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山河弦歌丨燃爆了!「媽媽龍舟隊」

2024-08-13     昆明信息港

「精打細算,只為平衡生活、工作和訓練」

20分鐘買菜做飯,20分鐘洗碗換好衣服,路上要花15分鐘,晚上7點,馮麗娟準時到達河邊。

今晚的隊員中,年齡最大的62歲,最小的31歲。白天她們是環衛工人、菜檔主、超市收銀員;等太陽落山,她們脫掉鞋子,踏上心愛的龍舟。

龍舟隊正在訓練

細緻的計算,只為擠出更多時間訓練。這樣的日子,馮麗娟已經堅持了28年。

這支「媽媽龍舟隊」的隊員們,也都有自己的技巧去平衡生活、工作和訓練。做自己,為熱愛。

每晚4個小時的訓練,馮麗娟也都計算到分鐘。先是6公里熱身,10公里變速滑練心肺功能,3公里衝刺滑練爆發力,20公里慢滑練耐力,舵手沉穩、堅定,劃手奮勇擊槳。

隊員們說,馮麗娟總是隊伍里的主心骨,堅持訓練,從沒說過一個「累」字。

她們是菜檔主、環衛工 也是龍舟手

說起和龍舟運動結緣,阿娟還記得那是上小學的一天,放學時正趕上村裡「游龍」:父親是主力劃手「頭漿」,他不斷調整著隊員們的划槳節奏和力量,水中鼓聲激昂,漿板一致,岸上村民揮旗吶喊。

沙田中圍村龍舟碼頭

隊員們的訓練用槳

按照舊時習俗,女人不能上船。等人群散去,小娟偷偷跳上空無一人的龍舟,自己坐了很久。

馮麗娟說,小時候她聽到鼓聲就會很興奮,每到5月份,她都等著到岸邊看爸爸划龍舟,但當時,女子不能上船。

機會終於到來。1996年,沙田鎮政府打破女子不能划龍舟的陳規舊俗,成立了女子龍舟隊。得知消息後,馮麗娟毫不猶豫報了名。

1999年盛夏,沙田女子龍舟隊代表國家出征英國,參加第三屆世界龍舟錦標賽。為了備戰,隊員們統一進行封閉式訓練。

頭頂烈日,身濺熱浪,翻船、折槳不可避免,暈眩,嘔吐時有發生。

馮麗娟說,那時候木槳有三斤八兩重。經常劃到滿手都是泡,訓練回去洗澡,累到想脫衣服都脫不動。

1999年,赴英國參加龍舟比賽的馮麗娟

「我會一直劃,劃到劃不動為止!」

「低著頭使勁扒」,賽制不適應就加練,裝備落後就拿力氣補。在那場比賽里,沙田女子龍舟隊奪得了女子250米、500米、1000米三項賽事的金牌。

馮麗娟說,頒獎的時候,她聽到「中國」兩個字就好高興。她劃了一輩子龍舟了,她知道沙田龍舟不會停下來!

上班、做家務、訓練……比賽回來後,女子龍舟隊的拿的獎牌越來越多,大家的質疑聲也越來越小。

現在,在沙田的17個村子裡,每個村都有了一支女子龍舟隊,沙田也是當地唯一一個「村村有女子龍舟隊」的地區。

在沙田文化藝術中心展覽館負責人黎敬威說,沙田這邊,疍家人喜水駕舟,出門登舟,以舟艇結緣,對舟艇情緣是很深。「娟姨」作為沙田普通的一名家庭婦女能夠走出國際,見證著沙田的龍舟的發展史。

馮麗娟在沙田文化藝術中心展覽館

2000年元月,沙田被中國龍舟協會授予全國第一個「龍舟之鄉」稱號。水鄉沙田的同舟共濟、團結拼搏、力爭上遊、奮勇爭先的龍舟精神和深厚的龍舟文化,吸引著越來越多人加入。

說起下一步的計劃,馮麗娟說年輕的時候她是為沙田,為國家爭光,現在的目標是把龍舟精神傳給年輕一代。

哪一次訓練是最後一次?哪一場比賽是最後一場?她不知道。只是,現在手裡握著槳,隨時能踏上心愛的龍舟,她就很心安。在廣闊的江面上,她一下一下,劃出了自己的故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a5a8eb55a96e0b3f013dc00b0aeeca.html




















今晚調油價!

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