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了兩千多年的路,到現在為什麼沒有雜草?

2022-07-19     歷史新視角

原標題:秦始皇建了兩千多年的路,到現在為什麼沒有雜草?

草是世界上最頑強的生命。白居易曾寫過一首詩:「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長」,即使把草燒了,只要根還在,明年春天還會再長。雖然草的生命力很強,但在中國有一條他們無法生存的路。這條路不是現在修的,是秦始皇2000年下令修建的,這條路有什麼魔力,草幾千年都不能生根?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生於趙國邯鄲。他之所以不是秦國人,而是趙國人,是因為他的父親秦義仁是趙國的質子。他有這樣一個父親,別無選擇。質子是春秋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的通行做法。為了贏得互信,兩國的君主會把他們的兒子作為人質送到對方國家。由於不受青睞,秦彝人作為質子被送到趙國,這牽連到秦始皇。

秦始皇三歲時,兩國關係不好。趙國想殺秦人。其他人沒有時間帶著妻兒逃走。他們收買了趙衛兵,逃回秦國。後來,她們被華陽夫人奉為太子。秦始皇和他的母親躲在西藏趙國東部。公元前251年,趙國為了緩和與秦國的關係,將秦始皇及其母親送回秦國。公元前247年,秦宜人逝世,13歲的秦始皇登基。

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老百姓受夠了戰爭多年,需要一個人來結束戰爭。給大家帶來和平的是秦始皇。在戰國時期的齊雄里,秦政權是商鞅改革最強大的藩屬國,為秦世皇安撫六國奠定了物質基礎。十年間,秦始皇採取「長攻短攻」的策略,逐步瓦解漢、趙、魏、楚、燕、齊六國,於公元前221年統一天下。

秦始皇統一之後為管理國家制定了很多治國良策,除了我們熟悉的「書同文,車同軌」還有修建秦直道。雖然秦始皇消滅了六國但沒有消滅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匈奴總是對中原肥沃的土地虎視眈眈,秦始皇為了防止他們入侵中原命人修建長城。秦始皇還想到,萬一長城沒有抵制住匈奴,他要有一條可以快速給前線提供支援的路,於是產生了修建秦直道的念頭。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命蒙恬修建秦直道,這條道路可以看做是中國第一條高速公路,咸陽的兵馬只要三天三夜就能從咸陽趕到長城山腳下。秦始皇為完成秦直道,徵發了30萬人開工,由於這條路有非常重要的軍事作用,秦始皇不准底下的人偷工減料應付了事,如果發現誰犯了錯就要受到重罰,嚴重的還要牽連家裡,底下的人知道秦法苛刻都不敢馬虎。只能認認真真做事。

秦直道僅用兩年就完成,這條路長達700多公里,南起陝西咸陽,北至包頭九原郡,中間路過14個縣,平均寬度30米,匈奴人知道這條道路的存在再也不敢南下。

秦朝由於存在的時間太短,僅14年就被漢朝消滅,很多設施都白送給漢朝,秦直道在漢朝也起到作用,直到清末民初才發揮不出作用被廢棄,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秦直道都被廢棄了這條路都寸草不生,有人去調查秦直道為何寸草不生,摸了那裡的土才知道原因。

建秦之島用的土不是普通土,而是油炸土。孟天下令工匠修路時,在道路兩旁開了一個大鍋,在普通的泥土中加入鹽鹼攪拌。把土翻炒後,用來修路,然後用重物再次碾碎。秦直島的道路變得極為堅硬,甚至草籽都不能落在地上,再加上混合的鹽漬土不能生長任何植物,雜草也沒有生長的環境,所以幾千年來秦直島都沒有長過草。

秦朝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但秦至道、統一的紙幣、郡制等東西在今天仍能發揮作用。這就是秦始皇的眼光留給中國人民的燦爛文化。如果他繼續掌權一段時間,也許他會創造更多的東西,造福於所有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9e61ed1afdb5f574877035e572b69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