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食材,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味道是真不一樣

2023-07-12     典典小廚

原標題:同樣的食材,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味道是真不一樣

胃和心,總要有一個是滿的。所以,全世界的迷茫和憂傷都可以用美食去抵擋!更多家常美食做法,請關注典典小廚。喜歡我的家常美食分享就請點贊、收藏、評論、再順手轉發一下吧!當然如果您有更好的做法,歡迎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

同樣的食材,生長在不同的地方,味道是真不一樣

村裡有村裡的自由,城裡也有城裡的便捷。雖說在城裡想吃的都能買到,但很多食材跟村裡不是一樣的味道。回來帶了不少村裡的食材,能吃個幾天。正好我爸也來城裡,給我帶了不少家裡的美味。這段時間回老家的次數少了,反而是爸媽過來的次數多了。

我爸這次主要是為了送家裡種的玉米的,我們小時候家裡的玉米都是等老了,現在反而趁嫩的時候煮著吃的多,並且品種也不一樣了。現在爸媽種的這種就是這個季節煮著吃的品種,軟糯不會太甜,但非常香。

還有鹹鴨蛋,我猜應該是我跟我弟這段時間都沒回去,家裡的新鮮鴨蛋來不及吃了,她就用黃泥腌制了起來,畢竟鹹鴨蛋能保存得久一點。

拿到爸爸帶過來的美食之後,立馬就開始煮起來。去年就吃過不少這種花玉米了,非常好吃,不像外面賣的那種水果玉米甜,也不是一味的只有軟糯,反而是糯中帶著點清甜。

我小時候真的沒吃過這種花玉米的,你爸媽種的都是用玉米來喂雞的,或者輾成玉米面的。那個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趁嫩的時候煮著吃呢。

鹹鴨蛋煮好之後我就切開了,有的應該是放在底部的,腌製得很入味已經出油的,有的就不太出油,但不影響口感。

從村裡回來的時候摘了點豇豆回來,因為寶爸說家裡的豆角炒出來一吃就有味道,比買的好吃太多了。當然我不太愛吃新鮮的豆角,我其實是想摘一些細一點的回來做酸豆角的,但看了一圈沒有結太多,完全不夠腌制的。

不過,話說回來,家裡種的豆角炒制起來真的很容易變軟爛,我在老家炒的時候是焯一下水的回來之後,我把豬肉炒好之後直接倒入豆角炒,真的很容易入味,口感也是非常不錯的,並且,加開水的時候不蓋鍋蓋出鍋之後顏色也是非常好看的。

蒸茄子。臨走的時候我特意從親戚那邊的菜園裡摘了幾根白茄子,洗乾淨切成滾刀狀,加鹽,辣椒粉,蒜泥,放鍋里蒸熟,加一點豬油,拌均勻之後撒上香蔥,很下飯。

有些佩服我爸,自己坐車過來的,帶的雞蛋竟然都沒有碎,我們自己平時開車回去,帶回來的雞蛋反而碎了不少。天熱了,雞蛋都需要放箱並且也要快速吃掉的。

用我爸帶過來的雞蛋燒絲瓜湯,看上去就特別有食慾呀。絲皮切皮之後切碎,放適量油炒至變軟,加適量清水,燒開之後把雞蛋液淋進去,加豬油添香,食用鹽提味,再撒上一點香蔥就可以出鍋了。

燒完一餐就蒸了個桑拿一般,但依舊每天心甘情願燒著一日三餐,這大概就是對美食喜歡的原因之後,看著食材變成食物的過程也是自己治癒自己的過程呢。流汗又何嘗不是一種製造快樂的方式呢?!

村裡有家,城裡有房,這就是努力生活的意義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827dcf8295ace4d75a17d3357d51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