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血的教訓: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2023-12-17     張桃子

原標題:刺刀不能磨太利!老兵血的教訓: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相信很多軍迷們在抗日題材的影視作品裡都看過「拼刺刀」這一幕吧,敵我兩軍相互衝鋒,雙眼泛著紅光,兩軍相見短兵相接,伴隨著陣陣嘶吼,白刀子進紅刀子出,抗日戰爭中無數次「白刃戰」,堪稱軍事史上的一種奇觀。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刺刀,刺刀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在燧發槍剛進入戰場時,換彈慢的缺點被逐漸放大,在槍頭裝一把尖刀,在敵人來襲時可以像長毛一樣刺殺,這樣便解決了戰士們的需求,刺刀應運而生。

刺刀也分為很多種,有錐形的,還有刀刃狀的,在現代裝備中還有摺疊型的,雖然現代戰爭中刺刀的地位已經微乎其微,但這種設計仍然被保留了下來。在抗日戰爭中,我軍和日軍使用的均是刀刃狀的刺刀,兩軍都非常注重刺刀戰術的訓練,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中也常常會看到,不論是日軍還是我軍在訓練時常常以草人為標靶,進行近距離刺刀訓練。

除了嫻熟的刺刀作戰技巧,刺刀的質量也十分重要,首先刺刀不能鈍,只有鋒利的刺刀才能夠一擊致命,其次刺刀剛度要強,在廝殺的過程中一旦刺刀彎折或者損壞,只能任人宰割。有位老兵卻說:刺刀越鋥亮,自己死得越快,這是血的教訓。

刺刀不能磨太利?可能軍迷們對這位老兵的話感到迷惑不解,實則他話出有因。第一,刺刀磨得越鋒利,刀刃相應就越薄,其剛性就越弱,與敵人作戰時雙方以命相搏,力道超出常日數倍,越薄的刀刃就越容易被損壞,從而陷入劣勢;第二,刺刀磨得太鋒利,其反光效果越好,在太平洋戰爭中日軍磨刀霍霍,信心滿滿,但是卻遭遇美軍雨點般的炮彈,原來就是刺刀反光暴露了日軍的位置,導致作戰失敗。所以刺刀不要太鋒利,夠用就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a9548651b6482689b598ecebefa7c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