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集本身是最難把握的,對於一個創作者來說,續集意味著觀眾們對其有著非同一般的期待,尤其是在前作有著被眾星捧月般的追捧程度之上,這個時候,如果要拍攝續集,創作者的壓力似乎會大很多。當前作已經很優秀了,這個時候續集對於觀眾來說必須要更加優秀才行,但凡質量下降了,觀眾們自然不會買單,因此,續集對於創作者來說是個坑,但有時候你不得不跳下去。跳下去的結果只有自己知道,比如說卡梅隆。
《阿凡達:水之道》是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對於本片來說,對於卡梅隆來說,對於中國電影市場來說,對於續集愛好者來說,這無一例外都是一部值得期待的作品,但這種期待究竟有多少跟電影本身有關,這個就說不準了。
作為2009年的這部劃時代作品《阿凡達》的續集,,《阿凡達:水之道》在上映之前被賦予了太多的期待,畢竟,它的前作是全球3D電影領域的里程碑作品,同時也承載了一個時代的到來,而這部續集並沒有擔當這麼厚重的歷史任務,它更像是一部非常純粹的商業電影。既然是純粹的商業電影,那麼本片承載的更多的就是票房,而非內容。
《阿凡達:水之道》延續的是前作的故事,而這種延續除了時間線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創新領域,薩利一家在平靜生活了很多年之後,再一次迎來了危機,這一次,當地球人徹底的開發出來了阿凡達的物種基因之後,地球人帶著跟阿凡達一樣的身體來到了潘多拉星球,妄圖用現代文明徹底的占領這個星球,而影片聚焦於薩利帶領著潘多拉星球上的阿凡達們奮起反抗的故事,而這個故事自然是薩利代表的正義一方戰勝了代表著邪惡的「薩利」一方,潘多拉星球短暫的恢復了和平。
如果我們對於《阿凡達》還停留在一種強大的視覺衝擊之上,那麼對於本片來說除了美景如畫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到觀看《阿凡達》的那種衝擊感了,而作為續集,既然不承擔建立里程碑一樣的作用,那麼安安心心當個商業片也是還行的,但事實證明,這樣單純的想法是無法博得觀眾的青睞的,於是,《阿凡達:水之道》走向了一條魔改的道路。
首先是支離破碎的劇情,既然是走的復仇路線,那麼對於復仇來說自然是要有目標計劃的,而不是隨著人物的情感波動而隨意更改計劃。上校的出現就是為了徹底的將潘多拉星球上的原住民物理消滅,這種消滅自然是沒有任何的抵抗意義的,因為對於人類社會與潘多拉星球的科技代差來說,這種降維式的打擊並不會讓人類社會付出太多的代價。這個部分在本片中薩利跟自己的妻子約會的時候,人類使用先進科技引發的森林大火就已經造成了潘多拉星球上的生物四散奔逃,這種武力湮滅,基本上不會引發出來後續的劇情。
然而創作者顯然不能通過簡單的邏輯設定來徹底的圈死自己的創作思路,為了將美國式家庭的恩怨情仇強行套用在外星人身上,創作者硬生生地用一種生離死別來體現本片本就弱化的不像樣子的劇情,讓一個一個角色的死去來喚起另一個不怎麼有存在感的角色的微弱的成長,這樣做沒有意義。但對於創作者來說,這樣的劇情設定體現了對於女性權益的眷顧。
而黑人小孩的設定則是為了另一個層面的政治正確,然而當這些政治正確霸占了本片的太多篇幅之後,如果你是一個認真研習劇情的人,就不難發現,本片前半部分究竟說了什麼?家長里短,叛逆小學生?基本上連這些概念都沒有理清的情況下,本片迎來了上校入侵,緊接著就是一番打打打,一番籠罩著主角光環的打打打,最後,上校顯然是殺紅了眼,竟然為了找曾經的對手復仇而忘記了此行潘多拉星球的實際目標。而也正是這種忘記,上校手握著「優勢在我」的兵力,硬生生地輸掉了這次降維打擊。
如果這是一個涉世不深的普通創作者拍出來的作品,那麼雜揉了這麼多元素倒是情有可原的,但是這隻一個被叫做是卡梅隆的人拍出來的續集,這樣的一種大雜燴,企圖討好所有人的商業片,很顯然是不合格的,人人都知道你拍過《鐵達尼號》,但你沒必要在潘多拉星球繼續我心永恆。因為你拍的是《阿凡達:水之道》。
對於國內觀眾來說,當電影院終於迎來了一個萬眾矚目的大片之後,心情不可謂不激動,而本片動輒兩百多的電影票也迎合了這種衝動,然而衝動之餘,當本片用自己的質量生生的打了國內觀眾一記響亮的耳光之後,後續的好萊塢大片想要用這種方式騙票房將會越來越難,畢竟,觀眾想要看的還是純粹的商業片。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