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能夠瘦身,
吃了能夠提神,吃了能夠力大無窮,聽起來,就像是傳說里的靈丹妙藥。可惜,它們卻不是藥!
它們正在潛移默化的摧毀當代年輕人,偷走他們的時刻,湮滅他們的心智......它們就是新型毒品「小樹枝」
長約4.5厘米至10厘米,直徑約2毫米,顏色呈黑褐色,外觀似樹枝。這是一種新型毒品「小樹枝」,含有我國列明管控的新精神活性物質AMB-FUBINACA成分,經唾液分解後,吸食者會出現頭暈、噁心、氣短、胸痛等症狀,嚴重的會引起心臟驟停和失去意識。
日前,江蘇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的江蘇省首例販賣新型毒品「小樹枝」案一審宣判,江陰市人民法院以販賣毒品罪判處朱峰(化名)有期徒刑6年6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3萬元,剝奪政治權利1年。
新型毒品穿上偽裝衣,銷售更隱蔽
出生於1993年的朱峰有兩個孩子,在快遞行業工作,雖然辛苦些,日子卻是平凡而溫馨。
2018年2月,朱峰認識了杭州的鄭秋(化名),並第一次聽說「小樹枝」。當時,他就覺得賣這個東西很賺錢,買的人多,錢來得快。家裡經濟壓力大,他想謀個副業改善下生活。
隨即,朱峰就向鄭秋購買了「小樹枝」的原料,那是一包用塑料袋裹著的深綠色粉狀物,通過上網學習教程、購買輔助材料工具,朱峰開始學習製作「小樹枝」。
「我其實也不知道具體材料的配比,就是稍微混合一下,曬乾後切成樹枝的大小,成品約0.1克每根。」朱峰告訴記者,自己製作後也「嘗」過,感覺頭腦發熱,人很精神。
「小樹枝」製作出來後,朱峰一直在思考,通過何種方式銷售又快又隱蔽。朱峰通過網絡即時通訊工具進行銷售。為了擴大客源專門印製了一些名片,「鄭秋告訴我,『小樹枝』的主要顧客在酒吧中,所以我經常去酒吧散發名片。」
朱峰的「客戶」越來越多,他還被介紹給其他顧客,這樣的互相介紹在圈子裡很普遍。面對新客戶,朱峰還會贈送附加的「吸食教學視頻」。
朱峰說,每根「小樹枝」成本大約是10元,銷售價格在150元至300元不等,目前售出了200多根,銷售對象主要是晚上玩通宵、喜歡刺激的20歲出頭的青年,交易時間基本都是在凌晨左右。銷售地點多是各個酒吧或者賓館等公共場所。
接單渠道打通後,朱峰面臨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送貨。「我父親朱平(化名)在無錫是開滴滴的,我當時就考慮到可以讓他幫著『帶貨』。」
與客戶談好價格後,朱峰就把客戶的聯繫電話、地址、數量等告訴朱平,安排送貨。
「小樹枝」形似木天蓼(如圖)
對一些較遠的地區,朱峰有時會通過快遞類、「跑腿類」APP送貨。由於「小樹枝」外形與「線香」相似,當運輸方問及貨物品種時,朱峰一般會解釋是薰香或者晶片。
「微信接單、現代快遞、美團送貨相結合,儼然組成了毒品交易的新鏈條。」有著多年毒品犯罪類案件辦理經驗的江陰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龔雪嬌說,如果說之前的毒品交易是私下、面對面進行的,那麼現代毒品交易的隱蔽性就更強了。
龔雪嬌告訴記者,新型毒品首先外形極具迷惑性,善於偽裝成各種花樣,以「小樹枝」的外形出現,等於給毒品穿上了一層「偽裝衣」。而且,「小樹枝」的吸食方式不同於傳統毒品的注射、燙吸,它一般分成若干段,混在香煙中吸食,方式相對隱蔽,加上隱蔽的運送交易方式,使得打擊、懲治新型毒品犯罪更具挑戰性。
毒友圈:一人沾染整個圈子淪陷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不管是新型毒品「小樹枝」的販賣者,還是吸食者,很多是90後年輕人,且有相當一部分人都接受過大學教育。
「辦理該案中,我們發現,吸食『小樹枝』的基本都是17歲至28歲的青少年,其中還有未成年人,他們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江陰市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主任許新學說,新型毒品吸食人員雖然來自不同階層、從事不同行業,但年輕、有固定的交友圈子是他們的共同特點。在這些年輕人的圈子中,追求獨特、前衛新潮是他們的典型特徵,只要一個人沾染上新型毒品,很快整個圈子便會跟風淪陷。
一些從國外回來的留學生也是吸食「小樹枝」的重點人群。「新型毒品很難從吸食者身上檢測出來,但其危害程度絲毫不亞於諸如海洛因、冰毒、K粉等傳統毒品。」許新學說。
毒品不僅侵蝕健康,還會腐蝕靈魂。青少年群體由於年紀小,對事物充滿好奇心,辨別能力不強,法律意識不深,容易滑向毒品犯罪的深淵。
毒品形式變化太快,
但帶給人類的只會是毀滅。
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望看到此篇文章的朋友們可以轉發出去,
讓更多的人看到。
多一人知道,少一份損傷!
部分來源丨平安金山
編輯丨干鈺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