不了解,對你樹體積累狀況不了解,就難免只能調整樹體結構,忽視養分分配。

因此,建議大家儘快改變「一剪定乾坤」的觀念,最好能根據自己果園的實際,自己來動手,「自己的孩子自己管」。

主要問題之三:只顧忙著埋頭修剪,對其他措施兼顧不周。去年冬季冷得早,剛入11月份就下了一場大雪;今年春季氣溫回暖時又遭遇一場大霜凍,對病蟲害越冬與出蟄不利,病蟲害的基數大大降低。但從全年情況看,今年病蟲害的發生並不比往年輕,尤其是腐爛病、早期落葉病、毛毛蟲都發生較重。為什麼?這與去年冬季修剪時綜合措施的運用不當大有關係。

修剪的同時要搞好清園。清掃枯枝落葉和病蟲僵果,是傳統的無公害防治措施,雖然喊叫了多年,卻沒幾個人認真落實,造成越冬病蟲基數較大,為來年防治埋下隱患。

修剪的同時要做好防凍。去冬今春果樹遭受凍害嚴重,最嚴重的並不在樹上,而在主幹,只是主幹上直觀表現不明顯罷了。主幹受凍,導致輸導組織受損,樹體抗性降低,病蟲害必然發生嚴重。因此,樹幹塗白這項措施今年還是希望大家認真搞一搞。此舉花不了多少錢,但作用不小。

修剪的同時要防止交叉感染。花臉病、花葉病、小葉病、腐爛病等都與交叉感染有關係。對這些病樹,在冬季修剪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數,區別對待,不要一把剪子全園使用,該換剪刀就換剪刀,該對剪刀消毒就消毒。

文章來源:天河水9226博客、果樹種植新技術

農林衛視新媒體整理髮布,如有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