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喚醒沉睡客戶?讓銀行人不再「失眠」

2022-06-29     華道視界

原標題:如何喚醒沉睡客戶?讓銀行人不再「失眠」

圖片來源:網絡

客戶何其多,為何業績總蹉跎?

如今各大銀行一直強調拉新,認為它是提高業績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殊不知,最寶貴的財富其實是躺在自家信息系統里等待被發掘的沉睡客戶。

不信?我們先看一組統計數據:

將客戶保留率提高5%,利潤增長25%—95%(貝恩公司)

吸引新客戶的成本是保持現有客戶成本的五倍(Lee Resources)

從全球來看,失去的顧客的平均價值是243美元(KISSmetrics)

向現有客戶銷售的機率為60-70%,銷售給新潛在客戶的可能性僅為5-20%(Marketing Metrics)

不難看出挖掘沉睡客戶的潛在價值才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礎所在。但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深入了解沉睡客戶也是重中之重。

01

精準定義沉睡客戶門檻

遵循客戶生命周期,客戶都將從引入期到衰退期,最後進入沉睡。但何為沉睡?實則各個行業定義的沉睡門檻並不相同。

舉個例子,參考下圖網購行業調查,維護人員從平台級(淘寶)、行業級(服裝)、店鋪級(蘭蔻)等級別區分了用戶的購買行為差異,用客戶三個月內在平台是否消費、一年內在店鋪是否消費等情況來定義某用戶是否沉睡。

該方法根據不同行業具體數據劃分,因沒有固定標準,故更易了解實際情況,從而清晰定位當下沉睡客戶並制定和實施喚醒策略。

以此類推,銀行或可按照總行級、分行級、支行級來定義沉睡客戶門檻,又或是按照業務劃分,比如產品級、渠道級、資產級等等,為客戶打上準確標籤。

02

雙層分析沉睡客戶成因

客戶的選擇,更多是由利益滿足所驅動,客戶沉睡也大抵是這個原因。

一、數據層面:客戶識別分析局限,供需錯位

如今線上消費金融市場發展勢頭正猛,銀行的目標客戶群體也逐漸下沉至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範圍更廣,隨之而來是客戶需求更加多樣化,客戶數據分析更加複雜。

但銀行在客戶數據方面是一個孤島,一方面拿不到客戶在其它銀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沒有打通自有的數據,如只能看到本行的資金帳目,或系統內獨立的數據,這都極易造成銀行對客戶的主觀臆斷,出現認為貸款客戶一定資金匱乏,理財客戶一定家財萬貫等錯誤認知。銀行無法多角度分析客戶行為和需求,導致銀行各項業務和客戶體驗之間產生錯位。

二、營銷層面:營銷低效,客戶流失

現在銀行在做線下轉為線上的營銷,但在金融業務線上轉移的環境下,很多銀行無法利用線下資料有效整合客戶信息,獲取客戶愛好、消費習慣等重要畫像,客戶疊代不能及時跟進,很容易對市場需求的把握不夠準確,同時營銷方式同質化嚴重,總打不到點上,使客戶產生牴觸情緒,造成客戶流失或者沉睡。

因此面對各種痛點,我們可以這樣解決!

03

沉睡客戶換性原則

1.打通部門壁壘,合理引入外部數據

銀行數字化轉型要以數據為基礎賦能業務發展,因此需打破業務部門之間的壁壘,實現數據共享,比如統一接入本行數據採集平台。另一方面可合理引入外部數據,在銀行本身擁有客戶結算、帳戶、信貸等數據時,行外數據更加豐富,如工商信息、稅務、司法數據等。

銀行可結合內外部數據,全面提取、整體分析,形成客戶全景視圖,用於客戶畫像、分群分類和風險識別等方面,精準了解客戶需求,幫助銀行進行多樣化業務場景搭建。當然,記住引入外部數據時要規範數據接入和傳輸,獲取有效授權等。

2.系統化推進代替個性化管理

或許你會疑惑,為何不選擇當下主流的差異化和個性化方向?

