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市場開發五要素
1、市場基礎。
專業(批發)市場是商業地產中的一類目標產品。既然是產品,就需要有市場基礎。以專業市場為目標產品的市場基礎有兩個:
一是立地條件。從地產角度理解就是「商業選址」。商業各業態都有自己的選址標準,一般是人流、交通等等。有些業態也會選址在一些商業網點不足地區,看中的是未來的發展和人流。但專業市場不同,尤其是專業批發市場不同,它不再是市場的空白點。新的專業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必須依賴原有專業市場在若干年的發展中所培養起的商圈氛圍,離開這些成熟商圈去打造新的專業市場大多命運多舛。
二是產業條件。一般中小型專業(批發)市場對立地條件要求較高,對產業加工條件要求不高,但是,隨著專業(批發)市場這個業態的成熟,同樣面臨一個再發展的問題。一方面是規模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是硬體不斷升級。從北京木樨園早期的龍湫批發市場,到今天的百榮世貿商城,已不可同日而語。商圈內部擴張的同時,需要輻射的半徑也就更大。但隨著資源和空間的受限,這個擴大總會遇到瓶頸。從外部環境和內部發展的需要,專業 (批發)市場對產業加工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沒有產業支撐,或集中產業區距離市場較遠時,信息成本、物流成本、時間成本的增加,都會帶來經營成本的增加。產業條件不足的市場或者商圈就會在競爭中落伍或者被淘汰出局。
中關村IT市場的生存和發展就很好地說明這一點,她的發展基礎是周邊眾多高校、科研院所而形成研發條件。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的成功也有賴於周邊溫州、台州等小商品加工產業的快速發展。
2、政府支持。
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壯大往往離不開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一方面批發市場的交易額較大,是政府稅收的重要一塊,各地政府較為重視其發展。另一方面,專業市場在發展中需要政府在政策、交通、配套等方面提供大力支持,這些支持是市場手段替代不了的。另外,專業(批發)市場的生存也常常受到城市發展和區域產業政策的影響,產業政策的調整對專業(批發)市場的發展往往是致命的。
新專業(批發)市場的開發與運作,如果沒有當地政府支持,前景令人擔心。
3、物流條件。
專業(批發)市場商品的流動性強、量大,對物流環節有著較高的要求。
以批發為主的專業市場大都離長途客運站或火車站較近。木樨園商圈的發展和馬連道茶業市場沒有周邊眾多的長途客運站為依託,很難發展到今天。西直門商圈也是如此。而零售比重較大的萬通市場、天意市場、秀水市場、雅秀市場無一不是在城市主幹道邊。
早期在城市中心發展起來的專業市場,隨著城市車輛的增多和交通環境的惡化、物流成本在不斷增加,遷址是很多在城市中心區專業市場面臨的又一個難題。新開發的專業市場選址不宜選在城市中心區,更不宜選在物流交通條件不好的地方。
4、規劃設計。
目前,在一些三線城市,專業市場的空白點也已不多,那種一個大棚子或簡易加蓋子的時期已過。升級的專業(批發)市場對軟硬體如電梯、停車、空調、防火等指標要求也越來越高。另外,專業(批發)市場業態性質所決定,以攤檔為主,人流動線的要求也較高,在建築產品的規劃設計時必須充分考慮到。另外,隨著以人為本的觀念的深入,批發市場還要在配套服務如餐飲、休閒、酒店住宿等方面加強。
最後一點,為適應商業國際化、信息化發展趨勢要求,新建專業(批發)市場的寬頻配套也是必不可少的。
5、經營管理。
統一的經營、良好的管理同樣是成功打造專業(批發)市場,並可持續經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專業市場更需要專業化的運作,首先需要專業化的開發。專業化開發體現在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定位之初的專業化研究。專業化研究是要走出地產圈裡的人在地產圈裡研究商業的誤區。最好在拿地之前就已完成市場研究並有了清晰的定位;第二階段是規劃設計。這個階段一方面要根據市場變化修正定位,一方面要根據定位正確規劃和設計建築產品;第三階段是研究銷售對後期經營的影響,當然最好是不售。這三個階段要強調的是,開發商一定要走出地產圈子,請真正有商業經驗的專家人士或機構支持,如實現定單式開發最好。走完這三個階段,也只是在商業地產的地產這一段完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商業行業里的事了,即商業招商和經營管理。
進入商業運作階段想不找商業圈裡的專業機構和人才都不行了。開發商再想自己把這後面的事情做起來就涉及跨行業發展,多半會失敗。專業市場對經營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即使前面四項因素解決得好,也不一定就能長期經營。管理不行,租金上不去,商家照樣走人。
專業市場開發策略
專業市場商鋪是比較適合個人投資者投資的品種,目前在商鋪投資市場以高價成交的商鋪不少出自專業市場項目。從專業市場發展情況看,無論是產品選擇、定位、規模、市場策略、管理運營,國內開發商都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所以儘管投資收益水平未必最高,但較低投資風險下較高的投資收益率是值得選擇的。
繁榮發展的城市市場環境是否意味著投資開發專業市場輕而易舉?事實決非如此,由於消費市場單一的緣故,所以在眾多鋪型中(例如專業街商鋪、社區型商鋪、旅遊商鋪、商場商鋪等),風險最大的投資是專業街商鋪,但是其帶來的高利潤也是無可比擬的。要成功投資開發專業市場就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避免同質化競爭,營造特色化產品。
專業市場上所呈現的一個特點就是同類產品競爭激烈。整個專業市場上除所處位置不同外,經營的產品大同小異。這就需要對經營的產品多加推敲,尋找市場上的空缺點,營造特色產品,包括產品本身和經營模式。
2、挖掘市場潛力,打響市場知名度。
專業市場與其他商業形態不同,所服務的對象比較單一,但客戶範圍比較廣泛。知名度是商鋪投資的一個重要因素,知名度就是品牌的體現,對吸引客源具有相當大的作用。
如果做到良性循環,就可以維持市場的旺盛。有的專業市場可能表面上效益較好,但實際投資回報率並不高,各專業市場的客戶因產品而異,挖掘專業市場潛力很大程度上是特色產品經營結果的另一體現。
3、尋覓市場機會,選址應注重物流。
專業市場中經營批發類生意的比重較大,貨物進出頻繁,對商品的物流環節要求較高。一些看似繁華的地段其專業街經營情況並不理想,主要還是受到交通的制約。隨著私車的增多,城市中心區域路面不容樂觀,中心商業街的物流成本也就較高,所以中心城區不宜開設專業市場。
專業市場不同於其他商鋪,選址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物流的方便性、經濟性,宜設於鬧市區附近,地段不能太熱鬧也不能過於偏僻,同時也要注意專業市場對人氣的聚集能力。
4、重市場培育,實施專業管理。
專業市場的成熟必定會經過一個發展過程,商業推廣是否到位、經營管理是否專業將直接決定其市場培育周期。專業市場僅僅通過租金優惠不是市場培育的根本,根據市場尋求準確的定位,通過專業商業管理實現良性的持續經營,才是專業市場規避投資風險實現物業價值的根本所在。
結語
做好一個專業市場,必須滿足其專業性的特殊要求,在規劃時要做好商業配套,招商過程中把握商戶質量,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優勢,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上開闢新的平台,以市場為導向,踏踏實實做好每一個細節。
文章來源:飆馬商業地產綜合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