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秋天還能喝紅茶嗎?老茶客的秋季喝茶列表,有你正在喝的嗎?

2023-09-13   小陳茶事

原標題:到了秋天還能喝紅茶嗎?老茶客的秋季喝茶列表,有你正在喝的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搜狐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晚風習習,秋意涼爽。

遠處似乎有秋蟬在鳴叫,那些被風吹落的花瓣,尚有暗香存留。

如果說,白天的空氣里,還有著些夏日的熱。

當天邊霞光漸落,空中星光點起,夜幕下,清韻悠悠。

秋天的風吹在身上,爽朗而祥和。

都說秋風蕭瑟,秋日淒涼,我卻覺得秋天是詩意的季節。

不似春日稚嫩,也不如夏天奔放,更不會比冬日冷峻。

溫和、深沉且內斂、安靜,就像有些閱歷,年紀剛剛好的大叔,不油膩,不古板,渾身散發著迷人的魅力。

佇立窗邊,忙裡偷閒。

泡了一杯紅茶,看車水馬龍。

這淡淡的快樂,是那麼簡單,或許只有風知道。

正山小種的香氣,馥郁多元,帶著松煙桂圓香,滋味甘甜。

與當下的季節,相輔相成,剛好合適。

但拿起手機,隨手翻一翻,發現秋天喝什麼茶,怎么喝茶,這麼多年來,還是沒有一個標準答案。

甚至於,茶圈裡diss紅茶的聲音,只多不少。

《2》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種說法——冬紅夏綠。

意思是,結合茶性和季節特徵,冬天適合喝紅茶,夏天更適合喝綠茶。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的確有一定的道理。

在寒冷的冬季,戶外寒風簌簌,大雪披身,沏一壺暖暖的紅茶,驅寒保暖,避免著涼感冒。

因為紅茶是全發酵茶,茶性相對溫和。

尤其在室內沒有供暖的南方,更需要熱茶暖身。

一杯溫熱的紅茶湯下肚,暖身暖胃,很是舒服。

反之,在烈日當空的夏季,隨著氣溫的升高,人的身體也覺得睏乏無力。

所以,喝幾杯清香四溢的綠茶,提神又解乏。

但這是否說明,紅茶和綠茶,只能在特定的季節去喝?而其他的季節又該喝什麼茶呢?

當然不是。

本質上,「冬紅夏綠」只是一部分人的喝茶習慣。

而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生活習慣不同,喝茶口味亦是不同的。

如果一刀切的話,就太武斷、太片面了。

最早的時候,大家覺得紅茶性熱,容易上火。

秋天本來就乾燥,特別是南方的秋季,還有「秋老虎」,如果再喝熱性的紅茶,那豈不是火上澆油,熱上加熱嗎?

其實,道理並非如此。

可經過大量歪曲邏輯的說法,把一個錯誤的結論,安在了紅茶身上——秋天燥熱,紅茶也性熱,所以不適合。

那如果換個角度,紅茶的茶湯是橙紅明亮的,不是恰好符合秋天的景色嗎?

入秋後多喝紅茶,增加身體的能量,不是更有利於抵禦冬天的嚴寒嗎?

寫到這裡,村姑陳自己都笑了。

能把喝茶這件簡單、純粹的事情,牽扯到其他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不得不說,現代人的腦洞,實在太大!

《3》

很多人關心,喝紅茶是上火還是降火?

在此之前,村姑陳想問大家一個問題:喝白開水是上火還是降火?

