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108條好漢誰是偽君子?答案不是宋江,而是看似憨直的他

2023-12-29     吳忠強

原標題:水滸傳:108條好漢誰是偽君子?答案不是宋江,而是看似憨直的他

《水滸傳》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四大名著之一,梁山英雄聚義廳的豪情壯志、痛快吃肉喝酒的生活一度成為人們嚮往的理想。然而,深入挖掘故事情節,我們發現梁山108將之間存在著許多矛盾和紛爭。扈三娘一家被李逵殺害,吳用等人毀了楊志的前程,還有許多被朝廷命官騙上梁山的例子,都讓這個聚義之地充滿了曲折和矛盾。

儘管梁山諸將皆兄弟,卻難掩其中的爾虞我詐。特別是對於許多人而言,宋江這個領導人物備受爭議。他以替天行道的名義四處征戰,然而,曾頭市和祝家莊的衝突卻是源於個人恩怨,東昌府和東平府等地則遭到了無辜之人的波及。更為令人觸目的是,宋江在招安時顯得強行而不顧兄弟們的感受和未來,最終導致眾好漢四散他鄉,兄弟死傷無數。表面上,宋江似乎是一個偽君子、真小人。

然而,當我們深入剖析時,發現真正的小人其實是那看似憨直的李逵。李逵以其忠義著稱,但這並不掩蓋其兇殘和粗暴的一面。在他的故事線中,可以看到他一直奉行以暴制暴的原則,試圖通過暴力手段解決問題。這在他剛與宋江相遇時就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酒宴上,因為旁邊女子唱曲吵鬧,竟然直接摁破了人家的頭皮;為了讓宋江吃上新鮮的魚,他不顧一切與漁人發生激烈衝突,差點被張順淹死。

與其他粗魯漢子相比,如魯智深和武松,李逵的兇殘更為突出。他在殺人時毫不分老少,不分百姓與惡人,完全不受勸阻。例如,在扈家莊之戰中,他不顧簽署的協議,衝進去殺戮無辜,只為謀求個人的快活。在另一場戰鬥中,為了讓朱仝上梁山,他竟然殺害了朱仝十分喜愛的小衙內,一個還不到十歲的孩子。而朱仝對此感到極度生氣,卻被李逵以「這是宋江的命令」搪塞過去。

更為令人震驚的是,李逵在回家接母親上梁山的過程中,卻考慮不周全,將年老體弱的母親獨自留在深山中,最終導致母親被老虎吃掉。李逵事後只是冷靜地殺死了老虎,然後將李雲和朱富引上山。然而,整個梁山對於李逵失去母親的悲傷並不為所動,反而高興於他殺虎並帶了兩個好漢上山。這暴露了整個梁山在為個人利益而不擇手段的一面,與宋江為了謀取秦明而讓慕容知府殺死秦明一家的行為不謀而合。

水滸傳中,李逵這樣講究暴力的粗魯漢子並不少見,但其兇殘之處在於他的不加掩飾和肆意妄為。他的行徑讓人不禁聯想到野獸一般的殘忍,成為領導的得力助手,卻是百姓的災星。

在整個故事中,李逵的故事線明顯突顯了他對暴力的崇尚,試圖通過武力解決一切問題。這使得他與其他梁山好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魯智深雖然崇尚武力,但對待百姓卻有著慈悲之心,而武松在報仇時雖然強硬,卻也有自己的原則底線。而李逵則在多次事件中展現出無情的一面,對於任何反對他的聲音都置之不理。

此外,李逵的冷漠和自私也在一些事件中得到充分體現。他為了個人快活,不顧兄弟的感受和協議,衝進扈家莊大開殺戒。即便是朱仝十分生氣的情況下,他也僅僅以「這是宋江的命令」來推脫責任,毫不思考自己的行為對兄弟之間的感情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正是這種對暴力的盲目崇尚和對個人利益的無限追求,使得李逵在梁山英雄中獨樹一幟,成為一個極具負面特徵的角色。而他的存在也對整個梁山的形象產生了負面的影響,讓這個本應是正義之地的聚義之地充滿了暗流涌動。

儘管《水滸傳》是一部古老的文學作品,但通過對其中人物的深入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思考。梁山英雄們各自的命運和選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的善惡之分,對正義與邪惡、忠義與自私的思考也給予讀者許多啟示。

總的來說,梁山108將雖然共同肩負著反抗腐敗朝廷的責任,卻也難免在個人慾望和忠義道德之間發生衝突。李逵的故事更是通過他的冷漠、自私和對暴力的極端崇尚,向讀者展現了一個真正的小人形象,對於維護梁山英雄的形象起到了一定的反襯作用。通過對這些人物的深入分析,我們更能夠理解《水滸傳》中所蘊含的人性善惡之辯,以及在艱難選擇面前人物所做的決定如何影響整個故事情節的走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k/f5328350ded410e8465c6be437c8534d.html