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又跟蹤中國衛星,真的是「離譜」,並且在跟蹤之後,對中國「星網建設」又在高調炒作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只能說,中國航天發射「勢頭強烈」,引發美國關注完全正常,因為美國一直都說——中國是他們的競爭者,所以,一舉一動的任務必然受關注。
只是說,中國航天發展還是比較獨特,沒有參與所謂的「美國競爭」,一直都是走自己的路線。
那美國跟蹤中國的衛星,又是要幹什麼呢?下面就一步一步地來看看吧。
美國又跟蹤中國衛星!
沒錯,這是來自外媒的報道,在中國發射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之後,美國又跟蹤了中國衛星,這真的是太奇特了,中國發射任何衛星,似乎都要跟蹤一樣。
的確,根據美國太空軍指出,在中國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之後,我國並沒有披露出有多少顆衛星,但美國給出了數據,那就是在進行發射之後,發現了在大約 930 x 940 公里的軌道上,跟蹤到三個物體,軌道傾角為 50 度,這說明了中國是一次性發射了三顆衛星。
所以,就算是中國沒有公布數量,只是說了成功發射該衛星,但美國也可以詳細識別出來。不過,這也並不是說美國就是「萬能」的,就如中國的「空天飛機」,這種高度機密的事情,連美國都「抖三抖」,因為不知道中國空天飛機是做什麼的,那直接也反應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進行的航天任務,並非美國可以完全掌握的。
所以,可以把美國的跟蹤技術想得很強,但也並不是說美國可以完全跟蹤所有太空飛行器,在幹什麼。
而這一次我國是直接說明了「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那也就沒有什麼可以猜測的了。
只是載荷沒有說明,美國看到了3個,那這一次發射也算是——一箭三星,這也是我國2023年航天的「收尾發射任務」。
當然,在2023年之中,我國並非首次發射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是進行了多次測試,這是為我國下一步的航天計劃做準備的。
因為星網際網路是可以提供寬頻接入業務的衛星通信系統,是地面通信網絡的有力補充。
當然,最為關鍵的不是這個點,那就是我國星網的建設,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美國跟蹤中國衛星,目的是什麼?
其實目的就是看中國衛星的狀態,因為它是我國建設星網的關鍵,只有在成功發射之後,我國才可能進行下一步計劃,而從結果來看,我國的確也成功了。
所以,外媒又在炒作,中國的星網建設問題了,這是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而且我國已經宣布了是低軌寬頻巨型星座項目的一部分,與此同時,中國另一個巨型星座的第一顆衛星也下線了,所以,中國的兩個星座將會進行布局之中。
這裡插播一下,為何中國要建立星網?
其實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地球的太空資源有限,而人類採取的模式是「先到先得」,美國在大規模布控衛星之下,要建立一個約4.2萬顆衛星的系統,如果真的完全布局的話,那說明低層軌道形成壟斷是必然的趨勢。
大家要知道,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地球同步軌道資源利用已接近飽和,中低軌資源爭奪將更趨激烈,地球低軌可容納約5萬顆衛星,美國項目如果按計劃發射4.2萬顆,占比將超過80%。
你說自己如果還不加速的話,那這一部分的資源將徹底失去。所以,這也對有實力的航天國家來說,需要建立快速機制,沒有別的辦法了,只有快速布局,才可能快速實現資源的掌握。
所以,美國跟蹤中國衛星網際網路技術試驗衛星,其實也在看中國到底做得怎麼樣。這不,完全成功了,我國的星網建設已經下線了。
如果沒有多大的意外,在2024年,我國將開啟大規模的衛星發射了,只是就要看衛星研發的速度如果,速度越快,那麼執行任務的速度也就越來了。
此前也給大家說明過,我國的兩個網絡系統,其中一個是建立約1.3萬顆衛星,還有一個是建立約1.5萬顆衛星。
所以,都是比較龐大的,但相對於美國來說,加起來都還是存在差異化,這就是我國星網系統的布局。
所以,其實從側面上來講,美國跟蹤中國衛星,目的是非常明確的,短期是看中國航天任務執行的力度如何,成功與失敗的問題,而長期來看,就是看中國星網建設的狀態已經走到了哪一步,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星網建設,可重複火箭是重點
沒錯,中國的可重複火箭利用是未來建立星網的重要問題,雖然我國也可以實現一箭多星的發射,但相對可重複來說,這個成本的確較高。
如果在2024年,中國可重複火箭都全面實現突破了,那必然我國建設星網就是「下餃子」了。
此前也給大家說明過,我國朱雀三號,天龍三號,雙曲線等火箭,都在全面實施可重複火箭的研究,其中最快可能就是天龍三號的突破。
按照公開計劃顯示,預計在2024年6月,天龍三號將挑戰首飛,一旦成功了,2024年下半年,天龍三號將正式進入商業批量化發射階段,可提供整箭發射、搭載發射服務。
而且,這就是對標美國的SpaceX獵鷹9號,實力也是非常強。那麼有了天龍三號,再有後面的朱雀三號,雙曲線等可重複火箭,那星網建設根本就不難了。
可能很多人說,這牛吹得有點大了,在成功了之後在吹牛吧,的確,這樣批評也沒有什麼問題,但從我國進行可重複火箭的勢頭來講,2024年,2025年我國至少可能誕生3款可重複火箭,這個機率是相當大的。
所以,可以吹一下,但成功也的確是關鍵。只是依照中國的航天狀態來說,一旦進行測試,那說明技術儲備已經達到了,我國不會走美國「不斷爆炸」積累經驗的技術,而是一次要求成功就行。
大家可以看下?美國的火箭都是炸出來的,中國的火箭是嗎?明顯不是。
這就是為了我對本國可重複火箭還有信心的原因,一旦測試,那意味著基本上成功沒多大問題了,還是那句話,成功之後可能來說明更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