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干界埠人

2019-11-01     宜豐會長大叔

一條贛江靜靜流淌,用她綿綿不絕的乳汁養育了兩岸無數贛鄱兒女。


新干,這個安居在贛江邊的小城,以其獨有的風姿依偎著贛江。在許多新幹人的記憶里,西邊河下這個叫法至今迴蕩在無數新干老一輩人的頭腦中。


而西邊河下的贛江那頭,坐船過去就是界埠老街。西邊河下與界埠老街是新干贛江兩岸人民兩個最鄉愁的敏感點。每一個河西的老輩人說起它,都有談不完的話題。


今天,我們就從界埠老街說起吧。

在解放前,界埠老街只有河堤下敬老院周圍幾棟房子。解放後,界埠老街逐漸興旺起來,開始陸續有了木業社,篾業社、鐵業社、供銷合作社、電影院、食品廠、郵政所、派出所……



老供銷合作社

由於,河西三個鄉鎮過河全從界埠碼頭過渡,因此,界埠老街成了必經之地,自然,這裡也便格外繁華。


一直生活在界埠老街的鐵匠楊桂根,今年已經64歲了,他從14歲打鐵開始,就一直在界埠老街的鐵匠鋪幹活,作為界埠老街昨天和今天的見證人,談起老街這些年的變化,他感慨萬千。


如今,他隔壁的幾個鐵匠師傅今年退出了鐵匠生涯,回到老家安度晚年去了,留下他一個人在老街繼續幹著鐵匠的營生。


從碼頭一下河堤,界埠老街就呈現在路人面前,兩邊的木板房仍然保持著原樣,有的還寫著原先留下的字跡,派出所早已蓋起了新房,變身為商店。



左邊幾棟老舊的磚瓦房還落魄地立在街道一邊,只是沒了人住,灰頭土臉的樣子。



鐵匠鋪只有楊桂根師傅還在叮叮噹噹地敲打著鐵,老郵局早已大門緊閉,「為人民服務」的字樣清晰可見,老照相館牆壁上紅色油漆粉刷的招牌和業務信息赫然醒目。




老照相館

「如華綜合商店」的招牌還掛在門楣,這一切,似乎在訴說著這條老街曾經的熱鬧。


一路走過去,路兩邊開始有了新房,界埠農商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界埠村衛生院、界埠村委會、超市、電器商店等新建築矗立兩旁。




而最令人難忘的是界埠鎮老鄉政府大院早已人去樓空,成為了江西中昌電力發展有限公司新干項目部辦公地,院子裡靜靜地,如今再也沒個人影!




界埠鎮老鄉政府

界埠鄉電影院偌大空間變成了燈泡廠,幾個老婦在燈光下忙碌著。自從2011年1月20日界埠新辦公大樓遷移新址建設落成後,這裡就失去了往日的熱鬧,只留下些界埠老住戶守著老街依然不緊不慢地生活著。


老電影院

老式剃頭店還在,河堤下的修車鋪還在,路邊的老井還在,賣肉的老師傅還在……



時光的流轉里,有人跑到河對岸的縣城購房置業,有人退隱到老家安享晚年,但也還有人守著老街的一店一鋪,一房一瓦,與街終老,相視而生。



街坊還是那個街坊,懷舊的情懷還在,沒事就聚攏在一起沒日沒夜地坐在一起扯天扯地,種兩畝薄地,采幾籃毛豆,不緊不慢地剝一兩碗,日子也舒坦。



界埠老街,揮之不去的鄉愁里,是鄉情的味道,是親情的味道。想它了,就去走走吧,找一找歲月的味道!

來源:新干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DatJm4BMH2_cNUgzM7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