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一篇《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刷屏,文章指出外賣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外賣騎手疲於奔命,導致他們違反交規、與死神賽跑,外賣員成了高危職業。
而在9月9日凌晨,餓了麼官方平台迅速做出了回應:
此回應一出,網上掀千層浪
公告下的評論區也立刻炸了鍋。
有對此新功能表示贊同的網友:
但不少的網友認為這功能治標不治本
還間接增加了用戶與騎手之間的矛盾:
了解這件事的始末之後,花聲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這些外賣平台之前沒評價的全都給了好評(畢竟怕有一個小哥因為我而不達標),
大家覺得是為什麼呢?
接下來給大家冷靜地分析一下這件事~
1.造成外賣小哥在馬路上
「末路狂奔」的原因
在相同配送距離下,配送時間不斷地縮短。從2016年的3公里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1小時,到2017年的變成了45分鐘,再到2018年的38分鐘。
而2019年,3公里的配送時間已經縮短到了30分鐘。
在系統的設置中,配送時間是最重要的指標,一旦發生,便意味著差評、收入降低,高額的超時罰款、甚至被淘汰!
不僅配送時間以及高額的罰款,還有平台所定下的每月的數量考核。
(人物:《外賣騎手,困在系統里》)
這種種的壓力,讓騎手們不得不在馬路上上演「末路狂奔「。逆行,闖紅燈都只是小事,即使摔車了爬起來第一件事也是檢查外賣有沒有被打翻,然後繼續上路,畢竟超時和差評都是不可以存在的。
2.矛盾產生的原因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美人勸酒」這個故事。
故事出自《世說新語》,內容大概是這樣的:西晉大富豪石崇每次舉辦酒會,都會讓美人勸賓客飲酒,若是賓客不飲,石崇就讓侍從把美人給殺掉。這次「餓了麼」平台的操作,就頗有這樣的意味了。
原本騎手為了不超時,在不聯繫顧客的情況下,就按了送達按鈕,如果只是遲了那一兩分鐘還可以原諒,但是最後連外賣都一起失蹤了。這就已經引起了騎手和用戶間的不少矛盾。
現在平台直接把「刀「架在騎手的脖子上,問你「殺不殺」,如果你不願意按按鈕,騎手受罰就是用戶的錯。
看似尊重地把選擇權交到了用戶手上,用戶如果可以增加時間,那騎手就不會受到罰款,在無形之間加劇了用戶和騎手之間的矛盾。而且這樣做,即不損害平台的利益下,又可以讓用戶背鍋,只能說這招實在是妙啊~
對此上海消保委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示外賣騎手的關係是與企業的關係,讓消費者承擔顯然是有違基本邏輯的。
其實在平時生活中,用戶能理解外賣小哥,只要你不遲到的太厲害,且把外賣安全地送達,我們作為用戶都不會計較這5到10分鐘的時間。
「餓了麼」平台這次太著急了,只是在急著地想著怎樣把「鍋」甩出去,沒有去思考騎手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其實他們運營也挺可憐的,文章一出凌晨就發了公告)
如果真的設置了這個按鈕,最後導致的可能是騎手先配送沒點這個按鈕的用戶,最後才會送選擇延時的用戶。這樣的用戶真的就像白岩松老師說的「越寬容的人越吃虧」。
花聲認為,平台想盡辦法在用戶身上扣這5到10分鐘,還不如自己消化這5到10分鐘,且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以及賞罰機制,建立完善騎手的申訴平台,了解平台騎手真正的需求。這才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要點所在。所以這個問題,只能是外賣平台通過自身的優化來改進,一味地想要轉移矛盾,最後禍害到的也只會是自己的平台。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Qe2gXQBd8y1i3sJNUi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