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億!毛戈平開年首投美妝公司

2024-01-04     青眼

原標題:5億!毛戈平開年首投美妝公司

「研發提速」

前腳剛花費近6億在杭州拿地擬設立總部,後腳就又投資了一家美妝公司。

近日,據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毛戈平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毛戈平公司」)對外投資新增一家企業,名為杭州尚都匯化妝品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尚都匯」),持股比例為100%。

那麼,對於此次投資,毛戈平公司意在何為?

註冊資本5億元,3年新增10家控股企業

據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尚都匯成立日期為今年1月2日,註冊資本5億元,由毛戈平公司100%持股。從經營範圍來看,尚都匯主要從事技術服務、開發、諮詢;生物基材料製造;化妝品批發;化妝品零售等業務。另外,該公司所屬行業為自然科學研究與實驗發展行業。由此可見,通過成立此新公司,毛戈平公司或將進一步布局研發。

▍截自企查查

另從主要人員配置上來看,尚都匯由毛戈平本人擔任執行董事,毛某萍、毛某萍分別擔任經理及監事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該新公司註冊地址為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萬銀大廈10XX室,與毛戈平公司系同一地方。上海某新銳品牌創始人告訴青眼,「一般來說,將公司註冊地放在一起的,應該是總公司的重點項目。」

針對毛戈平公司新的投資舉措,青眼第一時間聯繫上了該公司相關負責人,對方回應道,「目前公司確實是將更多力量放在研發上。」

事實上,此次對外投資,僅是毛戈平公司投資版圖的一角。據企查查公開信息顯示,毛戈平公司控制企業達26家,涉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多個領域。

其中,有20家為毛戈平公司100%控股的子公司,如杭州星屹股權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星屹」)、杭州科韻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毛戈平形象設計藝術有限公司等。值得一提的是,杭州星屹也是毛戈平公司成立23年以來,投資設立的首家投資類公司。另從投資鏈上來看,毛戈平公司直接持股12家公司,及間接持股14家公司。

青眼注意到,當前杭州臻愛化妝品有限公司、杭州萊芙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杭州萊芙」)、成都毛戈平形象設計藝術有限公司、杭州毛戈平化妝品有限公司、博婭網絡科技(杭州)有限公司5家公司,已處於註銷狀態。

從時間維度來看,自2008年開始,毛戈平公司便開始了對外投資,且首筆投資投給了杭州萊芙,持股比例為100%;2008-2023年,這16年來,毛戈平公司投資達25筆,其中在2021-2023年3年間,其投資額就達到10筆,企業布局明顯加速。

近6億拿地、首投代工企業,研發提速

作為入局國貨美妝賽道較早的公司之一,毛戈平公司創立於2000年,旗下包括高端彩妝品牌MAOGEPING和「大眾、流行」彩妝品牌至愛終生。除化妝品業務外,毛戈平公司另一大商業版圖為化妝品學校。

創立20多年來,依託創始人毛戈平在化妝品領域的影響力,毛戈平公司不僅在行業內樹立了不錯的口碑,也憑藉優秀業績多次向資本市場發起衝刺。據招股書顯示,自2020年至2022年毛戈平公司的營收和利潤雙雙上漲,三年間分別取得了8.8億元、14.3億元以及16.8億元的營收,凈利潤從2020年的1.98億元一路上漲至2022年的3.49億元。

然而,毛戈平公司的IPO之路並不順遂。截至2023年10月,毛戈平公司IPO狀態仍顯示為中止。有公開分析認為,毛戈平公司多次衝擊IPO未果或與其研發投入不足有關。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毛戈平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別為1.21%、0.96%、0.87%,研發人員為44人,占員工總數比例1.43%;而目前已上市美妝公司,研發費用率基本在2%-5%之間。

與此同時,毛戈平公司還在招股書中明確表示,「公司尚未自建化妝品生產線,毛戈平的產品主要依靠外協加工模式進行生產。」而在意識到自身短板後,毛戈平公司自去年以來,在研發和供應鏈建設上動作頻頻。

