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共傳16帝,將他們名字連在一起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2022-08-08     正衛說生活

原標題:明朝共傳16帝,將他們名字連在一起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明朝共傳16帝,國祚276年,這個國祚在古代諸多王朝中也不算低了,畢竟有些王朝的國祚才數十年。可是對於朱元璋來說,明朝如此快就滅亡,實在是超出他預料。原本按照朱元璋的設想,朱氏子孫應該千秋萬世統治明朝,為了完成這個目標,他可以說是耗費了不少心血。

對明朝歷史比較熟悉的人可能會發現,如果把明朝16位皇帝的名字連在一起看,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這些皇帝名字中的最後一個字,全部都是按照金木水火土這五行倆排列的。比如朱祁鎮、朱佑樘、朱常洛、朱厚熜、朱載坖,他們名字最後一個字的偏旁部首全部取自於金木水火土。為何明朝皇帝的名字會如此奇怪?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朱元璋的用心良苦了。

陰陽五行是古代哲學的一種系統觀,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人們大多都受到這種哲學觀的影響。作為古典哲學的核心觀念,陰陽五行代表著古代樸素的唯物哲學,這兩大學說形成了中國傳統思維的框架。在古人眼中看來,萬事萬物都脫離不了五行的範疇,五行相生,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朱元璋出身低微,當上皇帝後自然希望子孫後代能夠永遠統治天下。可是子孫後代多了,名字難免會重複,這對於皇室來說也算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為了避免後代出現重名或者避皇帝諱,他親自給自己的24個兒子擬定了後代世系,一共擬定了20個字,每個字都代表一世。

明朝皇室有新生兒出生的話,必須要第一時間上報宗人府,然後由宗人府按照朱元璋留下來的命名規則取名。而且按照朱元璋的設想,朱明皇室的子孫後代取名,還必須要取雙名,不允許出現單名。除此之外,雙名中的第一個字,也就是輩分,必須按照朱元璋定下的世系排輩,名字中的第二個字則必須要用五行左偏旁的字。

因為這種獨特的命名規則,使得明朝宗室確實擺脫了重名的困擾,因為每一房所用的世系都不一樣。比如明成祖朱棣這一支,20字世系是:高瞻祁見,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促,簡靖迪先猷。到天啟、崇禎兩位皇帝時,因為在世系列表中排第九,所以名字中間都是「由」字,一個叫朱由校,一個叫朱由檢,也都是五行木字旁。

有趣的是,朱元璋可能沒有想到,五行偏旁的字其實也沒有那麼多。因為明朝宗室子孫實在太多,到了後來五行偏旁的字已經不夠用了,宗人府只好發揮了一下想像力。於是在明朝宗室里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名字和後來的元素周期表很相似,比如名字中帶有鉀、鈷、鈀、鋅的元素名稱。

朱元璋為了子孫後代能夠永遠統治天下,還特意編寫了一本《皇明祖訓》,裡面把子孫後代會遇到的事都提前設想好了。按照朱元璋的設想,他連子孫後代五百年之後的事都考慮好了,可是卻沒有想到明朝滅亡的如此之快。明朝並沒有像朱元璋設想的那樣,五行生生不息,統治萬年,他定下的20個世系也根本沒用完,到朱由檢這一代明朝就結束了。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987c8c14cb9f313ed472687bc8c63f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