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你「沁芳」了嗎?| 中學生到底該如何讀《紅樓夢》?

2022-06-10     外灘教育

原標題:前天你「沁芳」了嗎?| 中學生到底該如何讀《紅樓夢》?

看點 全國甲卷的作文題以紅樓夢為素材,引起廣泛熱議。對此,不乏有質疑聲:這道題的出法對那些真正捧起書來閱讀名著的孩子有一定的誤導乃至挫傷:難道《紅樓夢》就該這樣讀?北師大人文學院教授、教育部新課標修訂組專家李煜輝表示,中學生讀《紅樓夢》就該從鑑賞的角度去讀,關心「所言」和「所以言」。而且,不要被虛榮心蠱惑,應該把感性思維、理性思維放在一塊,以平常心閱讀就行。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博雅小學堂 (ID: boyakids)

文丨李煜暉 編丨May

高考作文題一出,全國甲卷的作文題引發熱議。大家紛紛感嘆:曹雪芹來了都得復讀!

按照出題人的思路:

從現有詩文中直接截取兩字「翼然」,是為直接移用——這是很多翻書取名字的人的常用手法;

從現有詩文中取一字「瀉」,另外自己再作一個字「玉」,合起來是為化用——這也是很多翻書取名字的人的常用手法;

而「沁芳」,是取「花落水流紅」之意,文字完全是自己的獨創,沒有引經據典。

出題人考察的點是這三種方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

在我們看來,這道作文題考察的點有點偏,有讓考生無從下筆之感,不太適合用作考察學生綜合的閱讀,思辨和寫作能力的高考作文題。

而且, 這道題的出法對那些真正捧起書來閱讀名著的孩子有一定的誤導乃至挫傷:難道《紅樓夢》就該這樣讀?

我們讓孩子們讀《紅樓夢》,到底是希望他們怎麼讀?又從中收穫什麼?

曾經給北京重點高中文科實驗班的孩子講了十幾年四大名著的 北師大教授李煜暉說, 中學生讀《紅樓夢》就該從鑑賞的角度去讀,從它的語言文字入手,歸納概括它的故事情節,欣賞它的人物形象,研究它的思想情感,品味它的表現手法,然後把你的所得用自洽的邏輯說出來

孩子怎麼讀《紅樓夢》

1、沒有人生閱歷,怎麼讀懂?

有的孩子和家長會覺得,《紅樓夢》是四大名著里最複雜、最難懂的一本,內容主旨非常高深,我這個水平我能讀嗎?

其實,《紅樓夢》再複雜,也是一部供人閱讀的小說。不管孩子的年齡是幾歲,識字就能讀,理解多少就是多少。

不用對它有畏難的情緒,你越膽怯,你越讀不明白。像閱讀其它小說作品一樣,以平常心去閱讀就行。

想體會《紅樓夢》的奧妙,就打開書,理解多少是多少。

後世對《紅樓夢》的研究浩如煙海

2、用上感性和理性思維讀這本書

怎樣通過讀《紅樓夢》提高語文學習水平? 正確的打開方式,就是千萬不要被你的虛榮心所蠱惑

我跟大家一樣,小時候很虛榮的,和同學討論時,會說「我知道索隱派,你不知道嗎?」。以為自己知道得多,就虛榮驕傲起來。

但是,真的想讀懂這本名著,不是這樣的自娛自樂, 而是要把感性思維、理性思維都放在一塊,踏踏實實、認認真真地先把《紅樓夢》當小說讀

文本讀得深,知識積累多,也許你也可以寫一本書討論「紅樓夢與中國士大夫傳統」、「紅樓夢與中國古代愛情觀」,但是你現在不要著急。

那麼現在正確的打開方式是什麼呢?就是用 鑑賞派的方法。

鑑賞派,它是研究《紅樓夢》最大、影響力最高的一個流派。

這個流派就是把《紅樓夢》當成文學作品來看待。雖然說「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讀書可以有多種觀點,但還是有一些基本的名作鑑賞方法。

想要自己的理解能完整和令人信服,自圓其說,你要深入到文本中去,觀察兩個重要的問題。

第一,「所言」,即《紅樓夢》到底講了什麼故事。

這就是鑑賞派關心的問題,《紅樓夢》講了哪幾個故事,講了哪些人,人和人的關係是什麼,這個事和事的關係是什麼?作者通過這些人和事、盤根錯節、林林總總的關係,作者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情感?

