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崩盤仍然賣不動?牧馬人降到39萬了!

2023-09-29     汽車扒一扒

天津港的牧馬人價格連降數月,在我看來,這可能是我們離這種純粹硬派越野車距離最近的一次。

在我看來,牧馬人降到40萬以內,其實是價值回歸的一種表現,但從海外市場的定價來看,牧馬人的價格還遠遠沒有達到市場預期。

牧馬人在海外的價格基本上是在4萬-5萬美金為主,算上一部分進口稅、排量稅、裝卸費用以及運輸費用、銷售利潤,其定價都遠遠不可能達到40萬這個高度。

在Jeep宣布停掉廣菲克工廠,選擇保留以進口方式運營中國市場的時候,所有人都應該記起了那句「不是所有的Jeep都叫牧馬人」,作為擁有強大傳承歷史的產品,牧馬人除了做工表現不太好之外,整體的性能、可靠性、越野能力、攀爬能力都是行業一絕。

過去的牧馬人是存在很強的溢價能力,落地一台三把鎖的羅賓漢怎麼也得60多萬,當然即便是撒哈拉也得50多萬。

但現在的市場完全不同,天津港的價格直接將撒哈拉四門版價格拉到40萬以內,也就是說45萬可以落地一台適合家用,而且越野能力已經很強的牧馬人。

牧馬人溢價能力的喪失,一方面源於消費者開了心智,不認為牧馬人擁有如此之高的溢價,另一方面中國越野車的低價策略直接衝擊了外資市場。

比如說坦克300、坦克500、長城炮、哈弗H9這些車型的長期衝擊,再加上BJ40、BJ60以及即將到來的電動化越野時代,純粹的越野車市場流失嚴重。

雖然說能拿出50萬買車的用戶不在乎油耗,但是讓他們體驗到低油耗、加速更快、體驗感更好、科技、舒適都超一線的產品時,其對牧馬人的意願也有明顯降低。

消費思維在轉化,也在升級,在轉變。

而且即將登場的普拉多也會遇到這個問題,在開了心智的消費者面前,豐田的TOYOTA魅力依然存在,但是加價以及炒作的情況將會減弱,當有更多、更好替代品出現的時候,人們的瘋狂閾值就會降低。

換個角度來看今年的科技市場,在華為、榮耀、小米紛紛推出旗艦手機,將產品力拉到最高的時候,今年的iPhone15基本上上市就破發(降價)。

從消費端來看,有了替代品之後,人們的選擇就多了起來,這樣一來加價情況就會明顯減弱,市場便不會存在當年的加價行為。

這種情況不是沒有,當年的圓屁股奧迪A6加價,今天各種強化的奧迪A6L進店降價10萬,當年的途觀落地30萬,今天的途觀已經降到17萬。

根本上來說,人們的選擇多了,中國品牌在崛起過程中衝擊了整個外資市場,有了競爭就有了危機,價格戰到了最後,一定是消費者本身受益。

所以牧馬人賣不動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因為過去的Jeep靠著這台車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也該歇歇了。

2017年,FCA馬爾喬內否認出售Jeep品牌,因為在其看來,Jeep因為牧馬人的存在依然是一個可盈利的品牌,這種利潤奶牛雖然體量不大,但丟掉則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情。

從這件事兒上也能看出來,牧馬人一款車型扛起了一個品牌的發展和標籤,也是歷史造就的神話,但今天這個神話的泡沫,也得壓一壓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baf036f68cb23f911e131a72b9433c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