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胃氣則生,失胃氣則亡。養胃其實很簡單!

2022-04-13     上醫仁家

原標題:人得胃氣則生,失胃氣則亡。養胃其實很簡單!

春季是胃病的高發季節,一方面,由於春季氣溫多變,人體胃酸分泌旺盛,就容易引發胃炎;另一方面,進入春季後晝長夜短,人們的食慾往往也會出現減退,經常就是隨著食慾來,飢一頓飽一頓的,導致腸胃功能紊亂。

脾胃是後天之本,是氣血的來源。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生病了,但他能吃能喝,胃口不錯,那再嚴重的病都不用過於擔心;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吃不下東西,那就要引起重視來了,這就是所謂的「人得胃氣則生,失胃氣則亡。

今天來推薦5個養胃小方法。

1、開心一點

春天是孩子長個子的關鍵時期,很多寶媽都在問,為什麼春天都快過完了,我家孩子一點沒長,反而腸胃不好了呢?

在進一步溝通中發現,很多家長要麼喜歡在吃飯時講評孩子,比如今天學校表現欠佳,比如不該再買這個玩具……還有一些人,會因為孩子飲食習慣不好而訓斥孩子,這都是不對的。

吃飯時不要批評孩子,不要給孩子壓力,古代早就有明確的記錄,所以,吃飯時開心一些,對胃好,自然長個也不愁了。

2、少一些

古人常說「飯吃八分飽,少病無煩惱」。在現代,美國著名醫學報刊曾發表過一項耶魯大學的研究項目,得出結論:堅持八分飽的飲食習慣,能有效增強記憶力,提高生活質量,對於人體心理健康也有著良好的積極作用,可降低患兒心腦血管疾病機率平衡,氧化應激水平對於調節炎症也有著正向的參與作用。

3、暖一點

我們的胃,喜溫熱怕寒涼。所以,要想養胃,就要少吃一些生冷寒涼之物。

如果吃很多的寒涼食物,這些食物進入胃部後,會給胃部溫度造成了很大刺激,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影響消化液的分泌,使免疫力下降。

4、慢一點

慢一點,就是不要狼吞虎咽,而是要細嚼慢咽。吃飯時細嚼慢咽就相當於你的牙齒先做了一部分消化的工作,給胃減少了一些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也能發現,一些進食過快的人,腸胃總是不太好。

而且細嚼慢咽比較容易增加飽腹感,控制八分飽更容易哦。

5、時間點准一點

我們經常叮囑別人會說「按時吃飯」。因為我們的胃也需要有規律地工作。胃的活動,包括蠕動和胃液分泌,都是有節律的。飲食不規律時,飢一頓飽一頓的,會造成消化道的運動和分泌功能障礙,使胃酸分泌和蠕動不協調,時間長了就會導致相應的胃病。

這也是為什麼,不能按時吃飯的上班族,胃炎、消化性潰瘍等胃病的發病率也明顯高於其他人群。

(文章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a677f514c9b4af86fbaee5a1d7ae3d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