有人會說,水是寒涼屬性的,所以多喝水能降溫解暑,感冒發燒也要多喝水。

也有人會說,開水是熱性的,冷水是涼性的,根據溫度來決定。

還有人會說,水哪裡有涼性和熱性之分?無色無味,沒有屬性。

之前曾經看過一本與中醫相關的書籍,裡面寫道,「凡水性皆寒,獨湯泉性熱。然流出於外,溫亦變寒……」

按照中醫的講法,水的屬性確實和溫度有關係。

但除此之外,也和水的季節、來源、滋味……各種因素都有關係。

比如,立春節氣的雨水,因為春為陽氣之首,得「發育」之意,適合夫妻飲用;

又比如,梅雨季節的水,天氣濕度大、氣壓低,不適合喝;

再比如,雪水與冰水,也有不同。

但回歸現實,作為普通人,想要參悟其中的真諦,實在是太難太難了。

況且,專業的中醫知識,也不是普通人能自學了解的。

我們現在聽說的,都是最淺顯、最皮毛的。

所以,倒不如想得簡單些。

喝水就是為了解渴,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至於喝熱水還是涼水,全靠自己的體質來決定,老話說:「多喝熱水對身體好」。

中國人自古以來的習慣,也是喜歡喝熱水的。

可有些人的體質燥熱,非要喝冷水才能抑制住心中莫名的火氣,讓自己更舒服。

喝茶和喝水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是泡茶,而非吃茶。

茶葉中能夠浸出到水中的物質,非常有限,因此與其說是會對身體造成什麼影響,不如說更在乎茶湯中的香氣和滋味。

當然了,量變終究會形成質變。

長期喝好茶,讓其中的有益物質不斷地滋養身體,長此以往,肯定是好處多多。

再回到開頭的問題,喝紅茶是上火還是降火?這個沒有標準答案。

如果你的體質偏熱,一吃龍眼、紅棗或者油炸食物就喉嚨不舒服,那可能上火併不是由喝茶引起的。

而如果你的體質偏涼,不喝紅棗水就唇色蒼白,一吃涼性食物就胃疼。

那麼,也要根據日常的生活經驗,選擇讓自己喝了舒服的茶類。

總而言之,個體差異不能代表全部,更不能當成常態,一概而論。

《4》

秋天適合喝什麼茶?怎么喝?

村姑陳的建議是,多嘗試。

以我來說,自己喝茶並不受季節的限制,白茶、紅茶、岩茶,幾乎一年四季都在喝,換著喝。

或者說,當下這個階段,什麼茶是適飲期,什麼茶符合自己的狀態,什麼茶有益身體,就喝什麼茶。

最近,經常喝紅茶。

去年的煙小種,隔了一年以後,喝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因為經過了氧化還原反應,煙香與茶湯融合得更加融洽,更加美好。

雖然松煙香比起去年來說,沒有那麼張揚了,花蜜香與桂圓香更清晰了,但同時也更適合大眾的口味了。

對於喝慣了松煙香的老茶客來說,當年喝,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但對於剛開始接觸正山煙小種的朋友而言,濃郁的松煙香,總是覺得嗆人。

火燒火燎的,難以接受。

所以,村姑陳認為,喝隔年陳的,煙水相融,茶湯更加細滑更加柔順,方才適合新手。

除了紅茶以外,老白茶和武夷岩茶也是心頭愛。

入秋以後,老白茶可以選擇泡著喝,也可以煮著喝。

尤其是老壽眉餅,有著溫暖的棗香,與秋天的氣候太般配了。

還有武夷岩茶,眼下快要臨近中秋,按照往年的慣例,中秋之後,冬至之前,是大量好岩茶上市的季節。

在這麼多好茶的包圍之下,究竟要獨寵誰呢?

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全都要!

《5》

可見,秋天喝紅茶上火,是個誤會。

真正愛茶的人,也不會拘泥於「冬紅夏綠」這個原則。

好茶這麼多,只能喝一種,豈不是太痛苦了?

如果說,冬天只能喝紅茶,夏天只能喝綠茶,那剩餘的白茶、黃茶、烏龍茶、黑茶,難道要忍痛割愛?

這個畫面,想想就傷心。

喝茶是件享受的事情,更應該是為了取悅自己。

盡信書,不如無書。

只要是喝得舒服的,符合自己口味的,就是好茶,不必聽他人怎麼說。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