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萬人上街打砸燒、大火沖天:法國的路,還有多少國家會走?

2023-02-13     正解局

原標題:百萬人上街打砸燒、大火沖天:法國的路,還有多少國家會走?

養老靠自己,不只是說說而已。

正解局出品

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灰頭土臉的。

因為,他力推的養老金改革,引發了全法國的大抗議。

搞不好,他的政治前途不保。

但是,也不能只看法國的笑話。

因為,養老金困局,是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都會遇到的。

這次人們上街的直接原因,說起來很簡單:

馬克龍政府計劃把法國人的退休年齡,從62歲提高到64歲。

法國人一眼就看出來,這可不是多上兩年班的事情,還要多交兩年養老金,更重要的是,還要少拿兩年養老金。

一反一正,吃虧不小。

法國有個外號:革命老區。

一言不合,老區人民就上街。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法國八大工會組織全法大遊行、大抗議。

巴黎、尼斯、馬賽、土魯斯、南特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到處都是抗議的民眾。

法國勞工總聯盟宣布,光是周六(2月11日),上街抗議的民眾就有250萬。

但法國內政部通報的數據是96.3萬。

一般情況下,抗議組織者往往把抗議參加人員的數字報得很大,壯大聲勢;而政府部門常常把數字說得少些,好滅滅對方的氣焰。

但綜合兩方統計,上街的人數至少在100萬以上。

一處聚集的抗議民眾

法國出動了安全部隊、1萬名警察維持秩序。

在很多地方,都爆發了衝突。

有的抗議者掀倒、砸爛警車,還一把火給燒了。

不少人朝警車扔燃燒物,街道上燃起熊熊大火。

警察也不手軟,警棍該砸就砸,人該抓就抓,他們發射催淚瓦斯,拿高壓水槍就朝人群噴,也不管現在還是大冬天。

法國政府、民眾都很強硬。

但法國總理伊莉莎白·博恩說,64歲的門檻是「沒有商量餘地的」。

很多民眾憤怒地說,政府這是要讓人工作至死。

法國8個主要工會宣布,如果政府一意孤行,那麼,他們將會在3月7日舉行更大規模的全國罷工,「讓法國癱瘓」。

到那時,法國機場、火車、地鐵、公交等公共運輸都可能停運,甚至連警察都會上街和民眾一起參與抗議。

法國警察和抗議者對峙

在法國,養老金改革,一直是個敏感話題。

但說實話,法國人已經夠幸福的了。

目前,法國退休年齡是62歲。

和其他已開發國家比起來,法國人退休得太早了。

比如,西班牙、德國、義大利、丹麥的退休年齡都是67歲。

美國的正常退休年齡也是67歲。

英國已經在計劃把法定退休年齡提高到68歲。

同樣是已開發國家,日本企業員工的退休年齡是70歲。

法國和歐洲部分國家退休年齡的比較

改革退休金制度,是法國不得不幹的一件事情。

不改革,法國的養老金制度就要崩潰了。

現在,法國的養老金支出占GDP的比重高達14%,遠高於歐盟其他成員國約11%的平均水平。

法國人退休早,退休金還高。

2022年,法國老人平均每月能領到1509歐元(將近1.1萬元人民幣),也就是一年超過1.8萬歐元,要知道,法國的人均GDP一年還不到4萬歐元。

退休的日子,不要太爽啊。

但問題是,養老金的窟窿也大。

只能由國家財政補貼,但這個窟窿實在是太大了。

有測算結果顯示,到2030年,法國養老金缺口將達到135億歐元(約合980億元人民幣)。

警察逮捕抗議者

可法國養老改革是塊硬骨頭,目前還沒人啃得動。

從1990年代開始,法國稍有點擔當的領導人都想推動改革,但都沒什麼突破性的進展。

搞得不好的,還會斷送政治生命。

1993年,巴拉迪爾改革,把私企雇員養老金繳費年限延長2.5年,但沒敢動「特殊制度」。

1995年,朱佩改革。爆發全國抗議,改革流產,朱佩下台。

2003年,拉法蘭改革,對公務員養老進行改革,支持率大跌,被迫提前下台。

2008年,菲永改革,試圖改革「特殊制度」,但沒有成效。

2010年,薩科奇改革,把退休年齡從60歲延長到62歲。結果民望大跌,他也成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史上第一個再次參加選舉失敗導致沒有獲得連任的總統。