2023年4月,毛戈平美妝研發工廠在杭州奠基開工,項目建築面積為44838平方米,預計在兩年內完成建設並投入運營。據了解,毛戈平公司將圍繞「數字化+綠色」兩大核心維度,打造以研發生產中心、產品美學設計中心、消費者參觀中心為一體的創新型高端美妝研發工廠,並將在項目運營後全面引入國際前沿的研發技術和專業技術人才。

另在近期,毛戈平公司以近6億元的成交價格,拿下杭州婺江路站地鐵口、比鄰K11的望江商地。根據望江地塊的投資開發協議,該地塊要求競得者自持50%用於設立全國總部(化妝品研發、銷售)項目建設,未來項目年營收不低於20億元,年稅收不低於4億元,評價期5年。

除此之外,毛戈平公司還通過收購代工廠以強化產業鏈建設。去年10月,毛戈平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杭州星屹通過收購股權,正式成為華美康妍(蘇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第三大股東。據悉,華美康妍由前瑩特麗中國區CEO創立,而對該公司研發方向的認可,或是毛戈平決定投資的原因(詳情見青眼號外文章《獨家!毛戈平首投代工企業》)。

通過一系列動作可以看出,毛戈平公司正力圖擺脫「重營銷、輕研發」的標籤,並正在大力推進增強此前薄弱的研發環節。也正如一位行業人士所言,「近一年來,毛戈平公司的動作,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對其質疑聲音的回應,待研發板塊完善後,公司勢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

國產美妝開卷研發

事實上,不止是毛戈平公司,近年來,加大研發投入已成為一眾國貨美妝企業的共識。究其背後原因,是因為化妝品研發創新是國家政策支持的重要方向。譬如,《化妝品監督條例》第一章第九條就明確指出,「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化妝品研究、創新。國家保護單位和個人開展化妝品研究、創新的合法權益。」

而隨著各大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國貨美妝的下半場戰役已然打響。從已上市的品牌來看,不少美妝集團的研發投入及研發占比,均呈增長態勢。譬如,珀萊雅2023年前9個月的研發費用就已經超過了2022年全年的1.28億元;貝泰妮2023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也較2022年同期增加43.88%,達到1.82億元;逸仙電商2023年前三季度的研發投入達2470萬元,研發費用率也從二季度的3.0%提升到3.4%。

與此同時,不少美妝企業和品牌還通過自建實驗室強化研發硬實力。比如,2022年5月,花西子母公司宜格集團旗下的CMF實驗室正式投入使用,從而進一步夯實「東方美妝體系」;同年,逸仙電商與中大達成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全面拓展Open Lab研發共創生態邊界;此外,溪木源、至本、優時顏等新銳國貨品牌,也都已構建起自身的研發實驗室,有力地提升了品牌科研壁壘。

此外,人才作為實現技術和產品創新的根本所在,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貨美妝企業開始加大對人才的重視。典型如,2022年年初,有著「中國化妝品研發第一人」之稱的李慧良加入宜格集團任首席科學家。8月,PMPM品牌將孫培文、李金華和廖峰納入麾下,分別擔任其首席科研官、首席配方科學家和研發合伙人。同年9月,珀萊雅與水羊股份相繼任命魏曉嵐、陳堅為企業首席科學官。而環亞集團更是在2022年一年內入職了兩位博士,一位是曾在巴斯夫擔任亞太區副總裁的毛建文,另一位則是前歐萊雅北美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功效護膚、皮膚再生領域專家潘志。

總體而言,從加大研發投入到自建實驗室,以及全球範圍招攬優秀科研人才,無不說明早已覺醒的國貨美妝意在通過強化科研創新,以構建更深、更廣的企業和品牌護城河,從而開拓更廣闊的未來。可以預見的是,一眾國貨美妝在堅實的研發體系助力下,不僅能夠將更多好的產品帶給市場,也能夠走出國門,登上更具競爭力的全球舞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af2ba07975b7729832099f17db04cd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