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城中國:底盤穩健 靚麗起跑

2022-03-30     狐狸看樓

原標題:綠城中國:底盤穩健 靚麗起跑

過去三年,面對行業的深度調整,綠城中國戰略戰術清晰,各項工作貫徹執行有力,努力提升品質效益,終於在2021年交出了一份靚麗的答卷。

2021年,綠城中國業績創新高,全年合同銷售額3509億元,較去年增長21%;營收也實現了1002.4億元,較去年大幅提升52.4%。更重要的是,公司業績的增長並沒有以提高槓桿率為代價。截至2021年末,綠城中國凈負債率為52%,較同期下降12個百分點。

業績報告發布後,綠城中國股價持續拉升,最高漲幅達到18.49%,而這也是綠城股價連續第7個交易日收盤價上漲;投資者對綠城未來發展的信心可見一斑。

深入研究發現,綠城的產品力、財務力和戰略力是支撐綠城穩健經營底盤的核心力量。

【一】產品力:8個單盤超50億元銷售額

在樓市資本論看來,綠城能跑贏大市,與產品本身市場認可度高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自創立之初,綠城就以「創造城市的美麗」為使命,九溪玫瑰園、桂花城等早期作品完成了對國人的建築美學啟蒙。20餘年間,綠城多個作品深入人心,得到客戶和行業的認可。

2020年綠城發布的《創造城市的美麗一綠城產品譜系(1995-2020)》一書,更是以8大產品系列、22個產品品類和22種建築風格,充分展現了綠城穿越調控周期的核心競爭力。

在強大的產品力加持下,綠城項目的去化率也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

年報顯示,2021年綠城自投項目整體去化率69%,一二線城市及新增供貨去化率均超過70%。比如,杭州桂冠東方項目,單盤銷售額就超180億元,快速清盤;上海青藍國際、寧波春語云樹等銷售額超50億元的單盤,也有8個之多。

樓市資本論認為,強大的產品力,不僅來自綠城內部對於產品品質的高度重視,更離不開產品理念落地到執行層面這個過程中的極致追求。

1.研發端:高標準成體系創新

成立研發設計中心,高標準、成體系地發揮綠城設計的創新及管理優勢,始終保持產品的行業第一品級身位。2021年,綠城落地23個創新項目,以「生活有溫度」為主題形成36項創新成果,涉及到綠色樣板間、低耗能住宅和未來社區等多個領域。

2021年,綠城首創了 「品相管控」課程,一線管理層學品相、學美學,創始人宋衛平先生親自擔任授課老師。

2.工程端:嚴守產品紅線

產品品質是綠城的「一號工程」。去年一年,綠城舉辦了17場供地觀摩會,對67個重點項目進行了多輪巡查。

同時,綠城還搭建了工程智慧數字化平台,實現質量隱患實時反饋、整改進度實時掌控,通過數據集合、互聯協同,建立智能生產、科學管理的信息化生態圈。

也正是因為產品力突出,綠城已連續10年獲得了「中國房地產顧客滿意度領先品牌」,2021年,在14個城市位居滿意度第一,9個城市忠誠度第一。

樓市資本論認為,如果說過去十年房地產行業是增量紅利,對房企的考驗是不斷加註的膽量和魄力,未來長遠周期內則是存量的較量,對房企的考驗是倚仗產品力帶來的溢價能力。

因此,對於像綠城這樣的優秀房企而言,增長還遠未到頂,產品力正成為其撬開天花板的口子。

【二】財務力:凈負債率大降11.8個百分點

在綠城中國銷售實現增長的同時,其營收和盈利也穩步提升。

年報顯示,2021年,綠城中國營收實現1002.4億元,同比大漲52.4%,增幅領跑同行。規模大幅增長,效益也大幅拉升;2021年,綠城股東應占利潤為44.69億元,扣除永續債所占盈利後為32.55億元,同比增長31.6%,成為少數實現利潤大幅增長的企業。

樓市資本論注意到,較之綠城營利增長幅度,其財務結構體現出的「高續航能力」,更值得關注。

從凈負債率的進一步降低就可以看出,截至2021年末,綠城中國的凈負債率為52%,較2020年末大幅下降11.8個百分點,可見,公司業績的增長並沒有以提高槓桿率為代價。

畢竟在這個步入調控深水區的行業,沒有一個指標比充裕的現金流更讓投資者安心,融資能力和融資成本則是房企的重要考量。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綠城中國有銀行存款及現金(包括抵押銀行存款)714.96億元,為一年內到期借款餘額的2倍有餘,資金流動性充足。

資金是否充裕,還要看相關融資渠道是否順暢。境內融資方面,期內綠城通過發行公司債、供應鏈ABS、項目收益票據、中期票據等方式共募集資金257.18億元,公開市場募集資金的平均成本為3.55%。並且,得益於良好的信用,2021年綠城融資成本從4.9%降至4.6%。

持續優化的財務管控、多元化的融資渠道,也讓綠城均好的基本面得到投資機構大力認可。綠城在2021年繼續保持著最高的AAA級企業主體評級,標普、穆迪評級均為「穩定」。

對此,亞布力智庫專家武亮表示,自「三道紅線」等融資新規出台以來,房地產行業的核心競爭力從銷售規模,轉化為保持住現金流,簡而言之是要向管理要紅利。而從2021年綠城中國年報來看,其優秀之處正在於回款速度加快,融資成本降低,從而在手現金持續攀升。這背後,除了其優秀的產品溢價能力外,還有流程把控能力。

【三】戰略力:「戰略2025」穩步推進

房企競爭正由野蠻生長轉化為專業能力比拼。樓市資本論認為,往往那些具備前瞻性戰略眼光、跟上行業發展的企業才能獲得市場紅利。

具備持久運營能力的綠城中國,提出「戰略2025」,在展現其清晰把握行業趨勢的同時,也在塑造領跑新賽道的制勝優勢。

有人簡單得將「戰略2025」,視作綠城五年內銷售突破6400億元的五年計劃,卻忽視了支撐其完成戰略目標的,更重要的「1299戰略體系」。

樓市資本論了解到,所謂「1299戰略體系」, 其中,「1」是指一個核心目標,要成為TOP10企業中品質標杆企業。「2」是最懂客戶和最懂產品,這是兩個戰略支點;「9」是九大重點業務,包括重、輕資產兩大主航道業務,以及7個上下游業務板塊;「9」是指九大發展能力,涉及持續變革、財務穩健、做強金融等方面。

這是由綠城管理層對地產行業趨勢、金融發展趨勢、公司自身實力綜合判斷與感知後,形成的構建在「三角爆發點」上的目標。

而從年報來看,綠城的「戰略2025」顯然在有條不紊的推進之中,光從房企業績比拼的基本盤——土儲,就可見一斑。

年報顯示,截至2021年期末,綠城共有土地儲備項目256個,總建築面積約5881萬平方米,土儲總貨值達9488億元。按照2021年的銷售面積計算,綠城目前的土儲還可供銷售近4年,在重點房企中處於較高水平。

2021年綠城新增的3137億元貨值中, 78%位於一二線城市,90%位於五大城市群,其中長三角為52%。土儲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寧波、西安等安全性高、風險可控、利潤兌現度高的重要城市。

可以說,豐盛的土儲質量,直接決定了未來4年綠城業績目標有所保障。

根基是最誠實的未來預言者。

樓市資本論認為,綠城作為擁有「產品力、財務力、戰略力」三大核心能力的房企,面對未來長期的低谷周期,依然能穩步前行,成為行業的確定性力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ca4c2406bf7350cca3900e734250d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