2013年,奧朗德改革,把領取全額養老金的繳費年限延長到43年。他也被評為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史上最不受歡迎的總統。

馬克龍這次選擇在自己的第二個任期,又啟動了養老金制度改革。

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法國養老金制度不得不改,但很多法國主政者又不敢改。

所以,誰能成功改革,也就註定誰會青史留名。

馬克龍,現在已經沒有連任的壓力(法國憲法規定,總統最多只能連任一次)。

他這次也想冒險一試,留名青史。

馬克龍早在2019年就公開宣布,放棄總統特殊養老金(每月差不多2萬歐元),以明改革之志。

只是,結果一點都不意外,這次又一次抗議遍全國。

你可以批評法國人沒有大局觀,阻撓養老金改革,斷送法國未來的發展。

不過,話說回來,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也是法國政府一而再,再而三的錯誤政策造成的。

最大的一個騷操作發生在1982年。

當時,密特朗代表的左翼政府上台執政。

密特朗為了討好民眾,大肆派發福利。

二戰後,法國的法定退休年齡就是65歲。

但是,密特朗這時候放了一個大招:把退休年齡提前到60歲。

一下就提前5年,舉國歡迎。

當時,如果只提前1年,也不會有後來這麼多費力的改革了。

畢竟,讓人民吃藥,比給人民發糖要危險得多。

時任法國總統密特朗

更大的問題是,法國政府在人口政策上犯了戰略性的錯誤。

這個我先前在文章里說過。

1798年,英國人口學家馬爾薩斯發表了《人口論》。

其核心觀點是,要控制人口,不然人口增長太快,會引發糧食等生活資料短缺,最終將導致饑荒、戰爭。

當時其他國家根本沒在意,但法國政府當真了。

馬爾薩斯的《人口論》翻譯成法文後,法國朝野上下受到巨大震動,開始控制人口。

很快,法國的人口出生率快速下滑。

等到100多年後,法國人回過神來,卻為時已晚。

現在,法國人根本不想生。

法國人口先後被德國、英國趕超。

法國政府也開始出台各種政策來鼓勵生育,但成效微乎其微。

法國的補救政策是吸引移民,尤其是自己前殖民地的移民。

結果來了大量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又產生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這個,今天不展開了。

這是某場比賽法國國家隊首發陣容的賽前合影,如果只看膚色,還以為是非洲球隊

這兩顆雷,現在終於爆了。

法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20年,法國人口的平均壽命是82.18歲,位居世界第14位。

法國人平均壽命在20年里增長了8年。

簡單算個帳:假設原來法國人65歲退休,現在62歲退休,壽命還長了8年。

也就是,不僅少交3年養老金,還要多領11年養老金。

法國、義大利、美國的平均壽命比較

再簡單橫向比較下,義大利人退休年齡是67歲,平均壽命82.34歲。

退休到死,也就領15年多的養老金。

但截止到目前,法國人的養老金,一領就是20年!

要補上養老金的虧空,法國現在其實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多收稅。

有統計數據顯示,法國的宏觀稅負高達46.1%,比OECD(經合組織)成員國的平均水平高近35%。

因為稅收得太高,很多企業就不願意在法國投資,甚至搬走,經濟活力下降。

也就是稅源在流失。

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法國養老金以現收現付為主:也就是說,今天年輕人交的錢,是在養活今天的老人。

現在,法國出生率下滑,人口壽命越來越長。

導致了一個最直接的問題:

領錢的人越來越多,交錢的人越來越少。

所以,法國養老金制度快崩掉了。

法國政府的一名高官就曾無奈地表示,如果不改革,那麼,養老金系統將在未來12年內,積累1500億歐元的赤字。

法國的人口結構

寅吃卯糧,債台高築。

中國有句老話說過,父債子還,可問題是,上一代人太多,下一代人太少。

根本沒法玩下去了。

但這樣的困境,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遇到。

畢竟,現代意義上的養老金制度,從出現到現在,也不過一百多年。

這樣一個制度,是不是靠得住,受到越來越多的考驗。

這樣來看,養老靠自己,還真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85f425b0d1ff6273b187a85710441c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