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也有病,請給「老師」一詞足夠的尊重

2019-10-26     網上新疆

曾幾何時,從台前到幕後,「老師」泛濫。理髮的叫托尼老師,洗腳按摩的是莫妮卡老師,搞傳銷的張老師李老師,甚至還有個「蒼老師」,更別提烏煙瘴氣的娛樂圈,只要演過個電視電影,或者寫過個什麼文案,不管這些人什麼德行,都自稱老師或被稱為老師。

什麼叫道德的淪喪,人性的扭曲?請打開電視看周老師、李老師、張老師、房老師給大家秀吸毒,幹完死不承認,繼續擔當時代楷模;再看看陳老師、李老師、范老師、成老師,教大家怎麼腳踏N只船,怎麼享受性福生活;還有當了娛樂圈校長的王老師,怎麼展示有錢人的任性。

到底老師是什麼?

我國漢代文字學家許慎在他所著的《說文解字》一書中是這樣說的:「師教人以道者之稱也。」意思就是說,「師」這個字,就是人們對那些「教人們懂得道理的人」的稱呼。唐代韓愈在《師說》中解釋:「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這樣的人叫老師

那麼「老」呢?可以從幾個方面去理解:一是中國歷來推崇老子的思想和哲學,而老子尤其注重德行的修養,所以這個「老」字就代表了「德」。二是年老資深。「老」是古時對公卿大夫的尊稱。《禮記·王制》:「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左傳 ·昭公十三年》:「天子之老,請帥王賦。」這裡的「老」均為上公、大夫。三是尊辭或敬辭。

這樣的人撐起了中國的脊樑

「老」字還有另外的含義,按照「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解釋,我們就可以知道當老師要達到什麼要求和標準了。說白了,當老師要先正己身,方可施教於人,為人師表。由此不難理解,「老師」中的「老」字,是指品德端正,甚至德高望重。順理成章,這「老師」就是指品德高尚的「傳道授業解惑」者了。

還有一個約定俗成的稱謂,是對終生以教書育人為職業的教師的尊稱,這些人以傳道授業解惑為生,過著貧寒的生活,無論成就如何,受人尊敬。

按照這樣的標準,如今有多少人擔當的起「老師」二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賦予了「老師」

神聖的使命和崇高的榮譽,老一代的人一聽到「老師」二字,腦海中立刻升起或和藹或嚴厲但滿心尊敬的形象。如果再讓這個稱謂這麼泛濫下去,這個詞成了虛偽、客套、調侃的代名詞,我們的尊師重道的文化傳統,也必受影響。

自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PtJB24BMH2_cNUg9u_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