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怎麼越變越胖的

2024-10-08     搜狐愛運動

變胖,是很多人正在經歷的事。

但是,吃進去的東西不僅會變成脂肪堆積在臉、大腿和肚子上,它還會在肝臟上積累,讓肝臟「變胖」。

身體變胖後,肝臟也會「胖」

肝臟是人體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代謝的重要場所[1],正常食物中的脂肪經腸胃吸收後進入血液,之後有3條去路,一是分解成肌肉活動的能源,二是儲存在脂肪組織作為潛在能源,三是轉運到肝臟進行處理,轉變為易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2]。

如果每餐大魚大肉,高脂、高糖飲食,流入肝臟的脂肪變多,就會在肝臟內堆積,使得肝臟「變胖」,當脂類物質超過肝臟重量的5%,或者組織學上肝細胞50%以上有脂肪變性時,就會發展成脂肪肝[3]。

一旦得了脂肪肝,不僅肝臟會變得「油膩」,還會威脅健康,並發肝硬化,肝癌等。

脂肪性肝病變四部曲:

單純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

你不胖,肝臟也可能胖

雖然脂肪和胖,幾乎是同義詞,但脂肪肝並不是胖子的專屬,一項發表在柳葉刀子刊《腸胃病和肝病學》上覆蓋1057.6萬人的薈萃分析表明,全球脂肪肝患者中約40.8%的人不屬於肥胖人群,且19.2%的人是瘦子[4]。

換句話說,每5個脂肪肝患者中,有兩人達不到肥胖標準的,還有一個是瘦子。

肝臟的5個「肥胖」成因要注意

肝,位於腹腔右上方,是人體內最大的消化器官[5],重量約1.2~1.5千克,具有合成、代謝、解毒等重要功能[5,6],也正因此,肝臟成了「易胖體質」,代謝、解毒等任何一個功能受到影響,不管是胖子,還是瘦子,肝臟脂肪都可能超標。

1.酒精

喝酒後,90%~95%的酒精會經血液循環進入肝臟進行代謝,然後直接或間接調控脂質代謝,導致脂肪堆積或加重脂肪肝病變[7]。

每日攝入乙醇40克(相當於50度的白酒100ml)連續5年以上,或連續5天每天攝入乙醇大於80克,便可導致脂肪肝[9]。

因為是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因此這類肝臟「肥胖」又有一個單獨的稱謂,叫「酒精性脂肪肝」。

2. 營養不良

長期減肥節食、素食、偏食等可導致營養不良,使人體缺乏能量和蛋白質,反而會加劇肝臟內的脂肪沉澱。

這是因為蛋白質可以提供抗脂肪因子,使脂肪轉變為脂蛋白從而順利地從肝臟運出去,防止脂肪堆積,所以,成年人應每天每千克標準體重攝入蛋白質1~1.5克[10]。

3.藥物

肝在藥物代謝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代謝過程中,藥物本身或者藥物的代謝產物可對肝臟造成損害,在50歲以上肝功能損害的患者中,藥物所致高達40%,而脂肪肝是最常見的類型[3]。

常見藥物有雌激素、四環素、糖皮質激素、胺碘酮、嘌呤黴素、門冬醯胺等。

4.糖尿病

糖尿病致脂肪肝的發病率高達21%~78%[11],這是因為糖尿病存在多種代謝紊亂,往往也伴隨著脂代謝異常,因此會誘發脂肪肝。

5.高血壓、高血脂

高血壓高血脂人群患脂肪肝的比例比一般人群更高,即使是在非肥胖、非糖尿病的高血壓血脂人群中,其脂肪肝的發生率依舊是年齡、性別、體重相匹配人群的2~3倍[9],所以,如果有三高問題,一定要注意控制。

雖然,上面五個因素容易導致肝臟「肥胖」,但是自身的肥胖,仍然是導致肝臟「胖「的主要因素。。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83e886fbb8f312d78502c587e182fb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