你答不出答案沒有關係,但是你必須按照這個路子去讀,你才能夠真正地走入到鑑賞的狀態。

第二,「所以言」,《紅樓夢》它是用什麼寫作手法來講故事的。

不同的文體,表情達意的功能是不一樣的。同樣的思想感情,你可以通過寫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方式來表達。

《紅樓夢》作為古典的小說,它在刻畫人物、結構全書、表達感情、渲染環境方面,它跟其他的小說有什麼不同?

它和《水滸傳》《三國演義》有什麼不一樣?它和《老人與海》、《變形記》、《百年孤獨》這些作品相比,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紅樓夢》這些表現手法,它怎麼體現所有小說寫作中遵循的原則和法則?

哪些地方又是對傳統小說的創造性的超越,體現了它獨特的藝術魅力?

這些問題就是鑑賞派要關心的問題,「所言」和「所以言」。

從語言文字到故事人物

如何用自洽的邏輯來表達鑑賞?

我們說《紅樓夢》是一部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魯迅先生說,說自從《紅樓夢》出現以後,一切傳統的手法都打破了。

這才是我們中文學習要關注的問題:它為什麼偉大?它怎麼打破了傳統的手法?

有的人說,《紅樓夢》刻畫人物,寫事情的發展,就跟手術刀一樣精準。就說賈寶玉的言語和行為,就好像《狂人日記》里那個狂人一樣令人著迷。

又比如書中風月寶鑑的正反兩面,正面看她是美女,反面看它是骷髏,就好像跟卡夫卡寫《變形記》一樣,充滿了荒誕的色彩……

《紅樓夢》這本名著,就是充滿了無窮無盡的魅力,永遠不過時。

如果你站在鑑賞派的角度來看,它的「所言」和「所以言」,這兩者就交融於字裡行間。像舟行水上,雨落花叢,到處都是和諧的音符。

所以我建議大家讀《紅樓夢》,就是從它的語言文字入手,歸納概括它的故事情節,欣賞它的人物形象,研究它的思想情感,品味它的表現手法,然後把你的所得用自洽的邏輯說出來,這就是鑑賞。

有的同學問,有沒有鑑賞派的大家?

中國歷來的真正的大師,全是鑑賞派,包括王國維、魯迅、茅盾、俞平伯……還有大家沒那麼熟悉的學者,比如李長之寫過《紅樓夢批判》,還有何其芳、吳世昌、牟宗三、啟功。還有大家最熟悉脂硯齋、畸笏叟,都是鑑賞派的。

所以我建議10歲以上的孩子先讀他們的評述作品。這些鑑賞派的作品,不僅給我們提供了它所挖掘出來的藝術欣賞的寶藏,而且告訴了我們怎麼去掘寶藏的方法。真正有意義的語文學習,它對你終身的成長都是特別有好處的。

6大主題,十多個重要人物,

8大寫作手法,讀懂精髓

《紅樓夢》是一本講不完的書。

我在北京師範大學讀本碩博期間,都有老師講《紅樓夢》,包括學術界很有名的像郭英德先生,郭預衡先生,王富仁先生。

我發現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用了一個題目,叫「 說不盡的《紅樓夢》」。

我在讀博士的時候,有一天郭英德老師講了8小時課,就講了一個問題: 《紅樓夢》的作者是誰。講完了以後,得出的答案跟我現在知道的答案一模一樣,但是他把《紅樓夢》作者是誰這個問題,怎麼推演和考察,教會了我們這些博士生讀《紅樓夢》的基本方法。

所以我要告訴大家,我給你講《紅樓夢》是講不完的,是說不盡的。

那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麼取捨?

