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項全國表彰!崇州拿下這項榮譽

2022-07-06     品質崇州

原標題:又一項全國表彰!崇州拿下這項榮譽

從插秧、播種前的田間護理、預先殺蟲,到集中育秧、深耕播種後生長全周期的照料、保護,堅持「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科學植保」理念,推進技術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輻射帶動綠色防控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近年來,崇州圍繞糧食安全做文章,為天府優質糧油提供堅實保障。

日前,農業農村部公布

第二批全國農作物病蟲害

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名單

崇州成功入選其中

智能測報

農作物病蟲情「盡在掌握」

在崇州隆興鎮的稻田邊,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個數據採集箱,這些數據採集箱由太陽能提供電源、自帶昆蟲智能監測系統。

為了精準測報,崇州在包括隆興鎮在內的水稻種植核心區域安裝17套這樣的昆蟲智能測報系統,提升病蟲害監測預警能力。

只需要通過手機上的APP,農業合作社的職業經理人及農技專家就能了解最新的病蟲害情況,收到相應的預警提示信息。

通過智能測報和田間巡查相結合,崇州具備了準確預測主要農作物病蟲發生趨勢的能力,病蟲預測預報準確率98%以上。同時,根據智能測報數據、田間巡查情況,將病蟲發生情況、防治方法,通過線上渠道及時推送到種植戶手中。2021年,這樣的病蟲預報就發布了11期。

培育「田管家」

植保服務不斷優化

目前,崇州培育植保專業合作社23家,創建四川省「五有五好」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3家。

在社會服務網絡不斷健全、服務不斷優化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先進植保裝備升級換代,充分利用農機購置補貼、社會化服務補貼等政策,支持植保社會化服務組織購置先進適用植保機械。

2021年,崇州全市擁有先進適用植保機械 395台,其中植保無人機72台,日作業能力達3.5萬畝。

示範帶動

綠色防控覆蓋率不斷增加

近年來,崇州積極爭取中央、省、成都市資金1800餘萬元,實施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和水稻全程病蟲害綠色防控政府購買服務項目:

1

推廣30億PIB甘藍夜蛾多角體病毒、短穩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農藥防治示範13萬畝;

3

推廣以蟲治蟲防治技術,累計實施稻螟赤眼蜂防治水稻螟蟲7萬畝。

2

推廣性誘、殺蟲燈等生物防治技術,累計安裝誘捕器6.48萬套、太陽能殺蟲燈1522盞;

2021年,全市開展專業化統防統治51萬畝次,其中水稻31萬畝次;專業化統防統治覆蓋率達78.68%,病蟲害防治效果達91.8%。

崇州還在隆興鎮建成IPM綠色防控示範園區1萬畝。在白頭鎮、道明鎮建成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融合示範區2萬畝。

崇州以覆蓋農作物主要種植區域的示範園區為示範,輻射帶動全市水稻綠色防控面積16.5萬畝,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2.73%,並形成了稻魚、稻蝦等多種生態循環種養模式,有效降低化學農藥使用量,生態循環種養達到面積3萬畝,示範區內水稻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100%。

人才支撐

打造現代農業的「綠色」名片

崇州聯合中國農科院、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農科院等9個科研院所,建成長江上游優質糧油中試熟化基地、四川農業大學研發基地等研發平台6個,常駐水稻專家馬鈞等21名科技特派員,開展優質高抗水稻品種選育、稻田綜合種養等合作項目24項。

同時,引進中化農業,建成農村社會化服務總部,提供優質糧油選種、配肥、植保、全程機械化、檢測、金融、收購等「7+3」MAP農業全產業鏈服務;

建成集農場管理、精準種植、數字運營、品控溯源為一體的MAP「空天地」智慧農業系統,巡田效率提高90%以上;率先在全省開展無人駕駛收割機、無人駕駛插秧機、水稻無人機「種肥藥」一體化等示範應用。

現在,崇州已全面推行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制度全覆蓋,全市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等557經營主體全部納入溯源管理。

同時,崇州多形式、多渠道開展綠色防控關鍵技術的培訓與宣傳,已培訓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等新型職業農民1590人。

據統計,2021年,崇州農作物綠色防控覆蓋率達52.73%、農藥使用量較2018年減少27.36%,農業生態環境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進一步提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e0214e749e7e330235625790d62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