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非常失敗的投資

2019-12-03     力哥說理財

關注荔枝保時間久了的老朋友其實都知道,小寶非常不喜歡理財型保險。

很多人不清楚,既想要保障又想要理財,咔,買一堆,結果往往是兩頭不落好。

要想弄清楚理財型保險可不容易,理財型保險裡面有萬能險、分紅險、年金險等等。

而年金險又會被包裝成教育險、養老險、婚嫁險甚至還有創業險……

咱們別想一口吃個胖子,今天先跟著小寶把年金險搞懂,以後來一個撕一個~


首先,小寶先科普一下什麼是年金險。

年金險說白了就是一種返還型保險,前期交錢,到了指定年齡,按約定坐等返錢。

比如從現在開始,每年交10萬,交3年,等到60歲的時候,保險公司就每年返還1萬多塊給我們,一直返還到嗝屁為止。

根據不同的返還時間,可以搞出好多噱頭。

在18歲左右返還,領錢的人剛好開始上大學,那這個年金險就可以叫教育險或者教育金險;

在25歲的時候返還,領錢的人剛好到適婚年齡,那它就可以叫婚嫁險。

當然也有合起來的,18歲的時候返還一筆教育金,60-70歲每年返還一筆養老金,80歲再返還一筆祝壽金,花樣很多。

通常他們的宣傳文案是這樣的:

1歲寶寶,每年投2萬,連投5年。

12歲,一筆返還2萬,初中學費。

18歲,一筆返還5萬,大學學費。

19-21歲,每年返還5千,給孩子做生活費。

22歲,一筆返還1.5萬,幫孩子在社會站穩腳跟。

30歲,再返還10萬,給孩子做創業金。

一年僅存2萬,存5年共10萬,最後能給孩子留下共20萬的教育金、生活費和創業金,成家立業都給包圓了。

未來,孩子一定會感激你現在所做的決定!

-XX人壽高級客戶經理13788888888

看著真是超棒,只要交5年,咬咬牙就搞定了,返錢卻能返30年,返的錢還能翻倍。

一些人恨不得把全副身家都投進去,坐等孩子變成人生贏家,美滋滋~

別急著樂,小寶提醒一句,咱別忘了這裡面還有個時間因素要考慮呀。

通常小寶介紹理財產品的時候,都會說年化收益能達到百分之多少,重點突出「年化」,也就是一年能漲多少。

好比同樣1萬塊,A投1年能賺5000,B投2年能賺8000,看似B賺得更多。

但其實A的年化收益率是50%,B的只有34%,高下立判。

而很多業務員在銷售這類理財型保險的時候,隻字不提年化收益率,上來就是存多少,到時候能取多少,有意無意地掩蓋貨幣的時間價值

為啥要這樣呢?因為數據不好看唄~

以小寶上面介紹的那個產品為例,投10萬最後能拿到20萬,算年化收益率的話也就只有3.5%

這在年金險裡面還是算是非常非常優秀的產品了,一般的也就只有2%上下,連銀行的定期存款都趕不上。

還有那種交5年,每年交3萬,從60歲開始每年返5千塊多塊,要是堅持不到88歲,呵呵,連本兒都拿不回。

3.5%的年化收益率,能跑贏通貨膨脹就不錯了,指望它養老就算了吧。

曾經的夢想是退休開上凱迪拉克,現實卻是開著卡車拉貨。

要小寶說,還不如把錢拿去存些創新型的定期存款,動不動年化就是5%、6%,比如京東金融APP里銀行精選里的那些。

安全性沒得說,有銀行存款保險制度50萬以內國家兜底本金和利息,要是急用錢還能提前支取,少算點利息罷了。

普通人不用花什麼心思,投這些也能吊打各種教育險、養老險……

對了,很多業務員在講年金險的時候光講以後能拿多少多少錢,卻不說如果中途急需用錢,退保能拿回多少錢。

通常來說,還在繳費期內的話,退保能拿回的錢一般低於已交保費,交5萬拿3萬。到那會兒交也不是,不交也不是,騎虎難下。

而要是繳費期過完了,一般也只能拿回已交保費,利息咱就別想了哈。

由此看出,年金險的流動性是非常差的,基本上投了就鎖死了,別想中途拿出,一年一年慢慢領吧。

所以年金險總結下來就是,低風險、低收益、流動性差

小寶牆裂建議咱平頭老百姓避而遠之。

不過話又說回來,年金險也不是一無是處,對於個別情況還是有點意義的。

第一種,收入波動非常大的家庭

比如自己做生意的,保不齊生意還能做多久,擔心未來收入驟降。

這種情況,如果想給未來的生活保個底,可以考慮趁生意景氣,手頭寬裕的時候配置一些,讓未來有一筆穩定的收入。

相當於給自己的財務資源建了個小水庫,旱澇保收。

第二種,家庭關係比較複雜的

比如小三小四,夫妻關係不和諧,或者繼父繼母之類的,小寶就不多說了。

需要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在乎收益高低,只求個「有」。

第三類,超有錢的

普通人手上幾十萬,安排起來不難,像小寶說的存創新型存款,只要一個銀行不超過50萬,本息都妥妥的沒問題。

但資產量級如果達到數千萬的,一個銀行50萬,那得買多少個銀行?不現實哈。

這類家庭考慮更多的是本金保障,不求多高的回報率,給我守住這些錢別跑了就行。

有的人說月光族也該買,小寶本來是支持的,但仔細想想,咋好好一個成年人,連自己的錢都管不住呢。

像小寶自己,有錢就定投一下基金、買一點富民寶啥的,每天打開帳戶看看漲勢,比花出去換成物件心裡舒坦多了。

所以為了強制儲蓄而買年金險,在小寶這兒是不認可的。

以上幾種特殊情況,在配置好充足的保障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當配置一些年金險。

儘量選擇不帶保障功能的年金險,越純粹越好。

至於咱平頭老百姓,辛辛苦苦掙那幾個錢,就別跟著摻和了

小寶記得有個諮詢的粉絲說過一句話,挺精闢的,買養老險,看來不是保險公司養我,而是我在養保險公司啊……

Ps.現在有的年金險還會跟分紅、萬能組合起來,彎彎繞繞多,非常複雜。

小寶就一句話,看不懂的產品不要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g0DVzG4BMH2_cNUg-Ak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