我認為,《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把他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寫在《紅樓夢》里,而且他受中國傳統文化的薰染極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非常複雜,非常深邃。

比如說《紅樓夢》里,有儒家的濟世之心,有法家的治世之方(王熙鳳為代表),它還有釋(佛教)、道(道教)兩家的出塵之念。

而且《紅樓夢》的表達「致廣大而盡精微」,又能像史學家一樣嚴密、準確地寫出人情冷暖、世事興衰,還能給它的文字賦予詩人一樣的超拔體驗。

所以,《紅樓夢》裡邊既有人性構成的正與邪,還有人生歷程的好與壞,還有社會變遷的興與衰,男情女愛的痴與空,這些相反相成的要素,錯綜複雜地構成在一起,就變成了一個辯證、立體的天人哲學。

這種天人哲學包裹在夢的意象里,穿梭於大荒山、太虛境、大觀園之中,超出了具體所指的人、情、事、物,模糊了敘事者和主人公的邊界, 不停地打破時空的局限,觸動著我們每一個讀者的心靈,讓我們對生命存在和社會興亡發出了一個終極的追問。

但這種追問往往又是無效的,為什麼呢?「假作真時真亦假,無還有處有還無。」 作者又是用一副戲謔的、調侃的、解構的狀態在跟你講,讓人去揣摩其中的事體情理。

所以你碰上這麼一本「硬骨頭」的書,說我想得出一個什麼特別明確的答案來講,很難的。所以我就希望同學們,先把《紅樓夢》特別高深的哲學層面的東西,先舍一舍。

我給大家講關於《紅樓夢》的主題,我就講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我認為我能講清楚的,孩子也能聽懂的,剩下的事,就大家年齡大了以後再就慢慢理解探尋。

1、《紅樓夢·主題篇》,分析六大主題

在《紅樓夢》的主題篇裡邊,我就給大家講六個問題。

第一個, 賈府的經濟危機

第二個, 賈府的政治鬥爭,就是賈府裡邊人和人之間斗得跟烏眼雞一樣,怎麼斗的;

第三個, 賈府的倫理道德怎麼壞掉的;

然後四、五、六講,我給大家講賈府關於 女兒悲劇、愛情悲劇,也就是這些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閨閣女子的悲劇。

我有文本證據,我可以說得清,我給你講寶、黛之間怎麼成為一對歡喜冤家,曹雪芹先富後貧的經歷而產生的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感慨。

2、《紅樓夢·人物篇》,詳細分析經典人物

《紅樓夢》里的人物,也是講不完的。

比如說人物,我就給你講了史太君、賈寶玉、黛玉、寶釵、王熙鳳、史湘雲、「原應嘆息」這四姐妹、香菱、晴雯、襲人、劉姥姥,我就只能給你講這十幾個人。

《紅樓夢》塑造得非常成功的人物形象,一百多個,但是你這十幾個人搞清楚了,那一百多個就沒問題。

3、《紅樓夢·鑑賞篇》,詳細分析精彩的寫作手法

《紅樓夢》的寫法:怎麼寫人物,怎麼樣留白,怎麼樣結構全書,它跟其他的書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有的同學說,這個東西跟我有什麼關係嗎?我就是喜歡那個故事情節,我看了以後我就忘。

還是那句話,我希望帶你走高一點,現在跟你沒關係,將來高考你就知道跟你有關係了。

《紅樓夢》用了很多創新寫法,如果你看不懂,你就會誤解、歪解、曲解。同時,《紅樓夢》的手法又是很高超的,古往今來沒有一本書在寫小說的層面上超過《紅樓夢》,我甚至可以說它是空前絕後的。

如果能夠把我在這個人物篇和鑑賞篇裡邊講到的,怎麼去欣賞每一個人物形象,怎麼去欣賞語言、結構、暗示、留白,就能打下很好的閱讀理解《紅樓夢》的基礎,還能用於閱讀其它經典。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dd3a2786718e33a247fd9b9dc65d4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