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幸福,可能是想要的太多(經典)

2022-07-22   文豪野魅

原標題:你不幸福,可能是想要的太多(經典)

慾念是驅使人行動的內在因素,人慾望越強,活得就會越累。

知足常樂,不僅僅是四個字,它蘊含的人生哲理很深。學會滿足,才會快樂,世間這麼多可以追求的東西,如果都想要,肯定很難滿足。

你擁有多少,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如果你滿足,那你得到的就很多,不滿足,精神必然是空虛的。

想要的得不到,肯定會很累!但需要的都已擁有,人生就會特別滿足,內心滿足,精神才不會空虛,不空虛,人才會得以幸福!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哪能盡如人意,倘若都要一一計較,幸福感就會大大降低。

學會滿足是處事的豁達,是開朗的氣度,一個容易滿足的人,很容易得到快樂,幸福是屬於他的,反之,很容易產生對生活不滿的情緒。

慾望太滿,必然不會快樂,你不幸福,是想要的太多

前陣子聽到一個故事,是一個讀者談他學習經歷的事,他說他成績很不錯,在班裡總是前三,可就是拿不了第一,那是他唯一的目標。

他總覺得,想要的第一就必須什麼都會,所以一個難點也不放過,可是人的精力有限,難免會顧不過來,況且有些難題就是攻克不了,後來他向考第一的人請教。

往後,他再也沒有把自己逼得太緊,學習輕鬆了很多,成績也進步不少,整個人都變快樂了。

這位讀者,其實就是用自己的實際感受,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有些東西,太過於執著,反而會讓你失去更珍貴的。

快樂人人都想要,但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因為弄錯了真正能讓你快樂的東西,而幸福也很簡單,得到就珍惜,失去就放下,幸福與否,不過一念之間而已!

其實不僅是學習,工作里,生活中,都是如此,對於那些再努力也得不到的東西,不如放棄,丟掉他們,會發現自己很「富有」,使你不快樂的,可能就是過多的慾望。

慾望本就無休無止,如果想要,恨不得全世界都是他的,可人生總要達到不了的地方,我們能控制的,唯有自己的慾念。

人生就像一條流動的河,得到又失去,但總量總是不變的,能夠永恆和唯一的東西不多,只要你認定自己的人生是滿的,那就會像河水一樣很慢。

有追求,有目標是可取的,但要有個度,脫離生活實際的慾望就會變成奢望,很難變成現實。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看到好的,想要的東西,我們很難不心動,但人貴在對事物能做出判斷,什麼該爭取,什麼不該爭取,都有定論。

有些努力過後還是得不到的,就應該放下,總是糾結於得不到或者已經失去的東西,不過徒增煩惱罷了。

幸福評判的標準,從來都不是你得到了什麼,有些人擁有了很多別人沒有的,財富,金錢,地位,無一不缺,但就是不快樂。

這說明不是什麼都要得到,只要你自己覺得夠了,那人生也就滿足了,快樂幸福自然屬於你。

佛家有雲「執於一念,則受困一念;放下一念,自在於心間!」有時候幸福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看你放下了什麼。

慾望太強,得到的再多都不會感到快樂,能放下,能看開是種難得的心境。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擁有的太少,而是想要的太多,什麼都想要,又很難什麼都得到,自然會不快樂。

很多東西其實都是虛擬的,它存在於精神世界裡,不可像金錢一樣用多少來衡量它的價值,當你自己感到滿足時,生活就已經很富有了。

你是自己人生的主宰,無須用別人的標準來評判自己的人生。

可能在外人眼裡,你已經很出色了,只是自己還不滿足,所以你不幸福,很可能是想要的太多,知足方能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