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場再掀回購潮 總金額近600億港元創出新高

2022-09-27     台海網

原標題:港股市場再掀回購潮 總金額近600億港元創出新高

[新聞頁-台海網]

港股市場歷年回購情況 數據來源:同花順(截至9月24日)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再度掀起回購潮,多家上市公司持續加碼回購。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記者發稿,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已有189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回購總金額近600億港元。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回購總金額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並且創下歷史新高,上市公司大手筆回購頻現。

業內專家表示,港股市場回購潮的興起與市場的調整密切相關,回購增多有望提振情緒,並凸顯港股中線價值。

總金額近600億港元刷新紀錄

近期,港股市場上市公司回購動作活躍。

9月23日,騰訊控股發布公告稱,公司已於9月23日回購127萬股公司股票,耗資3.52億港元,每股回購價格為281.2港元至275港元。9月22日,騰訊控股斥資約3.5億港元回購124萬股,回購價279.4港元至285.2港元,並註銷2244萬股已回購股份。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19日以來,騰訊控股已連續25個交易日回購股份,累計回購股份2859萬股,合計回購金額達87.95億港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僅9月23日,就有小米集團-W、海爾智家、金山軟體、京東健康等共計56家港股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回購股份合計達9713.97萬股,回購總金額達9.36億港元。

近期,港股公司回購呈現不斷升溫的態勢,且多家公司連續回購。9月22日,有62家上市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合計回購10124.6萬股,回購總金額為9.06億港元;9月21日,有61家公司宣布回購股份,合計回購8474.91萬股,合計回購金額為9.21億港元;9月20日,有50家公司回購,合計回購6523.47萬股,合計回購金額為7.19億元……9月以來,共有108家港股公司回購股份,合計回購11.26億股,耗資共計129.67億港元。

根據同花順數據,自今年以來,港股市場共有189家上市公司實施股份回購,回購股份數量為47.92億股,回購總金額為599.39億港元。2021年全年,共有191家公司實施回購,回購股份數量49.72億股,回購總金額為461.90億港元,創下歷史新高。今年以來的回購總金額已經超過2021年全年,並且再度創下歷史新高。

大手筆回購頻現

從回購金額來看,不少港股公司回購力度頗大。同花順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共有40家港股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過1億港元,7家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10億港元,騰訊控股和友邦保險的累計回購金額則超百億港元。而在去年同期,回購超過10億港元的公司有5家,超過1億港元的有34家,去年全年都沒有港股上市公司累計回購金額超過百億港元。

具體來看,騰訊控股成為今年以來港股市場累計回購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達188.07億港元,也成為港股歷史上年度回購金額最高的上市公司,年內回購次數合計達62次,累計回購股份5506.44萬股,回購均價為356.80港元;其次是友邦保險,累計回購金額為166.59億港元,年內合計回購104次,累計回購股份2.12億股,回購均價為78.84港元。此外,滙豐控股、小米集團-W、長城汽車、長實集團、中國燃氣等5家公司回購金額也比較高,累計回購金額均超過10億港元。

從回購次數來看,多家公司年內多次回購。和諧汽車成為今年以來回購次數最多的港股公司,年內回購達115次。從行業來看,按照恒生一級行業分類,實施回購的港股公司主要集中在非必需性消費、醫療保健業、資訊科技業、地產建築業、金融業等行業,分別為40家、33家、29家、28家和16家,1億港元以上的大額回購也多見於上述行業。

回購增多有望提振情緒

業內專家認為,港股市場回購潮的興起與市場調整密切相關。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9月26日,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計下跌超過23%,其中9月以來恒生指數累計跌幅超過10%。

「去年至今,港股市場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呈現深度調整,面對頻繁下跌的股價,部分上市公司從去年開始大幅回購。」浙商證券分析師王楊如是表示。

興業證券分析師張憶東也表示,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港股回購活動已經明顯升溫,2022年以來港股公司回購動作持續活躍。他認為,大規模的公司回購可以給投資者樹立價值標杆,彰顯公司信心,從而推動公司的價值重塑。

海通證券研報顯示,在此之前,2005年以來港股共經歷五輪迴購潮,均在市場大幅下跌和估值處於低位時開啟,且歷次回購潮後港股均能企穩反彈。

中金公司表示,回購增多有望提振情緒,並凸顯港股中線價值。與A股相比,港股的優勢在於估值水平明顯更低,股息收益率相對較高。在政策寬鬆、市場估值仍具吸引力而且南向資金持續流入的推動下,港股市場有望開始再度彰顯韌性。中期來看,如果美聯儲加息步伐放緩而且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企穩回升跡象,那麼屆時港股可能會存在更多估值回升機會。(來源: 經濟參考報 記者:李靜 北京報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685ecd49fc0d3dc620f91dee94cb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