其實我們是要拒絕太過極端的個性化管理,例如在一張表上列出張三和李四的不同需求並採取措施,從人的精力和喚醒效率來說,並不可取。我們應該在系統支撐下對不同人群有不同的監測和激活策略,不是一味放棄個性化,而是對客群進行系統化的打法,提升喚醒效率。比如給愛玩遊戲的客戶群體推送趣味活動,給老年客戶群體推送簡單易操作的羊毛活動等,對症下藥。

3.不斷分析沉睡原因,以改良信息引發客戶激活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從銀行調研數據顯示,產品失望、同業搶奪、服務落後等是造成客戶沉睡的直接原因,因此銀行可以調整產品豐富度、產品利息水平、服務質量等等。但客戶沉睡原因五花八門且隨時變化,銀行更需要在日常工作中不停探索,獲取客戶興趣點,對業務及時改良和實時跟蹤,加強銀行客戶營銷機制,與客戶形成深度連結,實現「營銷、服務一體化」,盤活和深耕存量客戶,達到再次激發的目的。

4.重用數據分析,精準客戶畫像

銀行業和數字打交道,更加重視用數據說話。所以銀行要著重用數據分析驅動沉睡客戶喚醒全流程,提取並分析沉睡客戶的結果數據、過程數據、行為數據等,通過數據來還原客戶畫像。同時對沉睡客群進行科學角度的劃分,比如將沉睡客群細分為高價值沉睡、低價值沉睡、高質量未成交潛在客戶、低質量未成交潛在客戶等。精準打上標籤,更易制定適配的建聯方式,挖掘合適的興趣營銷場景喚醒客戶。

5.數字化激活策略,拒絕低效率喚醒

喚醒沉睡客戶通常會有線下建聯效率差、轉化率低、掃街式打電話毫無規律等難點,而如今銀行在大數據的支撐下,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式高效喚醒客戶。

(1)郵件營銷

電子郵件營銷具有鮮明的數據特徵,用戶行為能被跟蹤,且擁有與客戶的交互體驗,用戶數據更加清晰。

在進行郵件營銷時要注意實時刷洗客戶信息,保證郵件觸達的有效精準,同時提升郵件內容和頁面設計的趣味性、互動性,比如社交分享、郵件內採購等,利用多樣化形式吸引客戶。最後要對郵件進行數據處理,將到達率、點開率、閱讀率等每一層數據進行漏斗分析,找到營銷關鍵環點,有效篩選可挽回沉睡客戶。

(2)進行客戶關懷,打感情牌

客戶關懷是銀行營銷比較重要的一種方式,可以從生日祝福、節日問候、商業推送三方面出發。比如利用自動化的營銷系統,將沉睡客戶生日進行時間設置,將主題和內容設置成模板,再利用郵件、簡訊、微信等進行多渠道觸達。在節日發送賀卡時,可以貼上團隊照片增加人情味,打感情牌。同時當有產品上線、熱門優惠活動時也可系統化推送,定期向用戶更新動態,做到我不打擾你,但是我惦記關心你,達到欲擒故縱的效果。

(3)禮品刺激

此刺激非彼刺激。對於銀行線上激活而言,是指一套客戶權益玩法,採用線上積分引導沉睡客戶激活。銀行可通過客戶沉睡之前在銀行保留的積分,去分析客戶獲得這些積分產生了哪些行為,再進行復刻,然後用客戶比較熟悉的接觸策略去觸達,增加營銷觸點,達到再次激活的目的。

同時針對沉睡客戶還可策劃積分權益額外的激勵方案,例如老用戶進入商城可得雙倍積分獎勵,登錄積分權益平台可進行實物、虛擬權益兌換等等。一旦客戶做出行動,銀行便可對其進行數據跟蹤,為後續業務發展提供支持,成功喚醒客戶。

最後想說,喚醒沉睡客戶不是一蹴而就,情況千變萬化,客戶生命周期一直循環存在,銀行需要耐著性子探索實踐,真正做到清晰認知客戶,感受客戶真實需求。

文章來源:金融營銷新視界

作者:賢兒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資產質量穩中向好 上半年銀行業發展亮點多

多家銀行新推信用卡卡種及營銷活動,信用卡資產證券化加持

大家都在看

史上最大畢業潮!上海金融機構擴招「搶」人才,2023年校招提前

交行信用卡全面升級「最紅星期五」,歷時12年打造營銷場景標杆

信用卡聯動零售業務策略盤點

消費貸利率跌破4%!多家銀行推銷貸款忙

萬億中信宣布:進軍不良資產處置市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f0adc9a0be7c6cd0c7215d29a7be6e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