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貧血,需要吃什麼食物補鐵?

2023-04-14     科學家庭育兒

原標題:缺鐵貧血,需要吃什麼食物補鐵?

上周有個家長火急火燎帶著孩子來複診,上來就說我騙人。

她之前懷疑孩子缺鐵性貧血來就醫,因為檢查顯示正常,我就給了一些食補的建議。

可這好幾個月過去了,孩子體檢,發現血紅蛋白值一點沒升!

我又多問了幾句,才發現這其中有個大烏龍!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大家都知道,孩子體內鐵儲備不夠,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日常生活中就得多吃點紅肉來預防。

結果這位家長呢,誤以為是吃點紅的,什麼紅蘋果、紅櫻桃、草莓,就連紅糖都給孩子安排上了。

這沒吃到點子上,咋會有用……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鑒於補鐵、缺鐵問題不是個例,那麼科大大今天就再來說說:

除了豬肝牛肉,還有哪些食物能補鐵?

孩子不愛吃肉,果蔬補鐵靠譜嗎?

只要吃了這些食物,缺鐵性貧血一定能得到改善?

科大大門診遇見的大部分缺鐵性貧血,都是營養性的

就是說咱們體內,能提供基礎營養的鐵太少了,導致造血功能下降,頭暈、疲倦。

如果你懷疑自己或者娃可能缺鐵性貧血,先看症狀對照: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注意千萬別跟低血糖混淆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也可以用個小方法檢測:按壓指甲,看看是不是會快速返紅。按壓5秒,不能快速恢復後紅色,就要警惕了。

如果符合有一些病症中招,首選去醫院。暫時去不了的,今天晚上就把這些食物安排上!

舉例:每100g的鴨血中,有30.5mg的血紅素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上面這些就是咱們說的「紅肉」,主要存在於動物的肌肉和血液中,富含血紅素鐵,這種鐵的有效吸收率為 15%~35%,所以首選它!(PS.尿酸值高、痛風患者要注意攝入的量哦。)

其次是有效吸收率為 2%~20%非血紅素鐵,主要存在於植物中,都是一些常見的水果蔬菜。

舉例:每100g的口蘑中,有19.4mg的非血紅素鐵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大家在補鐵的同時,也可以搭配補一些維生素C,可以幫助鐵更好地吸收。

但不管吃哪一種,量都得吃夠!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鐵的攝入量:

  • 6~12個月寶寶:每天需要攝入10毫克的鐵;
  • 1~3歲寶寶:每天攝入12毫克的鐵;
  • 成年女性(18~49 歲)每天要攝入 20 毫克的鐵,成年男性的推薦量是女性的 60%;

即可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從而遠離缺鐵性貧血的發生。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為了保證飲食均衡,每天要保證每頓都有葷食物,且至少一頓是紅肉,紅肉的量掌心大小。

每天都要吃蔬菜和水果。

但如果寶媽和寶寶就是不愛吃肉,那可以:

多嘗試

像是小助理吃不了鴨血,但不拒絕嘗試。已經能從一口不吃,到能吃鴨血粉絲湯里和火鍋里的鴨血。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是這樣的,給食物一次機會,實在不行放火鍋里涮涮,還沒見過在火鍋里涮也難吃的食物

換做法

我知道大家在面對食材的時候,可能一籌莫展:這豬肉,我只會炒、包餃子,還能有別的啥花樣?

別著急,咱隨便找一個菜譜網站或者APP,搜索完各種花樣就有了: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實在實在沒辦法,那大家也可以考慮買補劑:

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

但如果!

大家通過按指甲小測試,發現自己或者孩子可能貧血,但還出現了其他的症狀,比如:幽門螺桿菌、腸胃炎、婦科疾病等等,那就別在食物上下功夫了,咱們趕緊就醫。

畢竟名字里都說了,這是疾病引發的缺鐵性貧血,那咱們的首要目標肯定是治病對不對?

疾病導致的缺鐵性貧血,主要是2方面:

1、鐵吸收不了:

鐵的吸收部位在小腸,如果有小腸疾病(幽門螺桿菌感染、過敏性腸病等),就會影響鐵的吸收。

2、鐵流失太多:像是慢性胃腸道出血(痔瘡)、月經過多等情況會導致鐵丟失過多。

這2種情況在家食補,作用不大。先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病+補充。

補鐵雖然重要,但是也不能貪杯。

過度補鐵有害:過量服用鐵劑可能會導致胃粘膜損傷,引發腹痛、嘔吐、腹瀉,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胃腸道出血、肝功能損害等後果。

最後提問一個問題:你覺得紅棗能補鐵嗎?鐵鍋炒菜能補鐵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b712ae968d8c5a172414087b4960a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