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為何命途多舛?他的遭遇給了我們三點啟示

2023-11-15     彤陌紅塵

原標題:黎巴嫩為何命途多舛?他的遭遇給了我們三點啟示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了爆炸,30多萬人流離失所。

這還不算最壞,黎巴嫩的經濟部長稱黎巴嫩的主要糧倉被毀,糧食可能不夠支撐一個月了。

這次的爆炸是由2700噸硝酸銨引起的,這些硝酸銨是在2013年被黎巴嫩海關扣留的,而這些易燃物一放就是近7年之久。

海關的工作人員多次致信法院,要求他們將這些硝酸銨出口或者交給相關的公司,但是遲遲沒有收到回復。

最終悲劇還是發生了,這本可以避免的。

爆炸之前,黎巴嫩民眾的生活已經很艱難了,過去三個月里,失業率飆升,食品的價格每個月上漲50%。

這次的爆炸無疑讓他們更加雪上加霜。

黎巴嫩歷史悠久,古時為腓尼基人的居住地,公元前1490年曾被埃及吞併,到了12世紀初才獨立。在此後的三個世紀裡,腓尼基人擺脫了被統治的命運,獲得了自由,開創了一個經濟繁榮時期。

其間,腓尼基人發明拼音字母,而且掌握了紡織、象牙雕刻、金屬工具和玻璃的製造工藝。腓尼基人有航海天分,建立了通往歐洲和西亞的航道,還控制了整個地中海海域,並在突尼西亞北面建立了迦太基殖民地。

但到了後來,腓尼基人又難逃被統治的命運。一戰前的敘利亞(包括黎巴嫩)被鄂圖曼帝國占領,一戰時又被法國占領,法國將黎巴嫩從敘利亞分離。

因為黎巴嫩的宗教較多,所以在被法國統治的二十多年裡,法國人基本上是利用各派的矛盾,實行分而治之,所以黎巴嫩國內衝突很多。

因地理位置原因,再加上國土面積小,周圍的國家一直想對黎巴嫩有所行動。並且因為靠近以色列,總有大量的巴勒斯坦難民湧入黎巴嫩,這也加重了這個國家的負擔。

從1943年黎巴嫩獨立後,這個國家就少有清閒的時候,在1975年甚至爆發了內戰,這一爆發就是15年,這在二戰後各國內戰史上實屬少見。

混亂導致了這個國家經濟的衰退,長時間的混亂也讓當地人疲於應付這硝酸銨,爆炸就這樣發生了。

但在怎麼困難,也不該讓炸藥在首都的港口存放近7年之久,這也讓我們從中得到了三條啟示:

一、不論是國家還是個人都要努力強大

黎巴嫩人口也就600多萬,國土面積10452平方米,還夾在埃及、以色列、土耳其和沙烏地阿拉伯這些地區大國之間,這讓黎巴嫩非常無助。

每當巴以有衝突時,黎巴嫩國內就會有衝突,這些衝突不但是難民問題造成的,還有國內教派對巴以兩國截然不同的態度造成的。

因為靠近敘利亞,這些年湧入黎巴嫩的敘利亞難民也給當地居民造成了負擔。

黎巴嫩本就處於憂患之中,還來了一場大爆炸,這讓黎巴嫩根本無法應對。

如果黎巴嫩能有一個好的地理位置,也許不會像現在這樣貧弱。

二、要有憂患意識

危機隨時都有可能發生,看似不經意的舉動或者不起眼的東西都會造成危險。

2700噸硝酸銨停放在首都重要港口這麼多年,許多人都沒有危機意識,還存放了這麼多年,實在不應該,最終害人害己。

三、警惕外部勢力

這次爆炸的具體原因還不得而知,但這個國家一直以來飽受了嚴重的外部勢力困擾,才讓他們疏於管理。

雖然說弱國無外交,但是欺凌弱小真的是一種受人唾棄的行為。

慶幸我們生在和平、友善又強大的中國,但我們也要在這次事件中得到啟發,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

最後,希望這個美麗的中東國家早日振作起來,而且這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很值得大家前去駐足旅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ebec07d3236f843e48d30693e7e5c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