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不掉碳水?或是基因在起作用

2024-10-24     海報新聞

如果你發現自己難以抵擋麵包、麵條或米飯的誘惑,那麼你或許可以將一部分責任推給遠古祖先。因為一項發表在《科學》上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事實:人類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可能深深植根於我們的基因中,尤其是唾液澱粉酶基因(AMY1)。

想像一下,在大約80萬年前——比農業出現還要早得多的時候,一個小小的基因複製事件悄然發生,就像一顆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池塘,激起層層漣漪。這顆「石子」就是唾液澱粉酶基因的首次複製,它讓早期人類具備了更高效地分解食物中澱粉的能力。一項由美國布法羅大學和傑克遜實驗室主導的研究,利用了先進的基因組技術,如光學映射和長讀測序,為我們揭開了這個古老故事的一角。

故事的核心內容,講述了這個存在於人類口腔中並能分解複雜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麵包和麵條)的關鍵基因,其副本數量竟然早在80多萬年前就開始增加。而正是AMY1基因的複製,為人類的身體消化大量澱粉類食物打好了基礎。

研究人員分析了包括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在內的68個古人類基因組,發現當時的狩獵者就已經擁有4到8個AMY1基因副本。這意味著,在我們開始種植小麥和水稻之前,人類的身體其實已經在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澱粉盛宴」了。

而當農業興起時,那些攜帶更多AMY1基因副本的人能夠更好地適應新的飲食模式,他們不僅能更有效地消化富含澱粉的食物,還可能因此有了更強壯的體魄去繁衍後代。結果,這些人的後代逐漸成為了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他們的遺傳特徵也隨之廣泛傳播開來。

有趣的是,不僅是人類,就連與我們共同進化的家養動物,比如狗和豬,也因為與人類共享富含澱粉的飲食,而擁有了更多的AMY1基因副本。這像是大自然精心設計的一場共舞,讓我們與寵物夥伴一同享受美食的同時,也促進了彼此的生存與發展。

現在,當我們站在超市裡糾結是否要買下一袋美味的麵包時,不妨想想這背後隱藏著的數百萬年的進化歷程。我們可以感謝那些古老的基因,它們不僅幫助我們的祖先度過艱難歲月,也賦予了現代生活一抹別樣的風味。下次當你忍不住吃掉那口香甜的麵包時,也許你可以告訴自己:「我的基因讓我這麼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90f4e6acd2f2b8f7073a104a90d23e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