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可這幾位敗家子就有點一言難盡了

2022-08-07     史鏡說

原標題: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可這幾位敗家子就有點一言難盡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關注起父親節這個西方節日。美國在1910年時提倡將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日作為父親節,自此在全球各地慢慢流傳開來。中華民族向來都注重父慈子孝,相當重視孝悌二字。早在孔子的社會時代,中國人就懂得以孝道表示對父母的恩情,父系社會為主的社會倫理中,這是最最基本的做人道德,尤其在父親生日這天,身為兒女必然要放下手中事務陪伴在父親身邊,表達孝心。

在《詩經》等古籍文獻中均有關於子女向父親祝壽的記載。通常都是舉行壽宴,邀請親朋好友共聚一堂,辦得越是隆重似乎孝心越重,除去奢靡攀比之風氣不說,僅是從孝道意義上來說,這代表了中國自古以來都是「百善孝為先」,這種孝道貫穿在整個家庭的方方面面,父親生日只是一種集中表達的方式,諸如過年過節,大小慶典,都不會忘記對父親或者母親表達感恩、養育之情。

後來,到了宋朝,科甲日演變成了類似父親節的節日。科甲,是科舉的意思。從漢唐時期開始,舉士考試分為甲、乙等科。經科舉考試中了舉人或者進士的人,稱作科甲出身。科甲日也就是考中科舉這一天,學子們都會帶著這份優異的成績回到家中向父母表達感激,感謝父母的養育。像蘇軾的長子蘇邁,到了科甲這天,專程從外地風塵僕僕地趕回家中,只為向父親蘇軾鞠躬慶祝科甲日。因此,在中國確實很少需要像美國這般,再創建一個新的日子來表達孝義。所謂的父親節,很大程度上淪為了商家的營銷手段。

都說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在我國歷史上,有許多傑出的人物,有的子承父業,兒子受到父親的長期教育和薰陶,像父親一樣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更有甚者超越了父親的成就。但是歷史上一樣有許多英明一世的聖賢明主,沒能教育好自己的下一代,使得自己一生的清譽毀於一旦。

劉禪

劉禪,劉備之子,17歲便繼承父親留下的蜀漢江山,成為蜀漢第二任君主,一群名將名士輔佐左右。劉禪是劉備年近不惑時生下的,又是長子,固然劉備對他寄予厚望。當時,正值事業打拚階段,劉禪隨軍也是顛沛流離,尚在襁褓中時多次遇險,險些喪命。好在劉禪幼年命運多舛,等到劉備在諸葛亮的協助下建立蜀漢後,漸漸得到了儲君般的待遇。章武三年五月,劉禪登基為蜀漢國君,改元建興。他在位42年,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建立了較為平和的蜀漢政權。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劉禪廢除了丞相制,設立尚書令、大司馬、大將軍三職,以作權衡,並提出休養生息的政策,不議北伐曹魏。這位樂於休養的主子,終因「樂不思蜀」,投降了魏國,拱手送出了父親叔伯捨命打下的江山。

房遺愛

房遺愛,名俊,字遺愛,是唐朝名士房玄齡的次子,時任右衛將軍。房玄齡是唐太宗李世民得力的謀士愛臣,李世民更是將高陽公主交給了房遺愛。房玄齡去世後,長子房遺直繼承父親爵位和多數財產,不料,激怒了公主病嚴重的高陽公主,多次在家中吵鬧不公。在高陽公主的強勢之下,房遺愛不敢發怒造次,言聽計從,甚至高陽公主與辯機和尚私通之事也默不作聲。李世民駕崩之後,高陽公主見李治性格軟弱,於是與房遺愛商議起兵造反,另立新王。但事情終究敗露,長孫無忌得知後,趁機清除政敵,清算了叛亂黨羽,房遺愛及其兄弟統統被處死或者流放。房玄齡謀略高超,也無法阻止昏庸無能的後世子孫。

狄景暉

狄景暉,唐朝著名宰相狄仁傑之子,位至太尉。《舊唐書》曾提到,狄景暉此人頗為貪暴,為人所惡。狄仁傑是唐朝歷史上十分清廉正直的大謀臣,一世才華盡顯無遺。狄仁傑任并州刺史時,當地老百姓為擁戴他,立了一座碑,但誰曾想,狄仁傑之子狄景暉為人不正,生活不儉,激起當地百姓相當不滿,竟然把狄仁傑的碑砸了。狄仁傑知曉後,十分氣憤,訓斥狄景暉,並且罷其官職,停發俸祿。縱使有許多人為狄景暉求情,狄景暉也跪求父親原諒,但剛正不阿的狄仁傑向來不偏袒任何人,包括自己的兒子,依法處置。可惜狄公一世英傑,卻有如此不爭氣的孩子。

徐璠、徐琨

說起徐璠、徐琨可能許多人不太熟悉,但是他們的父親可是鼎鼎大名的明朝嘉靖皇帝的內閣首輔大臣徐階。身為兩朝元老,徐階提拔了張居正,斗敗了奸臣嚴嵩,朝野上下無人不尊敬,無人不景仰,人稱徐階為賢相。徐階66歲高齡申請告老,本想回鄉安度晚年,不料,他的兩個兒子徐璠、徐琨竟倚仗父親的威望到處橫行,高調跋扈,非法侵占大量良田,民怨載道,實在給徐階抹黑。不巧又碰上海瑞當官,嚴查嚴辦,要求徐階父子退還所有侵占的土地,可是徐階二子竟只同意退還部分,與百姓官府僵持不下,後來此事被徐階為官時的政敵利用,發動了朝野議論攻擊,最終徐階不僅被沒收了全部田產,兩個兒子還被充軍,年過古稀的徐階竟然落下背井離鄉,無子送終的淒涼晚景。

結語:

都說父愛如山,父愛無疆,許多父親在子女的成長中往往都少言寡語,卻在關鍵的時候總是給予厚重而深遠的幫助。自古至今,父親都是子女心中的堅實依靠。知子莫若父,父親的愛無論是嚴厲或是慈愛,都是子女心中不可替代的情感支撐。多年過後,當父親年老,總想子女還能陪伴左右,聽父親發發牢騷,聊聊閒話,只願父親提及子女的時候,希望心中滿是自豪,滿是欣慰。記住,不管取得再大的成就,都比不上子女常回家看看,及時地向父親說一句:爸爸,我愛你!

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f76b579652a125ab7fe68eb8175dd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